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劇

禮拜劇在發展過程中逐步世俗化,從13世紀起,由市民代替教士,由拉丁語改用方言,並轉移到教堂外演出,情節也日益複雜,增加了市俗的喜劇成分,成為獨立的戲劇形式。但內容仍以搬演聖經故事和聖徒事跡為主,稱為神秘劇或奇蹟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奇蹟劇
  • 又稱:神秘劇
  • 表演時間:聖誕節、復活節等宗教節日
  • 代表演出:《建造方舟》,《最後的晚餐》
15世紀,奇蹟劇在英國各地廣泛演出,通常是在聖誕節、復活節、基督聖體節等宗教節日舉行,有時要延續三四天,舞台設在城市廣場或可移動的大馬車上。不同行會分別負責演出與本行業有關的劇目,如船業公會演出《建造方舟》,麵包業公會演出《最後的晚餐》等。
奇蹟劇傳世的共有4個組劇。即切斯特組劇(25出)、約克組劇(48出)、威克菲爾德組劇(32出)和考文垂組劇(42出)。威克菲爾德組劇根據其手稿保存者的名字,又稱為托內萊組劇。約克組劇中的《十字架受難》用羅馬士兵的殘暴和玩世不恭襯托耶穌受難,以表現悲壯氛圍見長。威克菲爾德組劇中的《建造方舟》、《牧羊人劇二》則以富於生活氣息和喜劇色彩著稱。在奇蹟劇中,現實人物與傳說人物同時出現;情節打破了時空的界限;悲劇和喜劇、崇高與滑稽因素摻合在一起。這些特點對以後的英國戲劇,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戲劇有著重要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