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海洋學學報

套用海洋學學報

《套用海洋學學報》創刊於1982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主管,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學會福建省海洋學會主辦,中國生態學學會海洋生態專業委員會協辦的期刊。

截至2019年2月,《套用海洋學學報》編委會有學術顧問5人及委員44人。

據2019年3月12日中國知網顯示,《套用海洋學學報》共出版文獻2860篇、總被下載415474次、總被引25103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69、(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90。據2019年3月1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套用海洋學學報》共載文1534篇,基金論文1113篇,被引量為12229、下載量為40676;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來源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52,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706名,在天文學、地球科學類(226種)中排第140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套用海洋學學報
  • 外文名稱:Journal of Applied Oceanography
  • 語言:中文
  • 類別:海洋學
  •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 主辦單位: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學會、福建省海洋學會
  • 編輯單位:《套用海洋學學報》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82年
  • 出版周期:季刊
  • 國內刊號:35-1319/P
  • 國際刊號:2095-4972
  • 屬性: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1996年、2004年、2008年、2014年、2017年)
  • 現任主編:餘興光
  • 編輯部地址:福建省廈門市大學路178號
歷史沿革,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辦刊成果,出版發行,收錄情況,影響因子,榮譽表彰,文化傳統,辦刊理念,投稿制度,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82年,《台灣海峽》創刊,為半年刊。
1987年,期刊改為季刊。
2013年,更名為《套用海洋學學報》。
2014年12月,期刊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8年9月,《套用海洋學學報》入選中文核心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套用海洋學學報》主要報導中國國內外海洋科學各分支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反映各相關學科前沿最新研究動態的綜述等。
期刊適合中國國內外基礎海洋科學和套用海洋科學研究人員閱讀。

人員編制

截至2019年2月,《套用海洋學學報》編委會有學術顧問5人及委員44人。
學術顧問
李少菁
黃奕普
阮五崎
黃宗國
洪華生
委員
王大志
楊順良
張釩
高愛國
王金坑
楊燕明
林毅
高亞輝
王保棟
餘興光
周蓮香
黃邦欽
王輝
陳友飛
鄭連福
黃將修
方少華
陳堅
鄭國富
章曉波
卞林根
陳進生
范德江
謝健
甘劍平
陳昌生
胡建宇
蔣興偉
葉屬峰
陳敏
柯才煥
彭世球
李立
陳彬
徐洵
雷懷彥
李武全
張玉生
郭水伙
蔡鋒
邵廣昭
張宇
郭小鋼
暨衛東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9年3月12日中國知網顯示,《套用海洋學學報》共出版文獻2860篇。
據2019年3月1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套用海洋學學報》共載文1534篇,基金論文1113篇。

收錄情況

《套用海洋學學報》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3)、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等中國大陸、台灣地區以及美國、英國、日本和聯合國等十幾個科技期刊資料庫收錄。同時,期刊還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來源期刊。

影響因子

據2019年3月12日中國知網顯示,《套用海洋學學報》總被下載415474次、總被引25103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69、(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90。
據2019年3月1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套用海洋學學報》被引量為12229、下載量為40676;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來源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52,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706名,在天文學、地球科學類(226種)中排第140名。

榮譽表彰

期刊是中國科技期刊方陣雙效期刊、Caj-cd規範獲獎期刊。

文化傳統

辦刊理念

反映中國國內外海洋科學各分支學科和交叉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海洋可持續開發利用、保護,為中國國內外基礎海洋科學和套用海洋科學研究人員提供學術交流平台。

投稿制度

來稿件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簡練通順,研究內容應滿足必要性、創新性、科學性等科學論文的一般要求。來稿文責自負,不得違反國家、部門和單位有關科研成果公開出版的保密規定;勿一稿多投,編輯部在受理稿件後1~3個月內將稿件處理情況通知作者。
每篇論文、研究報告的篇幅(含文、圖、表)一般不超過8版。文中的中文應採用國家正式公布的簡化漢字;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寫、小寫,正體、斜體;上下角文字、字母、數碼和符號的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文中要嚴格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中英文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即它自身就能獨立成文,給出全文的主要信息。摘要的篇幅約500箇中文字,其應包括研究目的、內容、方法、結果和結論等主要信息,支持結論的主要數據都應給出。中文摘要排在正文之前,英文摘要排在文末。英文摘要的作者姓名採用漢語拼音,姓前名後分寫,姓全大寫,複姓連寫;名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連字元。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單位應寫全稱,並在市名及郵編之後加上國名,其間用逗號分開。
文中圖件要求精心設計、準確、美觀、明了,凡涉及研究海域及鄰近區域的圖件應採用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本地圖作底圖;凡涉及國界的圖件,應按中國地圖出版社最新版本地圖繪製。插圖分為半欄圖(寬≤8厘米)和通欄圖(寬≤16厘米),圖中文字、符號、數字應標註清楚。中、英文圖題位於圖的下方居中。照片應層次清晰,顯微照片應標明放大倍數。圖片的解析度應高於300DPI。圖版實際排版面積不超過16.0厘米×23.5厘米(圖、圖題、圖注應排在同一版)。
表格要求設計成通欄表或半欄表,其寬度同圖寬一樣,表中橫線一般為三線(三線表),中、英文表題置於表上方居中,表注置於表下方居左(縮進2字)。
參考文獻(含公開與非公開出版)只列文中引用的。採用順序編碼制標註文獻,即按引出文獻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連續編碼,並將序號置於有關文字後的右上角或行中。參考文獻的作者如是3名以內則全部列出;超過3名,則在第3名後加“等”或“et al.”。西文、俄文文獻中的作者姓名,姓用全稱並全部大寫,名只取第一個字母,大寫(不加“.”),全部作者均姓前名後著錄。外文參考文獻大寫字母的使用應符合文獻文種的習慣用法。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主編
餘興光
常務副主編
郭水伙
副主編
蔡鋒、王輝、陳昌生、方少華、黃邦欽、陳敏
統計截至2019年2月,參考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