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北伐軍靜海獨流之戰

太平軍北伐軍靜海獨流之戰

靜海縣城和獨流鎮均位於子牙河以東的運河線上,兩地相距十八里。北伐軍既無法占領天津,便退出楊柳青,在靜海、獨流兩地駐紮下來,由林鳳祥李開芳分別率部固守,同時報告天京,要求迅即派出援軍。①他們在這裡築木城,挖塹壕,建望台,埋地雷,豎木樁,堅守待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平軍北伐軍靜海獨流之戰
  • 時間:1853年5月
  • 特點:掌握著作戰的主動權
  • 隊伍:四五萬人
背景,過程,結果及影響,

背景

北伐軍自1853年5月中旬從浦口出發,到10月29日占領靜海、獨流,近半年中,一直保持著進攻姿態,掌握著作戰的主動權,隊伍也擴充至四五萬人。但到達靜海、獨流後,在遠離後方接應的情況下駐止下來,等待援兵,從而陷入重圍,被迫轉入防禦。這是北伐軍進軍中的一個明顯的轉折。至此,進攻北京的計畫實際上已無法實現了。

過程

圍攻靜海、獨流的勝保軍計有兩萬餘人。勝保設大營於良王莊,以主力圍困獨流鎮,由西凌阿帶領少量部隊圍困靜海縣城。僧格林沁也自楊村移營獨流鎮以北三十餘里的王慶坨以為聲援,同時防堵太平軍進襲北京。此外,在天津及其附近各縣尚有二萬七千餘名團練武裝,配合清軍作戰。
開始,勝保軍憑藉優勢的武器(包括八千斤至萬餘斤的重炮)和充足的給養,連日進行圍攻,企圖迅速消滅北伐軍。但北伐軍依託木城、塹壕頑強抵抗,使勝保軍屢攻屢挫,以致束手無策。北伐軍有時也抓住有利戰機,對清軍實施反擊,並擊斃率領火器營的副都統佟鑒和天津壯勇統領謝子澄等。由於久攻不下,勝保多次受到清廷申斥,最後不得不要求僧格林沁移營前線,與之合力圍攻。

結果及影響

北伐軍在靜海、獨流一帶憑藉臨時構築的工事,忍受著嚴寒和飢餓,抗擊三四萬清軍和團練的不斷圍攻,整整堅持了一百天,充分表現出堅韌頑強的戰鬥精神。但終因被圍日久,糧食、彈藥均感困難,援軍又無訊息,不得已於1854年(鹹豐四年)2月5日突圍南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