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大帝(道教神明)

天皇大帝(道教神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簡稱勾陳大帝、天皇大帝,為四御之一。天皇大帝與北極紫微大帝一樣源於中國古代星辰崇拜,《上清靈寶大法》卷四稱天皇大帝:“乃北極帝座之左,有星四座,其形聯綴微曲如勾,是名勾陳,其下一大星正居其中,是為天皇大帝也。其總萬星,位同北極卻為樞紐,而天皇亦隨天而精,上應始先刂(xìn)。”其實,勾陳同“鉤陳”,是天上紫微垣中的星座名,靠近北極星,共自六顆星組成。《晉書·天文志》又稱:“勾陳六星皆在紫微宮中。……勾陳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群靈,執萬神圖。

天皇大帝,全稱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又稱勾陳大帝,乃是天皇星的星君,是道教“四御尊神”之一,是斗姆元君的長子,紫微大帝的胞兄。協助玉皇,執掌天地人三才,掌人間兵革之事(一切兵戎、戰爭);及天下政權更換,推選賢君。《晉書·天文志》:“勾陳宮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群靈執萬神圖。”故以天皇大帝綜御萬神。另外,天皇大帝與紫微大帝一樣,象徵人世間的帝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 別名:天皇大帝
  • 出生日期:農曆二月初一
  • 逝世日期:永存於世,萬劫不滅
  • 信仰:道教
  • 司掌:助理紫微中天,統御星辰運行秩序
天皇寶誥,道教神仙,簡介,典故,職能,探源,古星宿名,藥材別稱,唐高宗曾經的諡號,南漢皇帝的諡號,

天皇寶誥

至心皈命禮
紫微宸極,勾陳天宮⑵。九光寶苑之中,五炁玄都之上⑶。體元皇而佐司玄化,總兩極而共理三才⑶。主持兵革之權衡,廣推大德⑸。統御星宸之纏次,毋失常經⑹。上象巍峨,真元恢漠⑺。大悲大願,大聖大慈⑻。勾陳上宮,天皇大帝⑼。
天皇大帝
[注釋]
⑴天皇寶誥:天皇,即天皇大帝。全稱為“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為“四御”之一,其職統御萬雷。
⑵紫微宸極,勾陳天宮:紫微,即紫微宮。在北斗以北,按《步天歌》有星15顆,以北極為中樞,成兩屏藩的形狀。宸極,即北極星。此指北極大帝。道教尊神“四御”之一。道教認為北極大帝居住在紫微宮中,故又稱為紫微北極大帝。北極大帝統率三界星神,是一切現象的宗主,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在道教神系中是僅次於“三清”和玉皇的高位神。勾陳天宮,即勾陳星座,位於紫微垣中,共有六顆星組成。道教將勾陳六星神格化,尊為四御之一,宣稱他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南北極和天地人三才,統御眾星,並主持人間兵革之事。
⑶九光寶苑之中,五炁玄都之上:九光,指九色寶光。為至一、皇一、帝一、元一、真一、天一、玄一、太一、正一、九一之氣所化生。即至一始聖,混為蒼光;皇一始聖,洞為赤光;帝一始聖,浩為青光;元一元真,昊為綠光;真一元真,景為黃光;天一元真,遁為白光;玄一玄仙,融為紫光;太一玄仙,炎為碧光;正一玄仙,演為烏光。寶苑,指九色寶光集中之地。五炁,指金、木、水、火、土之精炁。玄都,神仙所居之處。此言玄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之精炁構建而成。
⑷體元皇而佐司玄化,總兩極而共理三才:體,成形、生長。元皇,謂天地人始分之時。佐司,輔助並掌管。玄化,指天地人的玄妙變化。總,統管。兩級,指南、北。三才,指天、地、人。天皇大帝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南北極和天地人三才,故稱“總兩極而共理三才”。
⑸主持兵革之權衡,廣推大德:兵革,原為兵器衣甲的總稱,此喻指戰爭。權衡,權為秤錘、衡為秤桿,此指權衡戰爭的得失。大德,盛大的功德。此句言,天皇大帝主持人間兵革之事,大力推行德政,以德行來教化世人。另講古代帝王君權神授,此必經上天。故稱天皇之子,便是天子。
⑹統御星宸之纏次,毋失常經:統御,控制、駕馭。星宸,指天上眾星。纏次,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次。毋失,不會失掉,此指符合。常經,原指自然界恆久不變的規律。此指日月星辰遠行的規律。
⑺上象巍峨,真元恢漠:上象,指天皇大帝的形象。巍峨,高大雄偉。真元,真元之氣。恢漠,弘大而無聲。
⑻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大悲,指悲憫世人。大願,濟度眾生的宏願。大聖,智慧超凡、通真達靈。大慈,慈祥呵護眾生。此贊天皇大帝之盛德。
⑼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此為天皇之尊號。勾陳大帝,全稱為“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道教神仙

簡介

天皇大帝,是“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或“西方太極天皇大帝”的簡稱,又稱“勾陳大帝”,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三位神。
天皇大帝與紫微大帝一樣,都源於我國古代對星辰的崇拜,是星辰的人化和神化。

典故

《晉書·天文志》稱:“勾陳六星皆在紫微宮中。……勾陳先刂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群靈,執萬神圖。”另[宋]張君房《雲笈七羲·卷二四》載:“璇璣星君,字處行,勾陳六星主之,常陳天之虎責也。”並列勾陳上宮目天皇大帝名目,列為四御之一。
道教經典中,斗姆元君即是天皇大帝之母。
“斗姆”,又作“斗母元君”或“中天梵氣斗姥元君”。是現今宇宙開始時,宇宙中最宏大華貴祖母之氣的精神。是現今宇宙時空與星辰靈性之祖母。“斗”在中華文明里,劃分天域時分為三桓五斗眾星。“姆”指祖母。道經雲,斗姆“為眾星之母”。《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經曰:“斗母登於寶座之上,怡養神直,修煉精魄,衝然撮炁,炁入玄玄。運合靈風,紫虛蔚勃,果證玄靈,妙道放無極微妙光明,洞徹華池。化生金蓮九苞,經入間七周夜,其華池中光明愈熾愈盛,其時一上騰九華無中,化成九所大寶樓閣。寶樓閣中,混凝九直,梵炁自然成章文。前有無罡光敷,應現九道體,一曰天皇,二曰紫微,三曰貪狼,四曰巨門,五曰祿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貞,八曰武曲,九曰破軍。”
天皇大帝(道教神明)
斗姆元君應現九炁道體,化生九子,其二長子是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二長帝君,居紫微垣太虛宮中勾陳之位,掌握符圖紀綱元化,為眾星之主領。是說見於道經《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斗本生真經》中。
勾陳天皇大帝,在中華文明的流傳中,應現為伏羲天皇。
相傳遠古之時,四方土地到處一片混沌荒昧的景象,時間茫茫地流逝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先民們慢慢地知道了日出日落,月圓月缺的變化,寒暑氣候的變更,星辰散布排列的方向和位置。(日月盈昃,辰宿列張,雲騰致雨,露結為霜,寒來暑往,)
自然在提供給人生存條件的同時,也在磨練人的意志,給予人重重壓力。人只有不斷克服這些壓力,才能生存繁衍和繼續發展。因此,在遠古太初,認識自然,改造環境便成為人生存的第一要義,並成為終生使命。
改造環境的手段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在勞動過程中,人們創造了文化,並以文化觀指導自己去認識和改造自然。
在此期間,人們住在黑暗的洞穴里。以石器、、木棒、獸骨為狩獵工具,以獸皮或樹葉為衣。吃一些野果生瓜、魚蝦河蚌、連毛帶血的生肉,有時連這些髒腥生冷的食物也沒有,飢一頓,飽一頓地度日。在與惡劣的自然環境艱苦鬥爭的同時,人們的智力很大地開發了。為了更好的生存,人們逐漸組織成氏族公社。道教稱為延康世紀。
在中華大地上的眾多的氏族中,出現了許多偉大的氏族首領,他(她)們開創和推進了華夏文明。
此時中華大地上的先人智力開發,人們用木棒石塊對付野獸,常常奔波一天毫無所獲。狩獵的不穩定,
影響到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面對營養不足的艱難局面,在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蛇圖騰氏族──華胥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氏族首領“伏羲氏”。他道體即是大道中勾陳大帝,輔玉皇大帝執南北二極和天地人三才,統御眾星。為實現元始天尊的意志,流傳大道智慧,應現為“伏羲天皇”。
伏羲天皇教人們用繩索結網,用網來捕獵野獸魚蝦。使狩獵更快了,範圍更大,所得也更多了。 《易經》繫辭下傳:“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可是到了冬天,野獸很少出來活動,大魚沉於江底。人們的生活又艱苦了。伏羲天皇又教先民們在獵物多時把飛禽走獸餵養起來,馴服成家禽牧畜。大規模的餵養從而開創了原始畜牧業。
太初之時,先人們頭腦發育尚不完善,活在主觀世界裡,甚至不能把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事物分別出來。肉食增進知識與感觀欲望,人們有所自覺,自覺到人是獨立於天地的,人們進入認識自然界的精神世界。面對五彩繽紛的自然,變化莫測的人事,顯隱多端的心情,起先是茫無頭緒,難以把握。慢慢地,人們試著用歸納的辦法來整理,把相似和相近的歸為類,序為數。這“類 ”和“數”,一經一緯,便成了初民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爻
伏羲氏在祖國各地傳播畜牧業的經歷中,為教化先民觀看到自然萬物運育成長,相輔相成。思想天地造化,萬物成形的道理。作成太極八卦圖,以演釋天地變化由來的過程,無極就是虛空,太極就是地球,地球在圍繞太陽周轉時也在自轉,旋轉運動產生了萬有引力和離心力,天火地水相融形成混沌,剛柔相摩,鼓之與雷霆,奮之以風雨,混沌大氣清濁浮降形成天地。陰陽凝聚震盪形成水體,水體在地表的壓力使地殼皺褶,大山川澤定型。卦爻空間是天地經緯地勢。先天八卦以天南地北,東升日,西江源,東南澤地,西北高原,東北地摺多震,西南熱帶雨林表現中華地形圖。演化天干地枝顯現在地球觀看到的星宿排列和變化的位置,設甲子周期碼譯時間空間跨度。以分類四方的時間落差。並教授先祖們用這天地最深奧的物象符號,重疊來記載生活上發生的事情。並推算氣候的變化。人民在伏羲天皇的教導下,感識從似乎雜亂無章的萬事萬物,經過分析梳理,已發現二(對立),領略三(和諧),進而知道它們的屬性是一(一體)。由道生成。這也是道德經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先天八卦形成後,道教稱為太極大紀。
因為伏羲天皇為民演釋了自然的奧秘,開啟了人民的智慧,為民排憂解難,促進新生,上古華夏各族人民擁護他為各族的皇,(道教中常有帝、皇的稱謂,與封建和儒教解釋不同。帝是締造建立政權政府管理之義。皇是文明輝煌開端之義。)後世稱他為太昊羲皇。伏羲天皇定都河南淮陽,(中華民族早期血脈來自於華夏東夷、苗蠻三大族群,到秦漢之際形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體血脈。炎帝黃帝是華夏族的代表,伏羲是各族共同尊奉先祖。)在位時,在女媧皇的幫助下,制定了婚嫁之禮。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伏羲制定了人類的嫁娶制度,實行男女對偶制,用鹿皮為聘禮。並以所養動物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職為姓,以防止亂婚近親結婚,使中華姓氏自此起源,綿延至今。[5]
伏羲天皇又教化古中華大地各氏族以龍為圖騰,從此華夏大地後裔皆稱龍的傳人。
龍---天地所有有靈生靈的維護者,源於大道,與宇宙同存,長壽不死。神通廣大。能夠乘雲,游霧,能夠鳴雷,吐冰,出火。可大可小,可上可下,可隱可現。能夠透金石,鎮邪妖,幾乎無所不能。先人們順著龍的脈出於歷史的煙波,乘著龍的脈在大地上開創人文。(天道之用,莫神於龍。)

職能

勾陳大帝的職能是: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南北兩極和天、地、人三才,統御眾星,並主持人間兵革之事。
星經:“勾陳六星在五帝下,為後宮,大帝正妃。又主天子六軍將軍,又主三公。”
勾陳大帝,輔玉皇大帝執南北二極和天地人三才,統御眾星,掌人間兵革事,宋代尤崇《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三清”後列“昊天六御宸尊”(演變自“六合”,南宋後演變成“四御”且形成定局):
2統御萬神勾陳大帝(按晉書天文志云:“勾陳宮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群靈,執萬神圖”。故天皇大帝綜御萬神也。統御萬雷的應該是雷祖)

探源

天皇大帝與北極紫微大帝一樣源於中國古代星辰崇拜,《上精靈寶大法》卷四稱天皇大帝:“乃北極帝座之左,有星四座,其形聯綴微曲如勾,是名勾陳,其下一大星正居其中,是為天皇大帝也。其總萬星,位同北極卻為樞紐,而天皇亦隨天而精,上應始口(左先右刂)。”其實,勾陳同“鉤陳”,是天上紫微垣中的星座名,靠近北極星,共自六顆星組成。《星經》稱:“勾陳六星在五帝下,為後宮,大帝正妃。又住天子六將軍,又主三公。”所以後人又以勾陳為後宮。《晉書·天文志》又稱:“勾陳六星皆在紫微宮中。……勾陳口中一星。

古星宿名

勾陳:古星宿名,屬紫微垣。它有六顆星組成,屬小熊星座,勾陳即小熊座的α星,也就是現在的北極星
史書上所記“句陳、勾陳、鉤陳”,均為現在所寫的“勾陳”。《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志》均作:句四星。正史《晉書·天文志》始作“鉤陳六星”。但從一些保留下來的緯書中可知,自後漢開始就已有“鉤陳六星(即勾陳六星)”之說。
勾陳(亦作鉤陳),英文Curved Array,星官名,屬紫微垣,共6星,4星即小熊座α、δ、ε、ζ;2星在仙王座。形彎曲如鉤,古時被視為黃帝的後宮、天帝的正妃。《星經》:“鉤陳六星在五帝下。”《步天歌》:“勾陳六星六甲前,天皇獨在勾陳里。”
勾陳北極星,亦稱北辰,小熊α,西名Polaris,是雙星,也是變星(從1.97等變到2.12等,變光周期為3.969778日,或3日23時16分28.8秒。),離它18"處還有1顆9等星,故北極星是由3顆星構成的聚星。距太陽400光年。現距北極約1°,每年向北極接近約15",2095年角距達26'30"最小。

藥材別稱

勾陳,在藥材中又是“雄黃”的別稱。

唐高宗曾經的諡號

唐高宗在674年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后武皇后並稱二聖這可能影響到日本天皇稱號的採用。日本天皇名稱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天武天皇制定的689年頒布的《飛鳥淨御原令》。十二月丁巳,改元,大赦。是夕,皇帝崩於貞觀殿,年五十六。謚曰天皇大帝。天寶八載,改謚天皇大聖皇帝;十三載,增謚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南漢皇帝的諡號

劉龑南漢高祖,諡號“天皇大帝”,原名劉岩(一作劉巖),又名劉陟,五代十國時期南漢開國皇帝。他的父親是南漢聖武皇帝(追謚)劉謙,母親段氏是劉謙的小妾
劉龑在位時依靠士人治政,盡任士人為諸州刺史,還通過科舉,每年錄用進士、明經為官,避免了武官據地稱雄之患。(詳見“劉龑”詞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