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區(天津市河東區)

河東區(天津的發源地)

天津市河東區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河東區,天津市下轄區,是天津市中心市區之一,位於天津市東部。河東區是是市區連線濱海新區的前沿,是實現天津市經濟中心戰略東移的要地。自金代天津設“直沽寨”至今,河東區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河東區下設12個街道,占地40平方公里,總人口860852人(2010年)。

河東是天津的發祥地之一,故有“先有大直沽、後有天津衛”之說。元代初年在此興建的天妃宮,不僅是天津最早的寺廟建築,也是中國北方歷史悠久的天妃廟宇,被稱為“元代第一廟”與“開沽(直沽、天津)媽祖”。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三產業,社會事業,人民生活,文化事業,體育事業,教育事業,科技技術,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先有大直沽,後有天津衛”。大直沽是天津城市最早的聚落,是天津城區商品經濟的發祥地。
天津為“古九河近地”,“地本海濱荒壤”,天津地名自直沽始。直沽出自《金史·完顏佐傳》,時稱“直沽寨”,時為貞佑二年(1214)。直沽寨乃軍隊駐守衛戍的要塞,具體地點無文獻記載。而傳說,金時“直沽寨”就設在現大直沽這個地方。
元朝時,天津海河流域廣大地區統稱為“直沽”,“延佑三年(1316),改直沽為海津鎮”。
明永樂二年(1404),在小直沽(“荒曠斥鹵之地)建築天津衛城,十三年(1415)罷海運。
元代,區境已有大直沽聚落。蒙古太宗八年(1236),朝廷在大直沽置司、設熬煎辦,管理鹽業生產。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創海運,大直沽為海槽終點港,隸屬大都路都州武清縣
明代,區境除大直沽外,又增加了郭莊子、瓦莊子(俗稱襪莊子)、汪莊子、鄭莊子、婁莊子、張達莊、賈家沽道等7個村莊,區境稱大直沽里,隸屬靜海縣
清雍正三年(1725)三月,區境隸屬河間府天津州。同年九月,天津州升為直隸州,區境隸屬天津直隸州武清縣。
雍正九年(1731),天津直隸州升為天津府,府治設天津縣,區境從沈莊、郭莊、瓦莊至季家樓、李公樓、王莊、唐家口一帶隸屬天津府,時為城郊13段。其四界為:由關汛起東至王莊、西至季家樓,南至海河沿。區境其餘部分隸屬天津縣。
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天津後,俄國沿海河向東南強占土地5911畝為其租界(含西區),原地域內的李公樓村、唐家口村被迫遷至京奉鐵路以北地區,原鹽沱被迫遷到掛甲寺村一帶。
光緒二十八年(1902),海河裁彎取直,將原海河東岸區境內的掛甲寺、楊莊子等村裁至西岸(今河西區)。同年,比利時強劃境內747. 5畝土地為其租界,除俄、比租界外,區境其餘地域均為天津縣東鄉的一部分。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區境除俄、比租界外均為直隸省天津縣轄地。
民國十三年(1924年),中國政府收回俄租界,設特別第三區,隸屬天津縣。
民國十七年(1928年),天津被定為特別市。區境除比租界外,特別第三區及沈、王、郭、瓦地區隸屬天津特別市,時為公安五警區,其餘地域隸屬天津縣。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中國政府收回比租界,設特別第四區,隸屬天津市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重新劃定市、縣分界,區境除特別第三區、特別第四區及公安五警區和鄉區一、五兩所部分地域隸屬天津市外,其餘地域隸屬天津縣。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天津被日本侵略軍占領,成立偽天津特別市公署,並將特別第四區劃歸特別第三區兼管0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將東起東局子縣界、南沿海河,西起東車站、北至大畢莊劃為第七區二者均隸屬偽天津特別市公署。其餘地域仍歸天津縣管轄。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特別第三區、特別第四區合併,稱特別第三區,其四界為:北沿京山線與第七區相接,西為海河,南至五經路,東與六、七區接壤;其餘地域為第七區。其四界為:東鄰東局子、天津縣,南到京山線,東南至海河、天津縣,西至火車站與特別第三區搭界。其餘部分地域隸屬天津縣。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偽天津特別市公署將特別第三區按照普通區順序改稱為第十二區,隸屬未變。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偽天津特別市公署統一市區區劃,將第七區改稱新四區,將第十二區改稱新五區,均隸屬偽天津特別市公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區境區劃、隸屬均沿舊制。
新中國建立後,天津市定為中央直轄市,區境區劃沿舊制。
1951年1月4日,天津市民政局公布了市區、郊區劃界:四區以唐家口、復興莊、東營門、王串場為界;五區以婁家莊、汪家莊、小孫莊、大直沽、玄帝廟為界。
天津河東區天津河東區
1952年10月,天津市調整區劃,將境內四、五區合併稱第四區,此為區境單獨設區級建制之始,隸屬天津直轄市。
1954年10月20日,市政府將賈家沽道街道舊城防外特編間地區劃歸東郊區。
1956年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將以序數排列的行政區改為以地域命名,第四區因地處海河以東而得名為河東區。
1958年,天津市由中央直轄市劃歸河北省轄市,天津市隨之將14個行政區裁併調整為8個。河東區地域系由原河東區全部、原東郊區大部分組成。其四界為:北與寧河縣交界,南至海河,東與塘沽區搭界,西與河北區河西區為鄰,隸屬河北省天津市。
1962年,天津市恢復4個郊區建制,將河東區原屬東郊區部分再次劃出,隸屬未變。
1967年1月,天津市重新被定為中央直轄市,河東區隸屬之。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6年,河東區面積36平方千米,人口54.84萬人。區政府駐十一經路。轄郭莊子、沈莊子、李公樓、唐家口、向陽樓、大王莊、大直沽、大橋道、中山門、廣寧路、鄭莊子、二號橋、常州道、和平村、萬新莊、崑崙路、香山道、盤山道18個街道,下設287個居委會。
1996年,河東區面積39.4平方千米,人口約62.8萬人。轄20個街道:二號橋街道魯山道街道、盤山道街道、香山道街道、崑崙路街道、常州道街道、萬辛莊街道、向陽樓街道、廣寧路街道、中山門街道、大直沽街道、鄭莊子街道、和平村街道、李公樓街道、唐口街道、大橋道街道、沈莊子街道、郭莊子街道、大王莊街道、天津鐵廠街道。區政府駐十一經路中段西北側。
2000年,河東區轄13個街道:大王莊街道、大直沽街道、中山門街道、富民路街道、二號橋街道、春華街道、唐家口街道、向陽樓街道、常州道街道、上杭路街道、東新街道、魯山道街道、鐵廠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河東區總人口720247人,其中:大王莊街道68812人、大直沽街道70294人、中山門街道79896人、富民路街道41672人、二號橋街道50580人、春華街道57809人、唐家口街道69905人、向陽樓街道61199人、常州道街道43398人、上杭路街道45470人、東新街道88890人、魯山道街道15612人、天津鐵廠街道26710人。
201?年,區政府駐地由大王莊街道十一經路70號遷至上杭路街道泰興南路32號。

區劃詳情

2016年,河東區區域面積39.63平方公里(不包括天鐵街道)轄13個街道:大王莊街道大直沽街道中山門街道富民路街道二號橋街道春華街道唐家口街道向陽樓街道常州道街道上杭路街道東新街道魯山道街道天津鐵廠街道,有社區居委會154個、居委會籌委會(籌備組、家委會)8個。
河東區地圖河東區地圖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東區是天津市中心城區,境域為北緯39°04′7″~39°09′7″,東經117°11′7″~117°18′1″之間,是中心城區連線濱海新區的起始點,毗鄰空港、海港,天津站交通樞紐坐落區內。隔海河和平區河西區相鄰,向東與東麗區為伴,西、北與河北區相交。沿海河經濟帶8.28千米,天津中央商務區坐落其間。區境距首都北京約120公里,距天津港約38.4公里,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約7.1公里。

地質

河東區大部分地區為正常沉積地層。

地形地貌

河東區河東區
河東區地勢自西向東南逐步降低,坡降為1/6000。海河、月牙河、北排污河河道過境。

氣候

河東區區境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性氣候,雨熱同季。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河東區有白蠟、槐、椿、柳、楊、泡桐等,海河魚類產量較多的有鯉、青、草、鰱、梭等魚種。

氣候資源

河東區境內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屬沉積盆地傳導型,低、中溫熱水地熱田。

人口民族

2016年,河東區常住人口97.61萬人。人口中漢族為主體,另有回、滿等40個少數民族。

經濟

綜述

2018年,河東區GDP總量228.56億元,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12.76億元,占GDP總量5.58%;第二產業105.65億元,占GDP總量46.22%;第三產業110.15億元,占GDP總量48.2%。
2018年,財政收入完成29.43億元,其中稅收占比85.6%,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50億元。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

第三產業

2018年,河東區4個項目實現開工建設,12個項目竣工,引進各類企業3639家,其中超億元企業、項目10個,實現國內招商引資到位額364億元,積極對接央企,承接首都功能轉移項目簽約協定額超過26億元。盤活20座樓宇8.6萬平方米,品牌調整率達到22%以上,金貿產業園區新註冊企業78家,創新轉型企業187家,全年新增民營企業4372家,新增民營企業集團2家。推動5家企業完成股改。
河東區河東區

社會事業

人民生活

2018年,河東區連續8年開展為殘疾人辦10件實事活動,全區已有22個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實現社會化運營,創建了13個市級、9個區級美麗社區,提升改造大直沽、麗苑等5個菜市場,恢復4個菜市場功能,引進“農鮮超市”“蔬菜大篷車”、早餐示範店等一批社區商業便民設施。“創衛”工作持續深化,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百日行動”,規範管理“四小”行業。

文化事業

2018年,河東區舉辦第九屆社區文化藝術節、第五屆直沽文化旅遊節和2018京津冀手工藝類非遺項目巡展,文化館建設主體封頂,嘉華圖書館二期及10個街道圖書分館投入運營;推進檔案館庫達標建設,完成《河東區志(1979-2010)》複審工作。

體育事業

2018年,河東區參加市第十四屆運動會並取得優異成績,舉辦了全國啦啦操錦標賽,開展全民健身活動110餘項。為社區新裝、維修健身器材1700餘件,河東體育場改擴建主體工程進場施工。

教育事業

2018年,河東區完成東惠東康配套國小、幼稚園建設,太陽城地區配套中學開工建設,一〇二中、天鐵二中被評為市級特色鮮明學校,七中、四十五中品牌高中建設順利推進,啟動學科領航教師培養工程。

科技技術

2018年,河東區新增科技企業178家,其中規模過億元企業3家,新認定市級高技術企業32家。

醫療衛生

2018年,河東區開展病媒生物防治和非法行醫專項治理,實施區域智慧門診項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醫聯體專家工作室”全覆蓋,完成星級預防接種門診創建工程。家庭醫生有效簽約近30萬人,提供特需上門醫療服務1.5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8年,河東區完成了市政府20項民心工程的相關任務,實施河東區45項民心工程,實現新增就業4.8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4萬元,累計發放低保、低收入保障金1.86億元。

風景名勝

大直沽商貿文化旅遊區,是天津市政府確定的發展天津海河經濟的重要開發節點之一,“先有大直沽,後有天津衛”,大直沽地區是天津市的發祥地。
河東區河東區
薦福觀音寺
薦福觀音寺位於天津市河東區大直沽中路27號,占地面積8400平方米。薦福觀音寺是由佛教薦福庵異地重建的新道場。位於小孫莊的薦福庵原是周馥的家廟,是河東區文物保護單位,現常住尼僧20人。
海河公園
海河公園位於海河西岸,東岸自獅子林橋至月牙河,西岸自金鋼橋至四新橋,1983年9月建成。1985年鄧穎超為青年園題寫了園名,1986年李先念視察海河公園題寫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碑文,海河公園已成為天津的旅遊熱點之一。
天妃宮遺址博物館
天妃宮遺址博物館位於天津市河東區大直沽中路,占地面積五千八百平方米,建築面積三千餘平方米。博物館主體建築中央為元明清大殿基址,周圍設兩層展廳。展覽的主題為“海洋的旋律”,以二百餘件出土文物及與海洋文化、媽祖文化有關的船舶、建築等復原模型和三百幅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