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普(古代印加人一種結繩記事的方法)

奇普(古代印加人一種結繩記事的方法)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奇普(Quipu或khipu)是古代印加人的一種結繩記事的方法,用來計數或者記錄歷史。它是由許多顏色的繩結編成的。這種結繩記事方法已經失傳,目前還沒有人能夠了解其全部含義。

基本介紹

商標和品牌,記數方式,發現,

商標和品牌

奇普(KIP)是一個著名商標和品牌。屬日本桂川電機株式會社所有,專業生產工程複印機、工程掃瞄器、工程印表機(大幅面印表機)等。
奇普商標奇普商標

記數方式

奇普是印加人結繩紀事用的繩子,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就對這些繩結困惑不已———大多數文明早期都使用象形文字或圖像,然而印加人(古代秘魯土著人)留下的卻是棉線和繩結,難道印加帝國沒有任何形式的書寫方式?若是這樣,那國家大量的數據信息將如何保存和傳遞?這些繩節僅僅是算盤一樣的計算工具還是用來記數的,或者具有比記數形式更加複雜的書寫形式———繩索的三維空間書寫方式?
科學家發現奇譜的記數方式,並成功破譯了第一個印加文字———印加的宮殿所在地。
神秘的繩結被印加人稱為奇譜,是用棉線、駱駝或羊駝毛線製成的。它是在一根主繩上串著上千根副繩組成。主繩通常直徑為0.5-0.7厘米,上面繫著很多細一些的副繩,一般都超過100條,有時甚至多達2000條。每根副繩上都結有一串令人眼花繚亂的繩結,副繩上又掛著第二層或第三層更多的繩索,編織形式類似古代中國人用於防雨的蓑衣。在目前所發現的700個左右奇譜中,大多數都是公元前1400年到1500年間打的結。不過,其中還有一部分只有1000年左右的歷史。
奇普奇普
一直以來,科學家拒絕承認奇譜是一種書面檔案,而認為這些繩子是一種保存記憶的設備,即一種個人化的記憶輔助工具,頂多是一種紡織品算盤,而沒有任何統一的含義。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學者越來越懷疑這個結論的正確性。
哈佛大學的考古學家格里·烏爾頓及其同事、數學家兼編織專家凱利·布熱利通過電腦對這些繩索的各種元素進行長期的分析和研究,結果發現,奇譜代表的數字記錄方式,並成功破譯了第一個印加文字———印加的宮殿所在地:普魯楚柯城。此發現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奇譜是一種與眾不同的三維立體的書寫體系,記載著5500公里帝國的信息。科學家為每一塊“奇譜”都創建了相應的資料庫,詳細記錄了它們的各種情況:繩索的大小、長度與顏色,垂掛的穗的數量,繩結數目,每股繩的旋轉方向與次數、年代等,第一次系統地對奇譜進行分解與分析。他希望通過數據分析找到某些規律。
在現存700個左右奇譜中,科學家目前共收錄有300件奇譜的目錄。當他們在這個資料庫中搜尋1956年在印加重要的政治中心普魯楚柯發現的21個奇譜繩結的共同點時,結果令人震驚,他們發現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數學聯繫———在某些奇譜的副繩上的繩結結合起來後,正好和另一個更為複雜的奇譜上的數字相同。這表明,奇譜曾被用來記錄這個縱寬達5500公里的帝國的信息。
烏爾頓說,奇譜代表的數字通常有三種:8字結代表1;長結依據其扭轉的次數依次代表數字2至9;單結代表10 、100和1000等等。0結當然就簡單了,根本不用打節,只在繩索上留一空段繩子就行。單根繩子代表幾個數字,可能是小計或總和。假設一根繩子從上到下有一個4個單結串,再有一個5個單結串,還有一個扭了兩圈的長結,這一繩子將表示數字452。
每一個當地的會計師將從下級得來的賬目總和通過繩結的形式表現在奇譜上,並將這些數據匯總在一根主繩上,然後層層上遞。這種交流可能曾被用在國家最重要的信息記錄上,包括農作物的產量、國庫的收入賬目以及其他與人口、財政和軍事相關的數據。經過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他們還成功破譯了第一個用“奇譜”記載的印加文字。他們認為既然不同的奇譜表示從不同區域收集到的數據,那么,一個單一的繩結位於其他結之上就可能是一個單詞,表示的是這個地方自身或財政數據。其中,一種繩結的組合模式可能表示印加的宮殿所在地就是普魯楚柯城,這很可能是從印加的奇譜上認出的第一個文字。
古代印加人結繩記事的奇普古代印加人結繩記事的奇普
烏爾頓表示,這一發現有助於理解那些繩子中所蘊含的文字信息。烏爾頓先前的研究還發現,在陵墓中發現的奇譜還用作日曆。有730根繩子吊在24個位置上,表示兩年中的月份和日子。烏爾頓說:“可以充分相信“奇譜”是印加人的三維書寫系統。如果它們只是為了幫助主人記住數字,是不必要那么複雜的。”在烏爾頓看來,奇譜這一書寫體系應包括:所用材料的類型(棉線或毛線),繩索的纏繞方向和結的方向(向前或向後)等。利用奇譜記錄,印加統治者憑藉廣大的道路系統和政府體制就可以將食物、人力和原料從安第斯山脈的首都庫斯本運送到其他眾多下級城市。印加人的“奇譜”屬於“會意文字”。
至今我們所知道的所有用於日常交流的文字型系都是書寫、繪製或者雕刻在平面上,而奇譜與這些文字完全不同,是由一些三維立體的繩結組成的。如果烏爾頓他們是對的,那么奇譜將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三維立體的“文字”。除此之外,它還可能屬於少數幾種“會意文字”。會意文字中的字就像數字或者舞蹈符號,表示意思,而不像英文一樣表示讀音,比如瑪雅文字中文。雖然在我們看來,用結繩進行交流非常陌生,但是在安第斯文化中卻有很深的根源。在安第斯文化中,紡織品從固定式樣的包和束腰外套,到彈弓投擲的炮彈以及吊橋,都是“人們交流各種信息和製造工具”的方式。
烏爾頓說,破解奇譜密碼對於了解在16世紀統治當時地球上最大的、至今還是謎一樣的印加帝國,可能是一個“獲得內幕的巨大的潛在資源”。但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其他更令人信服的證據去證明“奇譜”的文字功能。烏爾頓說,對奇譜的深入分析將有助於揭開其生活細節,他們希望根據奇譜能告訴科學家這是否是駱駝、勞工或其他貢品。不過,要破解印加人在“奇譜”中保存的信息,需要付出類似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一樣的努力。

發現

根據秘魯安第斯山脈一座偏遠山村的發現顯示,古代印加人將彩色打結繩串用作記賬設備,而其用處還不止於記賬。
這種名為“奇普”(Khipus)的設備利用繩結組合來代表數量,常用於記錄玉米,豆子和其他農產品的儲存量。殖民時期的西班牙文獻表明,印加奇普還記錄過歷史、傳記和信件,但研究人員目前尚未從奇普繩結中解讀出任何非數字的信息。
如今,由安迪斯長者從殖民時期保存至今的兩件奇普或許能提供新的線索,從而進一步了解,設計更精緻的奇普是如何進行信息儲存與傳遞。
《國家地理》探險家、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人類學教授Sabine Hyland發現繩索之間有一系列複雜的色彩組合,繩索有十四種顏色,能組合出95種獨特的模式。這個數字在意音文字書寫體系的範圍之內。”
Hyland的理論是,彩色繩索與繩結的特定組合可能代表著音節或單詞。其有關奇普的分析刊登在《當代人類學》期刊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