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嘴唇

這一篇《太陽的嘴唇》,比喻奇詭,濃郁的抒情包含在平淡的敘事之中,這兩種特徵正是古米廖夫的看家本領。不過,我總感到在情人和愛神的鼓舞下,別的詩人就未必會作“踏上一顆顆星星,去親吻太陽那火熱的嘴唇”的奇想。“太陽的嘴唇”當然不會是情人的嘴唇的直譯,那“火中取栗”的冒險意味,把詩人性格中固有的更為深層的下意識帶了出來。“詩讖”之說,並非全是迷信和宿命論作祟,主觀上的依據正是這種並不自知的潛意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太陽的嘴唇
  • 創作年代:1910年4月
  • 作品出處:《蔚藍的星》
  • 文學體裁:小說
  • 作者:安娜·高連珂(即阿赫瑪托娃)
作品內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內容

你孩童般的小口和少女般大膽的眼神,
我一生都不會忘記,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思念你的時候,
說的和想的都富有韻律。
我感覺到無邊的大海
在月球的引力下如何晃動,
亘古以來注定運轉的星辰
如何閃爍,如何運行。
噢,你這含笑的真正的美人,
若能永遠同我在一起,
我就會踏上一顆顆星星,
去親吻太陽那火熱的嘴唇。

作品賞析

古米廖夫於1910年4月與安娜·高連珂(即阿赫瑪托娃)結婚,1913年間離異。1917年他去巴黎期間,愛上了一個法俄混血的女子葉蓮娜,德。這一場戀愛,並沒有結果,葉蓮娜後來嫁給一個美國人。但詩人寫了大量的愛情詩,結集為《蔚藍的星》。這兒選譯評賞的這一組的愛情詩,雖無法確定哪一篇是寫給誰的,但大體上都與詩人鐘情的這位女子有關。從某種意義上講,自恩格斯說的性愛“在最近八百年間……競成了這個時期中一切詩歌必須環繞著旋轉的軸心了”(《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之後,時代風氣所及,愛情,作為藝術創造的靈感的源泉,我們說一個詩人的生命史差不多以其戀愛對象來劃分階段的,大概不算十分過頭。古米廖夫的“葉蓮娜·德時代”的愛情詩,即是他短暫一生中富有創造生機的記錄。他傾其全力謳歌愛情作為創造的力量,如同日月星辰,天體宇宙中所固有的創造力和秩序一樣,是浪漫派以來的所有詩人的共同作風,那“上天攬月,碧海掣鯨兼”的力量的爆發,那作為一個情人的桀驁不訓的自豪感,那作為人類的繁殖力轉化為向文化和科學領域的勝利進軍,那激發想像力的騰越和飛升,也都是我們所習見的,較之僅僅在 :情感圈子裡打轉轉的艷詞麗句(例如,把月亮當梳子摘下來給愛人插到髮髻上之類),在境界的浩蕩恢宏上,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作者簡介

古米廖夫(Николай Степанович Гумилев,1886—1921)(Nikolai Gumilyov),傑出的俄羅斯詩人,現代主義流派阿克梅派(高峰派)宗師。出身貴族。他才華卓越,充滿幻想,酷愛冒險和獵奇,曾留學法國,漫遊英國、義大利等,並三次深入非洲探險。著有成名作《珍珠》,以及《浪漫之花》、《異國的天空》、《箭囊》、《火柱》等八部詩集和一系列詩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