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戲劇

奧地利戲劇

奧地利的音樂和戲劇舉世聞名,全世界幾乎找不到另一個國度對音樂和戲劇如此推崇和普及。從街頭音樂演出到流行音樂會,從輕歌劇達到音樂喜劇,從大型交響樂到歌劇表演,應有盡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地利戲劇
  • 外文名:Austrian Drama
  • 時間:約始於12世紀
  • 發展:發展演變,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
簡介,戲劇歷程,18世紀以前的戲劇,18世紀的戲劇,19世紀的戲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戲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戲劇,獲獎,

簡介

奧地利戲劇
Austrian Drama奧地利有記載的戲劇活動大約始於12世紀。其發展演變,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

戲劇歷程

18世紀以前的戲劇

阿瓦夫人是德語國家第一個有姓氏記載的女作家。她從1120~1125年在兩個兒子參與下,創作了以聖經故事為題材的劇本《耶穌生平》、《聖靈七贈》、《反對基督的人》和《末日審判》。這是奧地利最早的宗教劇
奧地利戲劇奧地利戲劇
到14世紀,從宗教劇發展出一半以騎士生活、一半以農民生活為內容的世俗劇。其中最著名的劇目是《內德哈特》,這是一部內容豐富的滑稽劇。著名的中世紀奧地利“狂歡節戲劇”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中世紀的奧地利是歐洲天主教勢力的一個大本營,又是封建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這給早期市民階級文化發展帶來強大阻力。當時從事文化活動的人,主要是僧侶和貴族,也有個別受過教育的市民。文化活動多集中在寺院、宮廷以及學校,用的是拉丁文。
16世紀,奧地利戲劇的最大成就是“學校戲劇”。內容既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採用拉丁語。最初以演出普勞圖斯泰倫提烏斯作品為主,後逐漸出現了當代作家的作品。維也納一位學校教員,後任神甫的沃爾夫岡·施梅爾茨勒(約1500~1560)曾用德語創作劇本,率領學生在學校和市政府內演出。新教“學校戲劇”的代表人物是P.雷布恩(約1505~1546)。他的劇作運用了古希臘戲劇的合唱等,代表作品有《關於一個敬神而貞潔的女人蘇珊的學校戲劇》(1536)和《關於加納的伽利略的婚禮的婚禮戲劇》(1538)。同時,奧地利出現了“耶穌會劇”,也是一種用拉丁文寫作並演出的戲劇,其宗旨在於宣揚天主教思想,對抗宗教改革。“耶穌會劇”的傳播始於維也納,代表人物是雅各布·比德爾曼(1578~1639)。他生於施瓦本,卒於羅馬,是神學教授。他在1502~1618年之間以“舊約”故事、 神話和歷史為題材, 用現代拉丁語創作了一批巴羅克式的“耶穌會戲劇”,勸誡人們用塵世的一切來為神服務。他的代表作是描寫一個巴黎律師遭遇的《策諾多克蘇斯》(1602),這齣戲為“耶穌會劇”的發展開闢了道路,在表演方面接受了義大利歌劇所提供的經驗。

18世紀的戲劇

18世紀初期,在民間出現了一種專事打諢逗趣的滑稽劇,很快取代了巴羅克式宗教戲劇的主導地位。1706年J.A.施特拉尼茨基組織劇團,在維也納市郊演出,1712年獲準建立劇院。他重新創造了早已流傳開來的漢斯·武斯特這個丑角形象,並創作了許多具有民間色彩的劇本。他的戲劇活動為維也納“大眾戲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1761年,奧地利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 J.von佐嫩菲爾斯(1733~1817)創立了一個“德意志協會”,宣傳啟蒙思想,同時致力於戲劇改革。1768年他發表《維也納舞台通信》,1770年發表《杜絕演員編詞的必要性》,批評舞台上的陋習,反映戲劇中插科打諢的丑角,要求以法國古典主義戲劇為榜樣,創作和演出遵循一定的規則。但他忽視了民間戲劇的大眾性,因而遭到F.哈夫納(1731~1764)的反對。哈夫納的戲劇創作秉承莫里哀、C.哥爾多尼、L.霍爾堡的傳統,注重刻畫人物性格,注重用固定台詞提高丑角戲劇的文學水平,從而獲得了“維也納喜劇之父”的稱譽。18世紀,在維也納建立了幾處固定劇院。1741年米夏埃勒廣場宮廷城堡旁的舞廳被改造成劇院,1776年由宮廷接管,命名為國家歌劇院,建立了導演集體負責制,成為歐洲戲劇史上一件勇敢的創舉。1781年,K.von馬里奈利在維也納市郊創立了萊奧波特城劇院,為大眾化戲劇的演出提供了場所。1785年,維也納著名丑角演員K.邁爾創立了約瑟夫城劇院。1789年,E.希卡內德創立了富麗堂皇的維恩劇院。新劇院的落成,促進了市民戲劇的發展,也為19世紀奧地利戲劇創作的繁榮創造了條件。
奧地利戲劇奧地利戲劇

19世紀的戲劇

19世紀的奧地利出現了一批有世界聲譽的劇作家。其中成就最卓著的是F.格里爾帕策。他在藝術上遵循J.W.von歌德、J.C.F.席勒所代表的德國古典文學範例,創立了奧地利古典戲劇。《薩福》(1818) 和《海濤和愛浪》(1831)是他戲劇創作的高峰。(1819)F.賴蒙德(1790~1836)創造了富於想像力和幽默感的童話劇和魔幻滑稽劇,提高了“大眾戲劇”的文學水平。J.N.內斯特羅伊(1801~1862)的“大眾戲劇”作品,不僅在藝術上使維也納地方色彩升華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藝術,而且注入了民主主義和社會批判的內容。
奧地利維也納戲劇博物館奧地利維也納戲劇博物館
1848年革命失敗以後,文學藝術中出現了一種迴避重大社會問題、進入鄉村田園的傾向,直到19世紀70、80年代,社會批判因素才有了明顯增強,出現了71、L.安岑格魯貝。他的劇作反映農村社會的各種矛盾,揭露天主教勢力對奧地利農村精神生活的控制,鞭笞資本主義對於金錢和權力的追逐,把奧地利“大眾戲劇”提高到了古典戲劇的水平。
19世紀末葉,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歐洲文壇出現了流派紛呈的局面。這種情況在奧地利表現得尤為明顯。圍繞“青年維也納”派文學社團的作家、藝術家們,哲學和藝術觀點雖然不盡相同,卻都懷疑資本主義的發展前途,預感到哈布斯堡王朝的覆滅已指日可待。他們把自己對現實的迷惘感受,表現為對內心和夢幻世界的探求,在藝術形式上刻意雕琢。A.施尼茨勒是“青年維也納”的重要代表人物、印象派劇作家。他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運用於戲劇創作,以極其細膩的手法,表現資產階級社會在精神和道德上的衰落以及當代人的各種變態心理。他的劇作打破了傳統戲劇的結構形式,追求敘事效果。H.von霍夫曼斯塔爾(1874~1929)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奧地利新浪漫主義文學潮流的代表人物,他的劇本對話具有抒情、典雅的特點,情節和人物具有寓意性和象徵性,多以逾時代的“永恆的”生與死、苦與樂的鬥爭為主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戲劇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出現在德國文壇上的表現主義運動對奧地利也有影響。F.韋爾弗(1890
~1945)和K.克勞斯(1874~1936)是表現主義戲劇在奧地利的代表人物。前者以其《特洛伊女人》(1918)表現了人的尊嚴如何戰勝被戰爭野蠻化了的世界;後者以其規模恢宏的大型劇作《人類的末日》(1918~1919)廣泛反映了戰前奧地利的社會生活,從多種角度揭露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哈布斯堡王朝的崩潰、奧匈帝國的解體,給奧地利歷史的發展帶來重大轉折。戰後出現的種種社會危機,尤其是下層人民民眾在危機中的種種經歷、德國法西斯勢力的崛起對社會生活的影響等,在╂.von霍爾瓦特的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義大利之夜》等劇作中得到了深刻反映。霍爾瓦特是20世紀奧地利“大眾戲劇”的代表人物,對60年代以後奧地利、聯邦德國戲劇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奧地利戲劇奧地利戲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戲劇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奧地利戲劇,是在流亡國外的劇作家們的成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到60年代初期以前,重要代表人物是F.霍赫韋爾德(1911~ )。他的戲劇生涯始於流亡瑞士期間。第一部劇作《神聖的試驗》(1938)描寫一個耶穌教徒國家為了嘗試建設一個社會共同體所遭到的失敗。1946年他又創作了《邁耶·亨布萊希特》,1947年在維也納上演。直到60年代初期,霍赫韋爾德都以其結構嚴謹的歷史劇、神話傳統象徵劇主宰著奧地利劇壇,被稱為“古典形式的大師”。
從60年代開始,奧地利戲劇界出現了一股致力於“反戲劇”創作的潮流。他們接受了歐洲超現實主義和荒誕派戲劇的影響,接受了L.維根斯坦(1889~1951)和F.毛特納(1849~1923)語言哲學的影響,注意語言的隱喻性和尖銳性。╂.von霍爾瓦特和E.卡內蒂,E.(1905~ )給了這個潮流以重要影響。“反戲劇”的代表人物主張從對現有語言的批判性反思入手,達到批判現實的目的。“格拉茨公園論壇”派的P.漢特克(1942~ )的劇作,完全把語言和對語言的分析作為舞台表演的對象。他在劇本《卡斯帕爾》(1968)里把語言視為現實的形態,把語言等同於政治社會組織(即把現實看成是語言的產物)。W.鮑爾(1941~)並不拒絕在舞台上講故事,但他講的都是貌似新現實主義或自然主義的超現實的故事,以期收到激發和滿足觀眾的所謂“反社會本能”的效果。T.貝恩哈特(1931~)則多以寓意的手法,描寫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狀,並為這個社會做出必然毀滅的診斷,但觀眾看不見未來發展的遠景。格拉茨派劇作家的實驗,為探索新的創作道路增添了新的色彩。
奧地利戲劇奧地利戲劇

獲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奧地利女作家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ElfriedeJelinek)獲得了200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耶利內克將獲得了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36萬美元)的獎金。
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宣布頒獎的布告中說,授予耶利內克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她用超凡的語言以及在小說中表現出的音樂動感,顯示了社會的荒謬以及它們使人屈服的奇異力量。”不過,據奧地利通訊社報導,耶利內克說自己2004年12月10日不會去領獎,“不是因為身體欠佳,而是心理上受不了眾目睽睽”。
耶利內克於1946年出生於奧地利小鎮穆爾祖什拉克。她於1967年出版了她的首部作品集《利莎的影子》。她被譽為同一輩奧地利作家中的翹楚,著有《女情人們》(DieLiebhaberinnen)、《我們是騙子,寶貝》(wirsind lockvochgelbaby﹗)及《情慾》(Lust)等小說,另有劇本、散文等著作。1986年她因對德語文學的貢獻,榮獲海里希·波爾(HeinrichBoll)文學獎;1998年榮獲著名的德國畢希納獎(GeorgBuchner),以表彰她的創作成就。她也在報章上發表自己對於社會問題的看法,在2000年奧地利大選中她反對約爾克·海德爾(Haider)的右翼黨(Right WingParty),而右翼分子曾經打出海報“你要耶利內克還是要文化?”可見她是一個富有爭議的作家。針鋒相對的她則說如果海德爾進入政府,她將拒絕自己的戲劇在奧地利境內上演,以示抗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