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五一特刊》

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五一特刊》

1922年4月下旬,為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和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一周年,按照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上海臨時中央局制訂的團的臨時章程,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執行委員會編輯了一期《五一特刊》,並於4月24前付印。該刊為四開一張,共四版,標註為“非賣品”。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研究室1978年11月第一版、1979年8月第一次印刷《五四時期期刊介紹》(全六冊)時,曾經將此刊拍成照片,可惜1985年查閱時底片已不知去向,唯有資料目錄中記載有此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五一特刊》
  • 外文名:taiyuanshehuizhuyiqingniantuan<wuyikekan>
1921年5月1日,在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負責人高君宇的指導下,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太原海子邊文瀛湖畔的山西省立第一中學誕生。1922年4月11日,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執行委員會書記賀昌向臨時團中央書記方國昌(施存統)匯報本地團組織情形。稱其“機關地址在太原,成立日期一九二一年五月一號,成立時人數八人,現在人數十人。團員及職業:王振翼,第一中學畢業,李毓棠,第一中學肄業,郭樹幟,第一中學肄業,賀其穎,同上,姚錞,商業學校教員,武德頤(即武靈初——編者注),第一師範國小科教員,高成哲,第一師範肄業,鄭福,第一師範肄業,張敬,第一師範畢業,李彪,第一中學畢業(現離太原)。職員:書記——賀其穎(即賀昌),勞工運動委員會主任——李毓棠,學生運動委員會主任——高成哲,政治宣傳委員會主任——王振翼,社會教育委員會主任——武德頤。組織:A,勞工運動委員會,B,學生運動委員會,C,政治宣傳委員會,D,社會教育委員會,由以上各委員會主任及書記五人組織執行委員會總理一切。”並稱“敝團章程印就的沒有了,將來印好了即行呈上。敝團派王振翼君為代表,出席為廣大必定會”。賀昌在1922年4月24日給方國昌信中說:“五月一號議決刊行《五一特刊》,現已付印。前寄信數次報告改選書記及此地情形等事,不知收到了沒有。”
該特刊在署名“杜曉”《發刊的旨趣》的文章中指出:所以出版這個刊物,“一為慶祝世界同胞;一為慶祝本團一周年紀念。”文章說:“本團成立一年,對於太原的無產階級沒有十分幫助,從這個痛苦和吉祥的日子五一起,與太原無產階級親密接近,一同計畫作戰!”文章號召太原“無產階級的同胞們!醒來吧!不要怕資本家和他們的走狗威嚇我們、壓迫我們;只要我們團結的堅堅固固,為自己的利益奮鬥,為新的社會奮鬥,最後的勝利看誰得著!”《特刊》在署名“雨水”的《五一紀念史略》和“赤光”的《五一的教訓》兩篇文章中對五一勞動節的來歷及國際工人階級為減少工作時間,要求實行8小時工作制而鬥爭的歷史作了簡略的敘述。指出這一鬥爭即使取得了勝利,“還是討飯吃,仰資本家的思想,思想賞飯,不若自己掌握了政權機關,管理政權,軍事,產業……居於治人的地位;用那“不勞動不得食”的方式強迫工作,土地的社會化,資本的國家化,消滅階級;到了共產主義的社會,“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全人類才是真正的解放。1917年的俄羅斯革命,勞動者掌握了政權,無產者何等快活呀!這都是“五一”的痕跡,“五一”的教訓。”同時《特刊》還登載了賀昌撰寫的《認清我們的仇敵---基督教》和《慶賀勞動者的大團結》以及“向吉”寫的〈與煤窯里工人的一段談話和感想〉等文章。揭露基督教的本質“是幫助資本家掠奪勞動者,扶持資本家壓迫勞動者”。文章還對煤窯工人的非人生活作了反映。指出工人要想解除自己的痛苦,必須聯合起來開展鬥爭,其方法就是組織自己真正的工會。所刊“劉仁”評論文章《五一節與未來的世界》宣傳了馬克思關於人類的思想不能決定社會的生活,而社會的生活反能決定人類的思想等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文章指出:無產階級革命是資本主義制度必然結果,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的,號召中國無產階級團結起來,創造新的社會。《特刊》還刊登了劉仁的《五一節與婦女》和公溥《本團成立一周年紀念小史》等文章。響亮地提出了婦女解放和婦女與廣大勞動者聯合起來開展鬥爭的口號,呼呼加強與工人民眾之間的聯繫,廣泛開展工人運動,《特刊》還登刊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為黃龐被害事對中國無產階級宣言》和賀昌“隨感錄”《為什麼不罷工?》。
該刊對太原早期青年運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為太原地方團的創建,提供了有力的佐證。是一份難得的歷史文獻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