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瀧湫圖

太白瀧湫圖

《太白瀧湫圖》是元代畫家方從義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現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此圖畫太白山上的瀑布和隱士,畫法宗董、巨而摻用米法,略近高克恭,屬文人墨戲一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白瀧湫圖
  • 現收藏地: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者:方從義
  • 規格:縱105.6厘米,橫46.1厘米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水墨畫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此幅作品畫陝西秦嶺主峰太白山上的瀑布,與隱居其間的道士。此幅畫構圖,大致運用遠、中、近景的三段式。近景平地松木和雜樹叢生,樹林背面有數間茅屋、水榭.樓閣,隱約可見。中景為空曠的水面,左側的岸邊長著數株林木,右側的山徑曲折,在半山腰中有數株樹木,枝葉下垂。山腰間瀑布直瀉,宛如一條白龍騰空而下。遠景為龍脈高聳的山勢,十分奇峭。
太白瀧湫圖
圖右上自題:“至正廿年庚子二月望後三日,為彥嘉老友寫太白龍湫圖,上清羽客方方壺戲墨。”下鈐白文方印二:“方壺書印”、“周大夫方叔之後”,圖上作者印還有“壺”、“金門羽客”、“墨痴情叟”等。鑑藏印有“張則之”、“王達善氏”等。

創作背景

此《太白瀧湫圖》是作者在至正二十年(1360)為老友彥嘉所畫。落款題有“上清羽客方方壺”,可知是他當道士所畫的作品。

藝術鑑賞

整個畫面,結構有序,交待清楚,富於清疏雅逸的情趣,是正統山水畫的典範圖式,即所謂“一層坡,二層樹,三層山。”此圖畫法,山石用披麻皴,乎心靜氣地分脈理、辨陰陽,全用淡墨,時露渴筆。即不用濕潤的筆皴表現山形,不畫林木蟹爪而畫多濕的無根樹等。此種畫法,與高克恭的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大概是受米芾影響。所謂米點山水其後代仿米之作品中,多以橫間墨點表現山形和林木的樹葉,《太白瀧湫圖》與傳說中的米友仁的作品《遠岫晴雲圖》有相同的畫法。

重要展覽

1926年4月25日,“解衣書畫社古畫展”在上海北四川路舉行,《太白瀧湫圖》在其中展出。

作者簡介

方從義,元代畫家。字無隅,號方壺、不芒道人、金門羽客、鬼谷山人,貴溪(今屬江西)人。上清宮道士,明洪武時尚在。擅寫雲山,取法董源、巨然及米芾、米友仁,畫風放浪飄逸,瀟灑清疏。亦能詩文,並工隸書、章草。存世作品有《神岳瓊林圖》、《武夷放棹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