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求諫

《太宗求諫》選自《貞觀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貞觀政要》是一部記載李世民政績及君臣論政的歷史著作,全書40篇,合為八卷。

貞觀年間,特別是貞觀之初,恐人不言,導之使諫,這一兼聽納下的思想和行動,造成了諫諍蔚然成風、君臣共商國是的良好風氣,是“貞觀之治”中最引人矚目的重要方面。唐太宗也因而成為一個從諫如流、雄才大略的帝王君主,一個中華民族歷史上屈指可數的政治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宗求諫
  • 作品出處:《貞觀政要》
  • 創作年代:唐開元、天寶年間
原文,譯文,注釋,

原文

貞觀五年,太宗謂房玄齡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則濫賞無功,怒則濫殺無罪。是以天下喪亂,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嘗不以此為心,恆欲公等盡情極諫,公等亦須受人諫語,豈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護短不納?若不能受諫,安能諫人?”

譯文

貞觀五年的時候,太宗對房玄齡等大臣說:"自古以來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興就胡亂獎賞無功的人,不高興就亂殺無罪的人.所以社稷淪喪,天下混亂,沒有不是因此而造成的.我現在每晚沒有不把它當成心事,一直想讓你們盡力進諫,而你們也要接受別人的諫言,怎么可以因為別人的話與自己的不同,就護短不接納?如果不能接受別人的諫言,又怎么能去勸諫別人呢? ”不以此為心:不把這作為心事

注釋

諫:舊時指對君主、尊長的言行提出批評或勸告
任情:放縱
是以:因此
喪亂:喪亡禍亂
莫不:沒有不
夙:早
恆:常
公等:你們
極諫:竭力規勸
豈得:難道能夠
以:因為
不納:不接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