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竹桃假尾孢

斑點葉正背兩面生,近圓形、角狀至不規則形,寬 0.5-15.0mm,常多斑癒合,分生孢子倒棍棒形至圓柱形,近無色至淺青黃色,直立或彎曲,頂部近尖細至鈍,基部倒圓錐形平截,3-11個隔膜,20.0-115.0×2.5- 5.0μm。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夾竹桃假尾孢
  • 界::真菌界
  • 門::真菌門(Eumycota)
  • 亞門::半知菌亞門(Deuteromycotina)
  • 綱::子囊菌綱Ascomycetes
  • 目::鏈孢霉目Helotiales
  • 科::黑霉科Sclerotiniaceae
  • 屬::尾孢菌屬
  • 種::夾竹桃假尾孢
形態特徵,中國分布,世界分布,討論,

形態特徵

斑點葉正背兩面生,近圓形、角狀至不規則形,寬0.5-15.0mm,常多斑癒合,葉面近圓形斑點中央淺灰色、紅褐色至紫褐色,邊緣褐色至紫褐色,具淺灰色暈,而角狀至不規則形斑點初期呈灰綠色,後期淺灰色、淺黃褐色至淺褐色,葉背斑點灰綠色、灰褐色至淺褐色。子實體生於葉背面,有時擴散型。次生菌絲體表生:菌絲非常淺的青黃色,分枝,具隔膜,寬1.5-3.0μm。子座無或球形,青黃褐色至褐色,直徑15.0-65.0μm。分生孢子梗緊密簇生在子座上或作為側生分枝單生於表生菌絲上,淺青黃色至淺青黃褐色,頂部色澤較淺,寬度不規則,直立至彎曲,分枝,0-2個曲膝狀折點,有時具齒突,頂部鈍圓至圓錐形,0-3個隔膜,有時在隔膜處縊縮,5.0-50.0×2.5-4.5μm。分生孢子倒棍棒形至圓柱形,近無色至淺青黃色,直立或彎曲,頂部近尖細至鈍,基部倒圓錐形平截,3-11個隔膜,20.0-115.0×2.5-5.0μm。

中國分布

夾竹桃NeriumindicumMill.:浙江杭州(59129);安徽琅琊山(59130);台灣台北(04935),台中(NCHUPP-8);湖南長沙(59131);湖北漢口(59132);廣東廣州(59133),肇慶(59134);雲南昆明(61054);四川成都(59135)。  據戴芳瀾(1979)報導,這個菌(在CercosporaneriellaSacc.名下)還生於台灣歐洲夾竹桃NeriumoleanderL.上。

世界分布

阿根廷,中國,印度,義大利,日本,坦尚尼亞,巴勒斯坦,賽普勒斯,突尼西亞,前蘇聯,美國。

討論

Hsieh&Goh(1990)描述的這個種,分生孢子梗(5.0-20.0×2.0-3.0μm)和分生孢子(20.0-100.0×2.0-3.0μm)均短而窄。  Saccardo(1881)報導的夾竹桃尾孢CercosporaneriellaSacc.,分生孢子圓柱形,28.0-40.0×3.0μm。Chupp(1954)的描述為:子座直徑25.0-125.0μm,分生孢子梗5.0-35.0×3.0-5.0μm,分生孢子無色,圓柱形,1-5個隔膜,15.0-50.0×3.0-5.0μm。這個菌在中國標本上子座小,分生孢子長得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