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巢凋亡

失巢凋亡是由於細胞與細胞外基質和其他細胞失去接觸而誘導的一種特殊的程式化細胞死亡形式,在機體發育、組織自身平衡、疾病發生和腫瘤轉移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通常,器官細胞聚集在一起,緊密地黏附於細胞外基質,形成自我行使功能和賴以生存的“家”。當它們脫離細胞黏附基質,失去細胞間聯結,就會發生細胞凋亡。(官大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失巢凋亡
  • 外文名:Anoikis
  • 範疇:細胞程式性死亡的一種形式
  • 意義:防止細胞種植在不適宜的地方
含義,機制,

含義

失巢凋亡這種細胞凋亡形式是1994年被首次命名的,它來自於希臘語,英文意思是homelessness,中文翻譯為“失巢凋亡”。正常的上皮內皮細胞具有粘附依賴性,其存活依賴於細胞間和細胞與基質間的信號傳遞,稱為錨定依賴。正常上皮或不具備轉移性質的實體瘤細胞,從原位脫落進入血液後,就會引發細胞凋亡。這種脫離原來生存環境的特殊情況下發生的凋亡稱為失巢凋亡。

機制

對失巢凋亡的深入研究,逐步揭示了其分子機制。失巢凋亡通過傳統的細胞凋亡途徑誘導細胞死亡。整合蛋白感知和傳導細胞外基質信號而控制細胞的粘附和存活,Bcl-2和某些Bcl-2相關蛋白廣泛參與細胞失巢凋亡的調節,多種蛋白激酶信號分子參與失巢凋亡的信號轉導。
2004年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一種抑制失巢凋亡和誘導腫瘤轉移的蛋白稱作TrkB,為失巢凋亡抑制與腫瘤惡性浸潤性的關係提供了實驗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