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縣四面寺

太湖縣四面寺

位於晉熙鎮高沖村四面山。年代為唐代——清代。面積約2萬平方米。 據舊《太湖縣誌》載,寺始為唐大曆年間法智禪師建;鹹通五年(864)重建。清《古今圖書集成》有載:“唐武宗會昌年間,唐光王李忱(唐宣宗)為避宮廷之爭,隱光韜晦,祝髮南遊,曾隱於太湖縣四面寺”。宣宗繼位後,為紀念在此為僧的難忘歲月,於大中十三年(859年),旨建大中寺,並欽調漢白玉石柱十二尊,在原塔院基礎上建兩重殿,並題有大中十三年建石碑。故該寺又名“大中寺”、“仁皇寺”。 四面寺及法智禪師塔於唐懿宗鹹通五年、元大德八年(1304年)、至正元年(1341年)、明天順元年(1457年)幾次重修或擴建。清鹹豐五年(1855年),寺毀於太平軍與清湘軍之役,僅存下院、僧舍數間。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四面保捐資復修上下兩幢。文革期間,寺院被毀,法智禪師塔被炸。現僅存一頂重五佰斤重法智禪師鐵質塔頂(1987年由縣文管所收藏保管)、唐代石砌六角形舍利塔一座、清光緒年間石砌花橋一座、唐代修建石砌地道一條、唐宣宗欽敕石柱一根。現破垣殘壁清晰可見,到處是廢棄的石雕像、石塔磚塊及石塊構件等。 該寺建築年代久遠,從遺址尚存牆基、建築構件、石柱、石塔等分析,可見當年寺院建築的宏偉和香火鼎盛的歷史光景。是我縣保存狀況最完整、建築規模最大的古代建築群遺址。 2004年8月,太湖縣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湖縣四面寺
  • 地理位置:太湖縣晉熙鎮湖濱村青岩組
  • 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
  • 始建年代:唐代
地理位置,四面寺與唐宣宗,歷史沿革,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四面寺,又名四面庵、大中寺,坐落於太湖縣晉熙鎮湖濱村青岩組,距太湖縣城僅3公里。
乾隆《太湖縣誌》記載,“四面山,縣東北十五里,形方而銳,四面如一,自麓至巔有石磴、石橋、古剎、浮圖諸跡,崖谷幽深,竹林叢茂,士人多讀書其中,唐宣宗嘗游於此。”
四面寺位於四面山的山腰,寺三面環山,西與龍山宮、鳳凰山相連。寺內有一石洞,洞頂用石條覆蓋。洞壁以石塊砌成,傳說能通幾里外的龍山山崖的西風禪寺。寺後就是皇藏峪,因唐宣宗嘗游於此而得名。站在寺前,美麗的太湖縣城盡收眼底。寺後四面山頂,現建有廣播電視信號發射塔。

四面寺與唐宣宗

據清乾隆26年《太湖縣誌》記載,“四面寺,唐大曆年間(766-779)法智禪師建”。法智禪師是唐代一位高僧,據《景德傳燈錄》卷十三記載,法智禪師是慧能別出三世 傳法體系為慧能-烏牙山圓震禪師法嗣-法智,吳頭陀為同門師兄。
據乾隆26年〈太湖 縣誌〉記載,四面山,縣東北十五里(以太湖老城計算),形方而銳,四面如一,自麓至巔有石磴、石橋、古危剎、浮圖諸跡,崖谷幽深,竹林叢茂,士人多讀書其中,唐宣宗嘗游於此”。
唐宣宗李忱是唐憲宗的十三子,穆宗的弟弟,敬、文、武宗的叔叔,始封光王。為避皇室爭鬥,李忱在宦官的幫助下,遁出長安,削髮南遊。據專家考證,李忱南遊的路線是江淮和江南地區。太湖縣誌記載中肯定了唐宣宗在南遊過程中到過這個寺院。
宋代著名地理學家王象之曾到太湖四面山實地考察過,在他的〈輿地紀勝〉卷46中,有三處提到了四面山,其中在〈碑記〉中,清楚地寫著四面山大中寺唐碑,在太湖縣北十五里,寺有古碑,題大中十三年建,鹹通五年重修。又,大觀知太湖孫勰記云:大中者,宣宗也,其微時,嘗避禍削髮為比丘,週遊天下,築庵隱於是。文是“大中十三年建”,是指這年擴建。在這份記載中,也肯定了宣宗到過此地,而且明確地指出是“嘗避禍削髮為比丘,週遊天下,築庵隱於是”。在這份記載中,向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信息,此時的四面寺已改名為大中寺,“大中”是宣宗的年號,表明了四面山大中寺與宣宗有著不解的情緣。
西風禪寺珍藏的大藏經收入的《景德傳燈錄》卷十記載:“杭州鹽官齊安禪師法嗣八人,其中有“四面山曇靖禪師”和“唐宣宗皇帝。海會寺珍藏的大藏經收入的《景德傳燈錄》卷十記載:“杭州鹽官齊安禪師法嗣八人”,其中有“白雲曇靖禪師”和“唐宣宗皇帝”。兩個不同的版本,表明宣宗是杭州鹽官齊安禪師法嗣,只是同門師兄曇靖有法號有“四面山”和“白雲”兩個不的稱號。
唐武宗滅佛運動是歷史上嚴重的一次,唐武宗滅佛,始於會昌初年,而至會昌末年達到高潮。據日僧圓仁目擊記述,黃河一帶的寺院,到處是“僧房破落,佛像露坐”,寺舍破落,聖跡陵遲,無人修治”(《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的景象。而唐宣宗登基之後,沒有忘記齊安與太湖縣四面奄和法兄四面山曇靖禪師。宣宗批准朝庭運來12根大理石方柱做為大殿的力柱。四面寺也在宣宗的支持下,建起了七層雄偉莊嚴的法智禪師之塔。據<續傳燈錄》記載,北宋後期“龍門寺佛眼禪師曾隱居四面山大中寺,屬天下一新的崇陵萬壽寺”。可見當初擴建的大中寺是如此的輝煌。

歷史沿革

四面山的塔為法智禪師舍利塔。《佛祖統記》載:“大中十二年,敕天下諸寺修治諸祖師寺塔。”太湖縣廣大紳士即遵旨大興土木,於大中十三年(859)建成了七寶莊嚴的大中寺,立起了磚制七層、高數十米的開山祖師法智禪師塔。宣宗為表達對四面山的銘記和對佛教的尊重,特旨從京城運來了12根方形大理石柱,做為大殿立柱,用宣宗的年號做為寺名。大中寺是在四面寺的基礎上建成的,當時建有上下兩院,鹹通五年(864),唐懿宗再次對大中寺進行了維修和擴建。還刻制《大中碑》,此碑後因戰火損壞。
進入宋朝,特別是宋中葉,四面山大中寺叢林可謂高僧雲集。當時大中寺又恢復了四面寺的舊名。臨濟宗八代傳人、楊岐派二代傳人白雲守端住持海會寺期間,即多次到四面山大中寺說法。守端的弟子法演得法後曾駐錫四面寺,白雲守端有詩《送四面演長老》。而法演弟子佛眼清遠禪師悟道後,也隱居於四面山四面寺,並作有《題四面山法智禪師塔》:“珍重靈知者,綿綿亘古今。人居千聖外,塔鑽亂雲深。碧落杉松色,丹崖虎豹音。回光如到此,必也見師心。”。另據《五燈會元》卷十六《法雲法秀禪師傳》記載:“東京法雲寺法秀圓通禪師,奉州隴城辛氏子……初住龍舒四面,後詔居長蘆,法云為鼻祖。神宗皇帝上仙,宣就神御前說法,賜圓通號。”。
白雲守端、五祖法演、龍門清遠、法雲法秀等禪師,在當時都屬於佛教領袖,他們先後在四面山四面寺開設道場,講經說法,開示大眾,引來學人無數。四面山四面寺與鄰近的白雲山海會寺、千佛寺、龍門寺、獨阜寺一起,構建成皖西南地區重要的禪宗道場,為我國佛教文化,特別是臨濟宗楊岐派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天順元年(1328),有縣僧會祖隆禪師重修四面山大中仁皇寺,鐵鑄大中寶塔頂,這是太湖縣元朝時期唯一一次有記載的比較大的佛事活動。明洪武六年,僧原無二重建。清乾隆年間太湖知縣吳易峰倡導地方紳士對四面寺進行修復並寫有《四面上寺廢興紀略》一文(見乾隆《太湖縣誌》)。民國十年《太湖縣誌》記載:四面寺“鹹豐五年寇毀,僅存下院僧舍數間。同治十一年,四面保各戶捐資復建上下兩重。廟前花橋系光緒二十年邑紳劉子芸倡捐眾姓助資添建。”
鹹豐年間,四面寺在太平軍與清軍的激戰中遭毀,後復修。1938年6月和1939年12月,日軍先後用飛機對太湖縣城進行了6次轟炸。鄰近縣城的四面寺也遭受到徹底的破壞。上院成為一片廢墟,下院屋面炸毀,僅剩下12根大理石方柱。
“文革”期間,紅衛兵用炸藥炸毀了高七層的磚製法智禪師塔,推倒11根大理石石柱和墓地上歷代祖師的墓塔,拆毀了僅存的2間寮房,遣散了僧人。廢墟上留下了孤零零的一根石柱和一座墓塔,流傳一千多年的香火就此中斷。法智禪師塔的塔頂由生鐵鑄就,今保存在太湖縣文物管理所,其上刻有“四面山大王仁五禪寺”、“法智禪師之塔”等字樣。
1987年,釋妙成法師從海會寺來到這片廢墟搭建茅蓬,發大願恢復這座千年古剎。第二年,在當地村民的資助下,建起了四間土坯房,不料於次年被洪水沖毀。法師無奈,只得另擇址重建了五間土坯房,傳承著微弱的香火。由於四面寺不通公路,交通極為不便,信眾難至,香火不旺。昔日之輝煌名寺,現在一片荒敗,斷石殘塔,散落於草木之中,令人為之痛心。

地圖信息

地址: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中國花亭湖風景名勝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