女子太陽節

女子太陽節

雲南省西疇縣上果村壯族“女子太陽節”是滇桂壯族聚居地區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起源於母系氏族社會,是壯族先民敬畏、崇拜太陽的民俗傳統文化現象,16歲以上女子沐浴淨身祭祀太陽及其完整的祭祀儀式在中國各民族崇拜祭祀太陽文化當中具有唯一性,是壯族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壯族世代傳承、特色鮮明和影響較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9年,女子太陽節項目已列入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女子太陽節
  • 英文名:Women's day of the sun
  • 節日時間:每年農曆二月初一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壯族
  • 節日起源:祭祀太陽
  • 節日活動:女人沐浴淨身換裝、祭請太陽、送太陽,清理祭祀場地、擺設供品等
簡介,文化背景,上果村詳情,壯語含義,太陽村,民居建築,國家級非遺,活動,詳情,

簡介

“女子太陽節”祭請儀式分為女人沐浴淨身換裝、祭請太陽、送太陽,清理祭祀場地、擺設供品、唱誦《祭太陽古歌》等。祭祀當天,上果村周圍村寨的壯族婦女都穿著節日盛裝聚集到上果村參加太陽節,而男子卻在家中承擔著所有的家務。

文化背景

西疇縣上果村壯族“女子太陽節”是滇桂壯族聚居地區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起源於母系氏族社會。
壯族自古認為:天為上界,有天神管著,天神之中,以日為尊,所以他們虔誠地崇拜日神,年年祭祀。位於中國西南邊陲——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西灑鎮的上果村則被當地壯族譽為“請回太陽的地方”。他們沿襲於遠古而來的“女子太陽節”也被認為是滇桂壯族聚居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
在雲南、廣西眾多壯族村寨中,上果村是唯一保留傳承“女子太陽節”的一個村寨。女子太陽節,顧名思義,是一個完完整整屬於女人的節日。這一神秘奇特的節慶和儀式活動起源於壯族早期的太陽神崇拜和神話傳說,可謂中國壯族傳統文化的“活化石”。

上果村詳情

壯語含義

上果村,壯語稱為“版唐菓”,意為“請回太陽的地方”。

太陽村

美麗而古老的壯族古村落——上果村也被稱為“太陽村”,距西疇縣城9公里,依山傍水而建,整個村寨座北朝南,通風向陽、臨近水源、地處半山坡,山上森林茂密,山下田陌縱橫,村落東西兩側是碗窯曲折的山澗河谷,汩汩流淌的雞街河為上果村帶來無窮無盡的生機與靈氣,村後重重疊疊的山巒賦予上果人堅毅果敢的心性與稟賦,山水之間迭盪著當地壯族民眾千百年來適應環境的生命哲學和智慧經驗。

民居建築

上果村為人稱道的是,至今還保存有較為完整的壯族民居建築群,全村75戶人家中還有58戶居住在土木結構的四合院,十分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典型的廣西傳統民居。其選址之奇思妙想,布局之匠心神韻,令人嘖嘖稱道。已有數千年歷史的上果村,在廣西鱗次櫛比的少數民族村寨中金雞獨立,卓爾不群。上果村聚居村落民居普遍採用獨具壯族特色的傳統土坯房“二滴水”營造結構和“桿欄式”建築風格。蘊藉於這一絕妙文化空間的“女子太陽節”則為該村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調。

國家級非遺

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西疇縣“女子太陽山祭祀”榜上有名,這是西疇縣繼彝族花倮葫蘆笙舞之後又一個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文化項目。
西疇縣把申報“女子太陽山祭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作為繁榮發展民族文化的一件大事來抓,成功舉辦了“中國·西疇女子太陽節”,專門邀請專家對“女子太陽山祭祀”民俗文化進行了“申遺”前的考察論證,並創作了以此為素材的長篇神話小說《乜湯溫》,為打造“太陽故鄉”文化名片,把“女子太陽山祭祀”民俗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創造了良好的基礎和有利的條件。

活動

2014年3月1日至2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雲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西疇縣壯學會、縣文聯承辦,文山州民間文藝家協會協辦的“中國·西疇女子太陽節”在西疇縣舉行。國家及省、州部分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專家應邀參加。
活動期間,國家及省、州部分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專家親臨了上果村實地觀摩“女子太陽節”的整個祭祀過程,並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和考察壯族的民風民俗,同時還觀看了西疇縣壯族原生態文化展示,聽取西疇縣人文自然資源匯報,研討“女子太陽節”暨壯族鳥崇拜文化。

詳情

“女子太陽節”有固定的程式,即每年農曆二月初一上午,家家戶戶蒸製金黃色糯米飯做祭祀供品。中午,18歲以上的女性必須到村前的小河裡沐浴淨身並穿上傳統民族盛裝。下午,女人們爬到山頂,清理祭祀場地、擺設供品。太陽當頂時,女人們唱誦《祭太陽古歌》。太陽偏西,參加活動的女人分吃祭祀過的黃色糯米飯,凡吃過黃色糯米飯供品的女人,可以履行女人的天職。祭祀日,村裡的男人們專為女人服務,他們在古老的太陽女神沐浴過的河灘上,製作傳統美食等待女人們歸來。傍晚,女人們在河灘上共進晚餐,晚餐後開展傳統歌舞活動。農曆二月初二至初五日,該村的未婚姑娘們相互邀約去趕“圩丹滇”(漢語稱“風流街”),以歌擇偶。
祭太陽活動現已成為壯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祭祀的目的是祈求人神共娛、風調雨順、人丁興旺。從中可透視人類早期的民風民俗,為研究壯族歷史、文化、藝術提供鮮活的史料,同時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保留民族文化多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