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廣場

夷陵廣場

夷陵廣場位於宜昌市城區繁華的商貿中心,東臨國貿大廈、西臨九州購物廣場、南接廣場路、北臨西陵一路。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84米,占地面積5.52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3.2萬平方米,於1997年三峽大壩截流之際建成並對外開放,被市人大確定為城區首批永久性保護公共綠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昌市夷陵廣場
  • 別名:均瑤廣場
  • 簡稱:夷陵廣場
  • 占地面積:5.52萬平方米
  • 綠地面積:4.8萬平方米
  • 開放時間:1997年
  • 所在位置宜昌市城區繁華的商貿中心
簡介,結構,歷史,基礎設施,

簡介

夷陵廣場是宜昌市中心廣場,於1997年11月3日三峽工程截流前夕建成開放,占地面積5.52萬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積3.2萬平方米,是宜昌市目前最大的集休閒、觀賞、娛樂、鍛鍊於一體的大型綠化廣場,第一屆中國宜昌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和愛心殘助活動在這裡舉行。
夷陵廣場地圖

結構

夷陵廣場由上海市園林設計院設計,採用主副軸線構圖,全開放式,綠地率達66%,突出以綠化為主題、夜景為特色,充分展示了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高起點、大手筆,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廣場設定有草坪燈、庭院燈、高桿燈,“世紀光柱”燈等各類燈具857盞,音樂旱噴泉、背景小音響、自動噴灌等設備各一套,飼養以白色為主的廣場鴿1000餘只。流光溢彩的音樂噴泉、五彩斑斕的夜景燈光與四季常綠的冷季型草坪、花團錦簇的廣場花卉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卷;晨練的老人、嬉戲的兒童與悠閒覓食的廣場鴿組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城市景觀。
夷陵廣場

歷史

夷陵廣場原址為鐵路壩。這裡記錄著近代宜昌歷史滄桑的變化。此地荒無人煙,曾被人稱為是鬼打架的地方。清朝末年曾經擬修川漢鐵路。這裡是漢川鐵路宜萬段的一端。1903年在四川成立商辦公司。1911年清政府以鐵路國有為名,向美、英、德、法四國銀行團借款,出賣路權,引起民憤,掀起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民國成立之後,發還民股,改為官辦。曾作為川漢鐵路宜萬段的總工程師,詹天佑曾兩次來宜昌,主持修路事宜。為方便築路送料,鐵路壩至曉溪塔7.5公里線路鋪軌通車。但後因變故,這已鋪線路的鐵軌、枕木等器材又被拆遷漢口移作它用。致使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數十年中川漢鐵路未鋪上一條鋼軌,鐵路壩就如同留下的橋墩一樣,成為這段歷史的遺址。抗戰爆發後,國民黨軍隊與宜昌縣政府,又在這裡修建了飛機場。1938年1月24日機場遭日軍轟炸,6架飛機被炸毀,200多正在修機場的民工被炸死炸傷。宋氏三姐妹從陪都重慶飛抵宜昌救濟難童、慰問抗日前線官兵,就是在這座機場起降的。1940年宜昌淪陷,鐵路壩機場一度被日軍占據,次年秋遭國民黨軍隊炮擊後,機場便再未修復了。
夷陵廣場一角夷陵廣場一角

基礎設施

在宜昌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鐵路壩建起了廣場。廣場是在徵集的20多個方案中優選5套方案,經市民投票,專家論證,最後選中上海市園林設計院設計的方案而建成的。因承傳宜昌古名的歷史文化,體現宜昌地域特色,故將廣場命名為“夷陵廣場”。廣場採用主副軸線構圖,全開放式設計,突出以綠化為主題,夜景為特色,淨化環境為重點。總投資2500多萬元,設定庭院燈、草坪燈、高桿燈、射燈、探照燈、彩燈等燈具852盞;音樂噴泉、背景音響,自動噴灌等設備各一套;花壇15個;飼養以白色為主的廣場鴿1000餘只;種植喬灌木8科14種282株,綠地率達57.97%。夷陵廣場對外開放以來,始終保持四季草綠、鮮花盛開、燈光明亮、地面潔靜。平均每天接待市民、遊人10000多人次,被命名“全市十佳景點”之一和“湖北省城市建設新景觀”。榮獲“全國十佳旅遊廣場”稱號。
夷陵廣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