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財經大學無形資產評價協同創新中心

天津財經大學無形資產評價協同創新中心通過各協同創新單位之間的緊密合作,實現學術資源、信息資源以及人力資源的共享,藉助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法學與評價學等多學科研究,重點解決與無形資產相關的戰略性問題、前瞻性問題以及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公益性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津財經大學無形資產評價協同創新中心
  • 主管部門:天津財經大學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一是,系統研究無形資產基礎理論,推進無形資產國際化,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無形資產理論體系;
二是,全面探索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和新技術企業發展政策,構建並發布我國上市公司無形資產評價指數、中小企業創新與政策評價指數,為政府監管部門制定政策、企業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投資者進行市場價值預測和投資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三是,探索品牌行銷與管理理論創新,提升企業國際化水平;
四是,積累創新型企業、上市公司創新與政策評價資料庫、案例庫,為深入研究上市公司及創新型企業發展問題服務;
五是,打造資產評估與財務管理人才培養基地,創建符合國際化需求的智慧財產權管理學科,為社會教育和人才培養提供培訓與諮詢服務。

發展歷史

天津財經大學無形資產評價協同創新中心自2010年開始培育,經校內外專家認定和評審,於2016年3月由天津財經大學批准成立的(津財大發【2016】26號)。

科研條件

堅持“需求導向”原則,緊緊圍繞國家自主創新、智慧財產權戰略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過程中急需解決的中小企業融資、無形資產價值評估、企業創新與融資政策評價、上市公司無形資產評價指數等問題開展重大基礎理論與套用問題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與國際交流,研究特色鮮明,凸顯“政企學研”相結合、“跨學科協同創新”的特點。

科研成就

堅持“需求導向、全面開放、深度融合、科學前沿”四項原則,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核心,以“無形資產”和“科技金融”為主線開展工作,通過構建全國無形資產協同創新體,實現各協同單位專家、資源、信息等創新要素跨學科、跨地域、跨行業流動,創造一批以無形資產創新理論與實務為基礎的重大標誌性成果,培養一批社會急需的複合型人才,並將中心打造成為天津市乃至全國的無形資產戰略創新智庫,為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理論和制度支撐。通過“科學研究、國際交流、人才培養及社會服務”四維途徑,著力打造四個平台;定期發布兩個指數;出版相關專著和藍皮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