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族(彝族舊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彝族原族名。其名源於漢史記載中的“西南夷”。根據彝文典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歷史巨著記載,自稱為尼,古代漢語“尼”發音為夷,故漢文記載多稱“夷族”。1956年,在破除舊社會的民族歧視稱期間,彝族派代表進京會見毛主席,毛澤東了解情況和聽取意見後給出建議,由於“夷族”之稱帶有貶義(華夷相對),便將“夷”改為“彝”,意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絲”、有吃有穿,象徵興旺發達,故把“夷族”改為“彝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夷族
  • 現用名:彝族
族源,名字起源,

族源

解放前,彝族被稱為“倮倮”或“夷人”等多種稱呼,解放初被稱為“夷族”。彝族原來自稱“羅倮”,在彝語中“羅”(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龍,以兩種代表力量與神秘無畏的動物自稱,意思是說彝族是勇敢和強大的民族,更多意義上反應了彝族人對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但舊社會各民族之間缺乏交流,外人稱彝族人為“倮倮族”有某些侮辱性。

名字起源

解放以後,國務院開展對各個少數民族名稱的確定工作,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北京會見彝族代表研究討論,在會議上提到以前彝族名稱不統一,其中“夷族”、“倮倮族”都有侮辱性的意思,“夷族”也不好,因為夷原意是外族,大家認為新中國是由兄弟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大家應該平等互愛,更不應該有夷內之分,“夷”不利於民族團結。
毛澤東提出了把“夷”字改為“彝”字,他認為鼎彝是宮殿里放東西的,房子下面有“米”又有系,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富裕,大家聽了很滿意,一致表示贊成。從此“彝族”就被正式定為彝族各支系的統一族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