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馮·胡蒂爾

奧斯卡·馮·胡蒂爾(OskarvonHutier)。生卒年:1857年-1934年12月。國籍:德國。最高軍銜:步兵上將。主要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主要戰役:里加之戰(1917);第二次索姆河之戰(1918);努瓦永-蒙迪迪埃之戰(1918)。歷史地位:在戰爭史上,胡蒂爾主要是以“胡蒂爾戰術”為人所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斯卡·馮·胡蒂爾
  • 外文名:OskarvonHutier
  • 國籍:德國
  • 出生日期:1857年
  • 職業:德國軍官
  • 最高軍銜:步兵上將
  • 主要戰役:第二次索姆河之戰
職業生涯,參戰經歷,胡蒂爾戰術,個人評價,

職業生涯

1857年,奧斯卡·馮·胡蒂爾生於一個軍人世家。他的祖父曾經和拿破崙戰鬥過,而且他的父親在普魯士軍隊中晉升為團長,並在1870-1871年間的普法戰爭中被封為貴族。胡蒂爾的母親姓魯登道夫,埃利希·馮·魯登道夫——後來的德軍第一軍需總監——是他的表弟
在里奇特費爾德士官學校受訓時,胡蒂爾即被保羅·馮·興登堡上校評價甚高:“一位富有天賦的年輕軍官,應寄予極大的期望”。這是他軍事生涯中最早的亮點。使得他得以在士官學校畢業後直接進入總參謀部。隨後胡蒂爾來往於前線和後方,交替擔任參謀和前線指揮官兩種職務,獲得穩定的晉升。
奧斯卡·馮·胡蒂爾奧斯卡·馮·胡蒂爾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行,胡蒂爾首先在第一次馬恩河戰役中於馮·貝洛的第二集團軍中任職,負責指揮第一近衛步兵師。1915年4月他調往東線指揮第二十一軍,該軍屬於占據維爾納和科瓦羅地區的赫爾曼·馮·艾希霍恩第十集團軍。
1917年1月,胡蒂爾被指派指揮位於里加以南的多瑙河一帶的“D”集團軍,以便於在三個月後指揮第八集團軍。正是在指揮第八集團軍期間,胡蒂爾建立了使其留名戰史的聲望。
在里加戰役中,胡蒂爾面對的是俄國帕爾斯基將軍指揮的第12集團軍,編有161,000人、火炮1149門,機槍1943挺。而第8集團軍下屬3個軍,約6萬人,火炮2000門,機槍2000挺。
胡蒂爾的軍隊在這次戰役中展示了德國軍隊新的滲透戰術。該戰術是總參謀部基於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戰術發展而來,指實施短時間的密集炮火準備,然後以小的戰鬥單位(即風暴部隊)繞過敵人的強點滲透對方前線。儘管胡蒂爾在這一戰術的發展過程中沒有扮演任何角色,但他在這一戰術使用中體現的卓越和廣闊的視野使得英國人稱之為“胡蒂爾戰術”——這一稱呼保留至今。1917年9月3日,胡蒂爾的軍隊占領了里加。到3天后戰役結束,第八集團軍以4000多人的損失造成俄第12集團軍2.5萬人的損失,並推進到里加灣海岸。9月6日,胡蒂爾因其傑出成就榮獲著名的“藍馬克斯”勳章
在占領里加一個月後,他的軍隊成功攻克波羅的海群島,這是這次大戰中唯一一次成功的兩棲登入行動。轉調到西線後,胡蒂爾指揮新編第十八集團軍,充當於1918年3月由魯登道夫發動的德國大規模春季攻勢的先鋒部隊。參加攻勢行動的部隊有三個集團軍,北面是馮·貝洛將軍的第17集團軍,中間是馮德爾馬維茨將軍的第2集團軍,胡蒂爾的第18集團軍位於最南側。這次攻勢也稱為“米夏埃爾行動”,它導致了第二次索姆河會戰。3月21日,胡蒂爾指揮5個軍、27個師沿著索姆河兩岸向海岸進擊,同時向北和向南展開,獲得了蔚為壯觀的初期成果。他所直接面對的敵人是英國將軍休伯特·高夫指揮的由12個師組成的第5集團軍。通過再次充分使用滲透技巧,他的軍隊捕獲了50,000俘虜並非凡地推進了60公里。他的軍隊移動的如此迅速以至於負責側翼的其他部隊被遠遠的拋在後面。兩天后,他被皇帝迅速授予橡葉獎章。不過這時胡蒂爾的推進已經開始減緩並最後在日益增強的英法軍隊的抵抗面前停頓下來,這主要是因為難以通過古老的索姆河戰場保證補給。3月27日,胡蒂爾向法國首都進行了一次最深入的挺進,他部下的幾個師攻占了距離巴黎約32英里的蒙迪迪埃鎮。4月4日,他被迫停止於蒙迪迪埃和莫勒伊以西。
奧斯卡·馮·胡蒂爾奧斯卡·馮·胡蒂爾
1918年6月9日-13日,胡蒂爾在馬茲實施了成功的努瓦永-蒙迪迪埃攻勢,但他很快被法國人非常有效的防禦和德軍的資源不足所遏止。隨後他的部隊在這場戰爭的其他時間裡只能保持防禦態勢,不過胡蒂爾的巧妙指揮成功地防禦住了英法聯軍的多次進攻。
停戰後,胡蒂爾帶領他的軍隊穿過萊茵河回到德國。他在11月10日對軍隊發表的告別演說中提出德國軍隊並沒有在戰場上被打敗,而是被後方的政客“在背後捅了一刀”(包括魯登道夫在內的許多傑出指揮官也持同樣觀點):我們不是被敵人擊敗的,而是因為受制於外部環境才被迫如此。我們不得不放棄了我們經過激戰才占領的土地。……我們仍然高昂著頭回到我們深愛的祖國……
他於1919年1月退役,並擔任德國軍官聯盟的主席一直到1934年1月。1934年年底,胡蒂爾以77歲高齡去世。

參戰經歷

索姆河會戰Somme,Battleof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英、法軍隊在法國北部索姆河地區對德軍的陣地進攻戰役。戰役從1916年6月24日開始,至11月中旬結束。其目的是突破德軍防禦,以便轉入運動戰,同時減輕凡爾登方向德軍對法軍的壓力。德軍兵力為67個師。英、法軍兵力為86個師。英、法軍採取對有限目標逐次攻擊戰法,企圖通過消耗德軍兵力達到突破的目的。
奧斯卡·馮·胡蒂爾參戰索姆河會戰奧斯卡·馮·胡蒂爾參戰索姆河會戰
英、法軍從7月1日在炮火支援下發起進攻。當天法軍和主攻方向上的英軍都突破了德軍第一道陣地。7月3日英軍右翼和法軍占領了德軍第二道陣地。德軍迅速調集兵力,加強縱深防禦,實施反擊。英、法軍於7月中、下旬再度發起進攻,南岸法軍占領了第三道陣地,但未能發展為戰役突破。9月3日,英、法軍第三次發起進攻,截至12日向德軍縱深只推進了2~4千米。9月15日,英軍在進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在戰爭史上這是第一次使用坦克。在9月下旬和11月的進攻中,英軍又兩次使用坦克,但數量較少,收效不大。索姆河會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雙方傷亡約134萬人,其中英軍45萬餘人,法軍34萬餘人,德軍53.8萬人。英、法軍未達到突破德軍防線的目的,但牽制了德軍對凡爾登的進攻,進一步削弱了德軍實力。

胡蒂爾戰術

“突擊群戰術”即“胡蒂爾戰術”,又稱“滲透戰術”(Stormtroop tactics),其核心是利用小的作戰單位,利用對方防禦的間隙和接合部,滲透到對方的防禦體系當中,打擊重要目標,切斷交通線,割裂防禦部署之間的關係,為正面的攻擊創造條件。
具體而言是4個部分:
1。短暫而猛烈的炮擊,有時會混雜一些毒氣彈,這種炮擊的目的是壓制敵軍而不是試圖摧毀它,這樣可以有效縮短炮擊時間。
2。在彈幕徐進掩護中,德國輕裝的突擊部隊(Sturmbatallione)出發並滲透進入盟軍防線的薄弱之處。他們在消滅敵軍炮兵部隊和指揮機構以前會儘量避免戰鬥。
3.當輕裝突擊部隊完成他們的任務,重裝突擊部隊,裝備了機槍,火焰噴射器,迫擊炮和輕型火炮的部隊就會攻擊輕裝突擊部隊繞過的盟軍據點。
4.在突擊的最後階段,才是普通的步兵開始清除盟軍部隊最後的抵抗。

根據這個思想,在進攻發起前,先經過密集的炮火覆蓋,接著在彈幕徐進的掩護下,德國派出數支精良的小分隊,即所謂“強擊部隊{Stormtroopers)”或者有人譯為“突擊部隊”或者“風暴部隊”的。這些部隊在突破無人區的時候可以交替掩護,並繞過敵軍火力支撐點,迅速通過敵軍防禦部隊的間歇突破到敵軍縱深,切斷敵軍通訊。而後大部隊才發起攻擊。
由於在這種戰術中,強擊部隊要突破敵軍防線並在缺乏支援的情況下作戰,因此他們的裝備和戰術都與之前的德軍步兵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強擊部隊里有前進控制官,他的作用是利用電話(用無線電的很少)同本方炮兵進行密切聯絡,不再按照既定時間表而是實際需要為強擊部隊提供炮火支援,當然電話的作用距離是很有限的,因此他們更多的是使用信號彈和信號火箭指示目標。此外,強擊部隊除了戰鬥部隊和協調官以外,還有工兵,基本的後勤醫療單位,以及通訊部隊。實質上他們是一支袖珍的合成部隊。
其次,強擊部隊的武器已經不在是一律的步槍加刺刀了。 他們裝備了手榴彈,手槍,短刀,還有尖形鏟。如果是軍士,還有輕重機槍,一個榴彈發射器,一個輕迫擊炮,一具火焰噴射器。此時,強擊部隊的體制也變成了分隊,分隊的士兵基本裝備不再是步槍而是伯克曼MP-18衝鋒鎗,一個分隊就擁有完整的步兵火力配系,可以堅持獨立作戰。
胡蒂爾進攻的停止暴露了“突擊群戰術”的一大弱點,就是對後勤補給要求比較嚴格,由於強擊部隊實質上是小規模合成部隊,它對於後勤的物資也不是單一的步兵為主的傳統部隊所能比擬的。而此時的德國,他們不可能繼續維持攻勢所必須的後勤補給。

個人評價

在戰爭史上,胡蒂爾主要是以“胡蒂爾戰術”為人所知。這種戰術也被稱為滲透戰術或者風暴部隊戰術,是德軍後來機械化全兵種學說的前身。他對這種戰術的發展並沒有什麼貢獻,但他是第一位成功使用該戰術的集團軍司令官。他是一位有能力而且堅定的指揮官,他在突破方面的成就在以塹壕戰為特色的一戰中是非常出眾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