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嗅

失嗅

失嗅,是指嗅覺減退或消失,鼻塞,或有鼻涕。多見於急慢性鼻炎、嗅覺缺失等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失嗅
  • 原因:胚胎期嗅神經在發生上的異常
  • 檢查 :耳鼻喉科檢查及嗅覺檢查
  • 主要表現 :單側的嗅覺缺失
機制 ,症狀 ,檢查 ,

機制 

嗅覺的分子生物學尚不清楚。鼻黏膜、嗅球、嗅絲神經病變引起嗅覺功能下降或喪失;而中樞神經系統連線部損傷,通常不伴發任何可發覺的嗅覺喪失。
由於胚胎期嗅神經在發生上的異常出現嗅覺的缺失。
偶爾,顳葉病變伴隨暫時或陣發性幻嗅。嗅覺喪失常合併味覺損害,這取決於食物和飲料中易揮發的物質。
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嗅覺損害為暫時性的。
腦膜瘤、轉移瘤或前顱凹動脈或額葉的浸潤性腫瘤.可壓迫嗅球和嗅束導致嗅覺損害。許多顱前凹的腫瘤以及鞍區、鞍旁的腫瘤侵犯嗅神經,出現嗅覺的減退與消失;額葉的病變如膠質瘤、腦膿腫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均能出現嗅覺的病變;少數情況下,顱內壓增高、腦積水、顱腦手術也能產生嗅覺的障礙。
顱腦外傷時,經篩板的嗅神經嗅絲可被撕裂,或嗅球被撕碎(挫傷)。由於顱前凹顱底的骨折涉及篩板,常出現單側的嗅覺的喪失,並可出現腦脊液鼻漏;在枕部受力的對沖性腦損傷時,挫傷主要集中在額葉的眶回,正好是雙側嗅神經的所在部位,表現為雙側的嗅覺的喪失,有時是持久性的。

症狀 

1.臨床類型 臨床尚無統一分類標準。常見類型有:
(1)嗅覺減退:嗅覺損害常表現為對嗅氣味刺激敏銳性的減退。
(2)嗅覺喪失:後天的嚴重的嗅覺損害,表現為對嗅氣味刺激的反應喪失。
(3)嗅覺缺失:先天的嗅覺缺失,表現為對嗅氣味刺激的無反應。
(4)嗅覺倒錯:表現為對嗅氣味刺激的錯位反應,但不伴有嗅覺敏銳性損傷。
(5)幻嗅:不存在客觀的嗅氣味刺激,患者卻嗅到了難以描述的通常為使人不愉快的氣味。
(6)嗅覺過敏:對嗅氣味刺激敏感性增加。
2.主要表現 一般而言,嗅覺的障礙常不引起人們的注意,特別是單側的嗅覺缺失,但是臨床上這種單側的嗅覺喪失,在早期診斷上具有重要的定位意義。
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由於鼻黏膜的充血與分泌物增加,出現暫時的嗅覺降低,導致呼吸性的嗅覺減退;病程進展若有嗅神經的損害,則產生神經性的嗅覺降退。但是對於刺激性的物質如稀氨溶液(氨水)、甲醛溶液(福馬林)、醋酸等的刺激能夠感受。
癔症引起的癔症性嗅覺障礙對於以上物質則不能正常鑑別。
腦膜瘤、轉移瘤、前顱凹動脈或額葉的浸潤性腫瘤,可壓迫嗅球和嗅束導致嗅覺損害,嚴重者嗅覺喪失。Foster-Kennedy綜合徵表現為患側嗅覺喪失、同側視神經萎縮,對側視盤水腫。
顱內的炎症、腫瘤、外傷等病變,累及到刺激嗅覺中樞(位於鉤回、海馬、杏仁核等附近)時,能導致嗅幻覺的產生(hallucination of smell),患者能發作性地嗅到一種難聞的氣味。
在癔症與精神疾病的患者中,也可出現嗅覺的異常與嗅幻覺發作。
而嗅幻覺也常是顳葉癲癇的先兆。嗅幻覺如果伴隨意識喪失或咂嘴、咀嚼、舔舌等症狀,成為鉤回發作(uncinate attack)。因為嗅神經與雙側的鉤嗅中樞有聯繫,所以一側嗅放射或嗅覺皮質遭受破壞時,不引起嗅覺的喪失,但是能引起嗅覺的減退。
曾有嗅球或嗅束損傷時出現嗅覺倒錯的報導,但嗅覺倒錯通常源於顳葉病變。故而臨床上常合併有顳葉病變的其他表現,如顳葉鉤回腫瘤可出現同側象限偏盲。
嗅球和嗅束的炎症或神經性病變較少見,但這些結構可能受腦膜炎或多發性周圍神經炎的影響。如糖尿病病人可能會有嗅覺損傷,遺傳性共濟失調性周圍神經炎患者,早期常見嗅覺減退或嗅覺缺失。
嗅覺過敏病人較少見,但根據曾經報導的病例,病人對嗅覺刺激十分敏銳,以致成為不適的根源。這種情況通常屬於精神症狀。

檢查 

1.腦脊液檢查。
2.其他必要的有選擇性的檢查項目包括:血常規、血電解質、血糖、尿素氮等。
1.顱底部攝片、頭顱CT及MRI檢查。
2.耳鼻喉科檢查及嗅覺檢查。
3.其他必要的有選擇性的輔助檢查項目包括胸透、心電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