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瑟爾

奈瑟爾

Ulric Neisser:奈瑟爾(1928-2012),出身於德國的美國心理學家,以信息加工理論為基礎的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先驅,因開創性的著作而被譽為認知心理學之父。1967年著《認知心理學》一書,標誌著認知心理學的開始。他的主要研究興趣是記憶、智力以及自我概念。他對自然環境下關於生活事件的記憶和個體、群體在測驗成績上的差異的研究十分著名。1984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奈瑟爾
  • 外文名:Ulric Neisser
  • 國籍:美國
  • 出生日期:1928
  • 逝世日期:2012
  • 職業:心理學家
  • 代表作品:《認知心理學》
人物介紹,主要經歷,

人物介紹

Ulric(迪克)奈瑟爾“是”認知心理學之父“,倡導生態的方法來認知研究。奈瑟是一個輝煌的合成不同的想法和發現。他是一個優雅的,明確的,有說服力的作家。奈瑟也一個勁兒創意的研究,不斷努力,發明的方法,探討的重要問題。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奈瑟仍然是冠軍的劣勢,頑固不化的革命 - 他的目標是推動心理學在正確的方向。此外,迪克是一個終身的棒球迷,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導師,和一個很好的朋友。

主要經歷

奈瑟爾(1928—2012),1928年出生於德國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三歲時隨著父母移民美國。1946年他考入哈佛大學,先是主修物理學,後因受當時該校年輕教授米勒的影響而改學心理學。1950年畢業後他進入斯瓦茲莫而學院,師從完形心理學創始人之一的柯勒教授,這無疑對他今後從事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取得碩士學位之後,由於對當時占據主流地位的行為主義絲毫不感興趣,他先是到麻省理工學院新成立的心理系學習,但很快發覺該系對信息理論的研究範圍太窄,於是不久之後重返哈佛大學並於1956年取得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1957年他在布蘭代斯大學開始自己的第一份教學工作,雖然當時的系主任斯洛對他影響很大,但他並沒有因此而轉入人本主義陣營,相反在這一階段他因在視知覺研究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而嶄露頭角。
1967年,他出版了被譽為認知心理學界“聖經”的《認知心理學》一書,這也成為心理學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因此而被譽為認知心理學之父。奈瑟匯集了有關知覺的研究,模式識別,注意,解決問題,並記住。與他一貫的優雅的散文,他強調信息處理和建設性的處理。奈瑟始終認知心理學的攻擊行為是不舒服的行為,因為他認為行為主義的假設是錯誤的,因為這些假設限制心理學家研究。在認知心理學中,他並沒有明確攻擊行為,而是提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替代。這本書是立即成功。研究人員在整個領域的問題,連他們的研究,以這種方式看到一個統一的理論。隨後他曾在康奈爾,亞特蘭大,喬治亞,賓州和艾姆力等多所大學任教,研究範圍從早年的視知覺研究,注意、記憶、語言、自我概念的研究等轉移到晚年的智力測量的研究。奈瑟從不盲目跟隨主流,但卻總能引領心理學研究的潮流。
在許多方面,認知心理學的高潮奈瑟自己的學術之旅到這一點。奈瑟獲得了升值的信息理論,通過他與喬治·米勒在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互動。他追求他的第一個研究生學位與格式塔心理學家沃爾夫岡·科勒和漢斯·瓦拉赫在Swarthmore工作。他曾與奧利弗·塞爾弗里奇的的烏煙瘴氣並行處理計算機模式識別模型,然後在一系列創新實驗的證實並行可視化搜尋。可以被看作是在認知心理學領域的創始書,它也可以被看作是上找到正確的方法來了解人性的好奇心革命彎曲的工作。
奈瑟爾的認知研究應具有生態效度的觀點:面對認知心理學研究範圍越來越窄的趨勢,1976年出版了《認知與現實》一書,他提出認知研究應具有生態效度,強調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應重視實驗室以外的世界。他批評當時認知心理學的主流研究將注意力過分地集中於內在心理加工過程,過分誇大接受者的作用而忽略了環境的影響。他還強調知覺和進化相似,都渋及對環境地適應性問題。奈瑟認為如果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只局限於在嚴格控制條件下的實驗室內,從事與日常生活無關的研究那么它的發展將難免重蹈行為主義的覆轍。
當奈瑟轉移到康奈爾大學,他開發了一個升值的詹姆斯·J.和埃莉諾J. Gibson的直接知覺理論 - 的想法,在光纖陣列的信息直接指定建設性的過程,而不需要在感知世界的狀態。奈瑟也變得不再抱有幻想與信息處理理論,反應時間的研究,和簡單的實驗室研究。在回應他的關注,奈瑟到另一個思想革命,成為倡導生態認知研究。他認為,研究應旨在探討人們如何感知,思考,記得在任務和環境,反映真實世界的情況。在認知與現實,奈瑟集成Gibsonian直接感知有建設性的認知過程中,通過他的感性周期:通過感知信息拿起激活圖式,在轉導的注意並採取行動的其他信息的搜尋。
奈瑟的研究領域頗廣,其中對記憶和注意的實證的研究最多,尤其對自然情境中生活事件的記憶和記憶錯覺很感興趣。在研究視知覺和注意的關係時,提出了在視知覺加工之前存在一個自動的預注意階段。在對注意限制的研究中,他驗證了刺激的屬性和語義特徵都對注意產生影響,並提出了一個,建設性的觀點即知覺是由已存在的知識來塑造,注意受個人經驗的影響。他所創造的視覺字母識別實驗至今仍被用來研究刺激特徵對注意的影響。奈瑟堅持認為認知研究應具有生態效度。這一觀點在他對記憶的研究中得到充分的說明,同時他還是最早走出實驗室研究記憶的心理學家,正是他對水門事件錄音帶中約翰迪安證詞的分析才引發了心理學家研究真實生活中的記憶現象和記憶問題的熱潮。
晚年的奈瑟爾將注意力轉向了對人類智力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測量人的智商以及解釋不同社會階級和種族在IQ上的差異。1996應邀擔任全美心理協會主席後,他成立專門的委員會對弗林效應(IQ測驗分數每十年平均提高三點的現象)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後證實弗林效應的確存在,人類智力有普遍提高的趨勢。在對教育程度的提高,營養的增加。對技術變革等因素充分研究之後,他提出現代社會豐富的視覺環境衝擊對IQ測量分數的提高起了關鍵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