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祭典

女媧祭典

女媧祭典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傳說農曆三月十八日是女媧的生日,因此,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十八日,來自晉、冀、魯、豫四省的人們都要前來朝拜女媧,由此形成影響深遠的媧皇宮廟會。祭拜活動以頌揚人類始祖女媧摶土造人、鍊石補天、斷鰲足、立四極、治洪水、通婚姻、作笙簧等功德為主,主要內容包括民祭、公祭、朝拜等。廟會時期是女媧信仰習俗集中展現的時候,主要有拴娃娃、開鎖等生育習俗;問病求醫、求平安等求吉避凶習俗;坐夜、撒米麵等敬奉女媧習俗;及與女媧有關的歲時節慶、婚姻習俗等。

2006年5月20日,女媧祭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女媧祭典
  • 英文名:Nvwa Worship
  • 節日時間:農曆三月初一至十八日
  • 節日類型:宗教祭祀
  • 流行地區:中原地區,福建,廣東
  • 節日起源:慶祝女媧生日
  • 節日活動:拴娃娃、開鎖等
  • 節日意義:增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
  • 設定地點:河北省涉縣
  • 設定時間:農曆三月初一
  • 申報地區:河北省涉縣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編號:Ⅸ—38
節日起源,歷史源流,民間習俗,政府公祭,人生禮俗,歲時節慶,傳承價值,女媧文化,各地習俗,

節日起源

"女媧鍊石補天、摶土造人",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則神話,流傳極廣,家喻戶曉。女媧在神話傳說里是一個蛇身人首的女神。《補本紀o三皇本紀》云:"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日希女"。《說文》十二說:"女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女媧,亦稱媧皇、女皇、陰帝、神媒,風姓,與伏羲同母,史書記載女媧的主要事跡有補天立極、摶土造人、化生孕育人類、制笙簧,幫助伏羲氏正姓氏、通媒妁,是華夏古代人類和古代文明的偉大締造者。又被稱為人類的始祖--"女媧娘娘"。
相傳女媧生於成紀,據《辭海》等權威著作記載,古成紀即今天的秦安隴城鎮一帶。隴城是關隴重鎮,此地有用"風"命名的風溝、風台、風塋等地名,鎮內有媧皇、鳳尾、龍泉等古老的村名。傳說,女媧生於風溝,長於風台,葬於風塋,這些地方均在隴城鎮東側附近。在風溝的半崖上,有一個很深的女媧洞,洞道一縮一放呈葫蘆狀,傳說女媧在此洞中誕生,或說女媧曾在此洞中生活過,亦有說女媧在此洞中修行過。隴城鎮還有一眼泉水,世稱"龍泉",建有一處"龍泉井",此井神秘之處在於一年四季無論天氣陰雨或乾旱,其水位一直保持不變,從不枯竭,傳說當年女媧就是汲此泉水,摶士造人。
相傳,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因爭權奪利而發生戰爭,戰敗的共工無處撒氣,一頭把支撐天地的大柱子--不周山給撞倒了。於是乎,天嘩啦啦塌了一個大洞,大地上洪水泛濫,到處是熊熊的大火,人類飽受苦難。善良的女媧神,看著她的子民們在洪水和大火中四處逃生,心裡十分難過,只好辛辛苦苦去補天。

歷史源流

涉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城西10公里的古中皇山上建有媧皇宮,占地面積550畝,主要建築有朝元宮、停驂宮、廣生宮和媧皇宮等,分為山上和山下兩組,中間以十八盤山道相連。
女媧像女媧像
女媧是華夏人類的始祖。6500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時期,媧皇宮附近的清漳河沿岸就有華夏先民繁衍生息,後遷到山上抗洪治水,設壇祭祀,繁衍人類。後人在此修建廟宇,現有建築為明清時期重修,道教和佛教建築並存,成為女媧文化的物質依託。
以廟會的歷史沿革為主,代表了涉縣女媧文化的歷史淵源。傳說農曆三月十八日是女媧的生日,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日,來自四面八方的民眾來此朝拜女媧,迄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清嘉慶《涉縣誌》記載:“季春之月,相率祈禳於此(媧皇宮)。各得其所願欲。自是,西而秦晉,東而青兗,南而豫梁,北而燕冀,不遠數千里扶老挈幼,享獻惟謹,金鼓歡呼之聲震動山谷,迄今千有餘年”。期間,經歷了興衰更迭的曲折發展期。從北齊建成廟後就有了小規模的廟會,以後歷經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廟會規模逐年擴大,久傳不衰,至清朝達到極盛時期。
女媧祭典女媧祭典
涉縣女媧文化,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媧皇宮始建於北齊天保年間,迄今已有1450多年的歷史。主要包括民間祭祀、祈禳還願、進香朝拜、神話傳說、人生禮俗、歲時節慶等。 《楚辭·天問》 、 《禮記》 、 《史記》 、 《山海經·大荒西經》 、 《淮南子·覽冥訓》 、清朝嘉慶 《涉縣誌》等史料都有關於女媧的記載。涉縣臨清漳河下游之北岸,古為沙侯國,漢始置沙縣,後漢因兩岸人民徒步涉漳水,改名涉縣。至魏到北齊時均為臨水縣,隸屬相州魏郡,媧皇宮即在涉縣城西北10公里唐王峧溝的鳳凰山上。西漢時稱古中皇山,相傳,女媧就是在這裡摶土造人、鍊石補天的。漢代《淮南子》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爛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立,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淮南子·覽冥訓》又載:“天地初開,女媧摶黃土為人劇務,力不暇供,乃拋繩橫泥中,舉以為人。”
女媧祭典女媧祭典
建國後,民間朝拜延續不斷,“文革”期間,媧皇宮廟會被當作封建迷信而禁錮,致使千年古剎銷聲隱跡,無人問津,橫遭冷落寂寞,媧皇古建、石刻也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壞,女媧文化的很多內容和形式也瀕臨失傳。
女媧祭典女媧祭典
1978年改革開放後,媧皇宮廟會開始復甦,逐漸恢復了往日盛況,民間祭祀規模浩大,八方香客雲集於此,祭祀形式豐富多彩,女媧文化又得以延續,並得到有力保護。縣委、縣政府對文物古建十分重視,每年撥專款對媧皇古建進行搶救性修復,1996年11月20日,媧皇宮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明清時期已有公祭,清嘉慶《涉縣誌》載:“我朝順治康熙雍正間歷經修理,每年以三月十八為神誕日,有司致祭,自月初一訖二十啟廟門,遠近士女坌集”。但形式、內容都已失傳。2003年9月、2004年9月,在政府主導下舉行了兩次大型的公祭女媧大典,恢復了政府公祭。
以上措施對豐厚凝重、博大精深的女媧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保護、傳承、弘揚作用。

民間習俗

傳統三月廟會
1、集中民間祭祀
女媧祭典女媧祭典
相傳農曆三月十八日為女媧生日。從農曆三月初一開始,到三月十八日,為媧皇宮廟會。廟會期間,中國民間祭祀以擺社為主要形式。周邊地區擺社以福建漳州泉州山西長治榆次為主,每年農曆三月十八日,組織百餘人,全套祭祀器具設備,到涉縣媧皇宮尋根祭祖,謁拜女媧。 本地幾乎村村有社,甚至一村多社,從清康熙年間後,上頂朝拜的有七道社,分別為:曲峧社、石門社、七原社、溫村社、索堡社、桃城社和唐王峧社。農曆三月初一,各社組織人員,多則上千人,少則幾百人,全副古裝穿戴。祭品有三牲太牢、時果三珍、饅首乾果等,祭器設備有金瓜鉞斧朝天鐙、祭旗、功德旗、黃龍旗、五彩旗等。祭祀隊伍一字長龍,浩浩蕩蕩,甚是壯觀。傳統民俗活動融入了音樂、舞蹈、服裝、道具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2、祈禳還願
除集中民間祭祀擺社外,從三月初一開始,各地零散香客雲集媧皇宮,祈禳還願,整月川流不息。祈禳內容包括求福、求壽、求財、求前程、求子、求平安、求康健、問前程等;形式有坐夜、打扇鼓、撒米、結索開索、披紅、壘石子、結紅布、綁娃娃、開鎖等,豐富多彩,不一而足。還願即祈禳時所許之願,在達到目的後的兌現之舉,帶上祭品、香紙、鞭炮等,到媧皇宮拜謁媧皇聖母。這種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認同感,形成了豐厚的民俗文化氛圍。
3、進香朝拜
進香朝拜的時間不太固定,一般多在農曆每月的初一或十五日,平時也可。香客為社會各界,有官有民,有時還有國外朋友。形式多為燒香叩首,進香朝拜,目的不外乎祈求國泰民安,物阜民豐,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萬事如願,全家安康等等。

政府公祭

清嘉慶《涉縣誌》載:“我朝順治康熙雍正間歷經修理,每年以三月十八為神誕日,有司致祭,自月初一訖二十啟廟門,遠近士女坌集”。表明從清朝就已有公祭。至清末由於戰亂而中斷,基本形式、內容、範圍已瀕臨失傳。
女媧祭典女媧祭典
為了恢復公祭,2003年9月和2004年9月,由涉縣人民政府組織在媧皇宮舉行規格較高的公祭女媧大典。
女媧文化歷史悠久,內涵極為豐富,她是人類始祖文化的傑出代表。主要包括民眾和政府對人類始祖女媧摶土造人、鍊石補天、斷足、立四極、治洪水、通婚姻、作笙簧等功德的朝拜祭祀。主要形式為傳統媧皇宮三月廟會、期間的民祭、九月十五的公祭、神話傳說、女媧傳說與村名地名的關係和婚嫁、生育、人生禮俗、歲時節慶等。

人生禮俗

女媧文化中很多內容與生活中的禮俗、習俗有聯繫。
女媧祭典女媧祭典
洞房。涉縣的婚禮習俗中,新娘要蒙紅蓋頭,新郎則用鍋底灰把臉抹黑,這一習俗的起源就與女媧兄妹成親的傳說有關。由於女媧創造了人類,所以在涉縣人民心中她不僅擔當起了送子的重任,還要保佑孩子平安長大。
遠近的青年男女結婚後,如不生育,婆婆大都要帶媳婦到媧皇宮來求子,媧皇奶奶送子後還要把小孩的真魂鎖在媧皇宮裡照看,不被邪魔歪道奪去,直到十三歲成人時父母再帶孩子來媧皇宮開鎖,把孩子領回家去。
開鎖時要由三個不同姓氏的人邊唱開鎖歌,邊用荊條拍打孩子,每人反覆開鎖三次。唱詞多是保佑孩子健康、聰明的語言,比如:天門開、地門開,奶奶面前開鎖來,頭上打打,精明伶俐,腳下打打,長命百歲。
隨著時代的變遷開鎖歌的內容也在變化,比如現今比較流行的開鎖歌歌中唱到:開開鎖,心眼靈,來年考個博士生。開鎖儀式也是一種較早期的成人禮。據涉縣地名辦考證,涉縣的村名、地名很多與女媧文化有關,如彈音村與女媧造笙簧有關,磨盤山與女媧造人有關,桃城村與女媧教民種植有關等。

歲時節慶

女媧創造了人類,是人類最偉大的母親,每當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等重要歲時節慶日,人們都要到媧皇宮拜謁女媧,並把這些節慶當作女媧賜給他們的幸福和節慶歡樂。
長期以來,女媧文化形成如下一些基本特徵:
1、內容豐富,有口皆碑。女媧文化作為始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有神話傳說故事、民間祭祀朝拜、祈禳還願、史料記載等內容,且流傳地域廣泛,婦孺童叟皆知,久傳不衰,有口皆碑。
2、民祭和公祭都有固定的時間和場所。廟會時間為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日,集中民間祭祀時間為三月初一日。政府公祭時間為每年九月十五日。祭祀場所是涉縣媧皇宮
女媧祭典女媧祭典
3、公祭和民祭都有相對固定的形式。民間祭祀和政府公祭都有一定的固定格式。在儀式、程式、人員安排、祭品祭器、服裝、道具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按照固定程式分步進行。
4、參與的群體性。媧皇宮廟會期間,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庶民百姓,老有耄耋之人,少有總角之童,社會各界,三教九流,各懷虔誠,拜謁始祖。
5、地域的廣泛性。古代參與廟會祭祀的區域有陝西山西山東河南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現已發展到福建湖北江蘇安徽等省市和地區。
6、厚重的文化底蘊。長期的祭祀活動形成了厚重的女媧文化。伴隨著祭祀活動,同步產生了祭祀音樂、祭品文化、祭器文化、服裝道具文化,在打扇鼓、坐夜、求應等朝拜形式上也有很高的民俗研究價值。對於滿足人類的祈禳、求應增加了豐富的內容,融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傳承價值

1、始祖文化傳承價值。涉縣女媧文化,作為華夏始祖(人祖)文化的一支,歷千餘年傳承流變而至今不衰,表現了民間文化的生命力,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發掘、保護、傳承這一文化,不僅對增強華夏子孫和國家民族的凝聚力,而且對教育包括青少年在內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女媧祭典女媧祭典
2、學術研究價值。作為民俗文化縮影的女媧文化,它的豐富內容和基本特徵及其傳承歷史,在我國古文化中實屬罕見,對它的搶救、發掘、傳承和保護,將帶動和促進整個女媧文化的弘揚,對研究北齊至明清歷代社會的民俗、民風、信仰等有著很高的價值。
3、增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階層、不同黨派的群體,同拜一位祖先,同謁一位始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人們全面發展,對本地區乃至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整體素質,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4、豐富始祖文化,充實中華民族文化寶庫。女媧文化是始祖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揚光大女媧文化,可以進一步豐富充實其內涵,使之自成體系,獨具特色,進一步豐富充實中華民族文化寶庫。

女媧文化

女媧和伏羲一樣,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漢族和其他一些兄弟民族的共同始祖神,被列入"三皇"之中。《春秋繁露》中載"雨不霽,祭女媧"。女媧作為始祖母神、高媒之神歷來都享受著國家和傳統民間的祭祀和供奉。
女媧的神話流傳甚廣,並演變成一系列的社會風俗:民間祭祀(上社)、祈禳還願、進香朝拜、人生禮俗、歲時節慶等。明代人楊慎在《同品》中記:"宋以正月二十三日為天穿日,言女媧氏以是日補天,俗以煎餅置屋上,名曰補天穿。"此為"天穿節"。現今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河北涉縣都會在中皇山的媧皇宮舉行廟會,祭祀媧皇宮聖母誕辰。
女媧祭典
位於涉縣城西北12公里處的媧皇宮,坐落在中皇山的懸崖峭壁上,始建於北齊,迄今已有1450多年的歷史,是專為祭祀女媧而興建的,也是國內奉祀女媧的建築規模最早的古建築。後經明嘉靖、萬曆年間陸續增建,清鹹豐年間重修,占地面積350畝,房屋建築135間,歷代碑刻75處。全部建築分山下、山上兩部分,中間以十八盤山道相連,各組建築布局均依山就勢,匠心獨運,涵攝了山川之鐘秀與古建之精華,為河北省古建築十大奇觀之一,自古就有"蓬壺仙境"之美譽。
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日,是祭祀媧皇宮聖母誕辰之日。是時,不僅山西河南山東河北等地的人前來朝拜,廣東福建也有人前來尋根。本地四周的村也組織起十道村社,為廟會錦上添花。這十道社中,彈音村的奶奶社為頭道社,亦稱龍頭社。四方之客人先到彈音村行客拜過,然後到媧皇宮朝拜。在村里香耆、社首的指揮下,組織戲班、娛樂班、武術班等,十道社合計起來千人之眾,使祭祀媧皇宮聖母的活動成為盛景。
這種集中的民間祭祀時間,又稱"擺舍"、"值社"、"上社",而與之對應的則是政府公祭。清嘉慶《涉縣誌》記載:"我朝順治、康熙、雍正間歷經修理,每年以三月十八位神誕日,有司致祭,自月初一訖二十啟廟門,遠近士女紛集。"這表明從清朝就已有公祭,至清末由於戰亂而中斷,基本內容、形式、範圍已瀕臨失傳。
祭拜活動以頌揚人類始祖女媧摶土造人、鍊石補天、斷鰲足、立四極、治洪水、通婚姻、作笙簧等功德為主,主要內容包括民祭、公祭、朝拜等。女媧傳說及與其有關的婚嫁、生育、人生禮儀、歲時節慶等民俗構成了奇特的傳統文化現象。涉縣的許多村名、地名都與女媧文化有關,如彈音村與女媧造笙管有關,磨盤村與女媧造人有關等。
女媧文化主要分布在以涉縣為中心的河北邯鄲、山西晉東南河南安陽等地區。當地人民民眾至今在生活方式、各種禮儀、婚嫁、生育、慶典、祭祀、節日等民俗活動中,都可以看到女媧文化的影響。
事實上,女媧文化的影響早已經深入到了當地人們的日常生活。女媧文化中的很多內容都可以在當地的生活習俗中找到聯繫。涉縣的婚禮習俗中,新娘要蒙紅蓋頭,新郎則用鍋底灰把臉抹黑。這一習俗的起源就與女媧兄妹成親的傳說有關。
全國供奉女媧的廟宇很多,但規模最大、時間最早的祀奉建築就是媧皇宮,至今到此朝拜者仍是車水馬龍、絡繹不絕。
女媧文化集人類生存文化、婚姻文化、生育文化等於一體,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但令人惋惜的是,熟知女媧祭祀文化的老藝人已寥寥無幾。許多祭祀形式急需傳承,可惜的是,現今很多社首、香耆都年近古稀。
保護和弘揚女媧文化,對傳承華夏文明、增進民族融合、加強民族凝聚力、激發人們的創業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有神話學、民俗學、社會學、民間文藝學和宗教學的研究價值。現今女媧祭典日趨式微,民祭的道具、樂器及儀式過程只有幾位老人還掌握詳情,人生禮俗等內容不斷淡化,急需搶救和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各地習俗

涉縣本地四周的村也組織起十道村社,為廟會錦上添花。這十道社中,彈音村的奶奶社為頭道社,亦稱龍頭社。四方之客人先到彈音村行客拜過,然後到媧皇宮朝拜。在村里香耆、社首的指揮下,組織戲班、娛樂班、武術班等,十道社合計起來千人之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