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取米

天心取米

天心取米,漢武帝時期,北方匈奴為攻打中原而藉此謎題尋找藉口,最終皇帝張榜招賢,由何塘破解且避免了雙方刀兵之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心取米
  • 類型字謎
  • 時間漢武帝時期【實際為1956年後】
  • 目的:北方匈奴攻打中原的藉口
  • 破解者何塘
歷史回顧,事實,

歷史回顧

漢武帝劉徹登基後,逐步轉制,改變美女和藩的軟弱外交政策。
有一年北方匈奴想進攻中原,派人送來一份戰書,上面寫著“天心取米”四字。這四個字是何意思,皇帝看不懂,便召集文武官員研究,無一人知曉其意,皇帝只好張榜招賢。
宮中有名修撰官叫何塘的揭榜應招,說:“小臣懂這‘四字’,並有退兵之計。”皇帝命他詳細解釋。
何塘說:“依小臣之見,‘天’者,天朝也;‘心’者,中原也;‘米’者,聖上也。天心取米,即是奪我江山,取聖上龍位的意思。”說完,便提筆在“天”字中間加了一豎,變成“未”字;在“心”字的右兩點中間加了一長撇,變成“必”字;在“取”字左上頭加上了“乛 ”,變成“敢”字;在“米”字上部加上一橫,變成“來”字,即將匈奴的“天心取米”,改成“未必敢來”,請求皇上,派臣送回匈奴。
匈奴首領原以為漢朝天子不敢應戰,沒想到漢朝以輕蔑的口吻說:“未必敢來”,想必有防備,急令退兵,取消了進犯圖謀。
以上為古今反用,試問在“米”字上部加上一橫,如何能變成繁體的“來”字?並且“取”的右邊是個“又”,而“敢”的右邊並不是“又”,《少年包青天》(第一部)中五鼠鬧相國中也引用過這個字謎。

事實

此典故是後人杜撰的,至少為文字改革後,也就是1956年後才出現的。因為天心取米和未必敢來採用的都為簡體字,如果用繁體字明顯就不成立的。
另外西漢時期使用的文字主要是小篆,天心取米寫出來應該是這樣的。
天心取米小篆天心取米小篆
而未必敢來這四個字的小篆寫法是這樣的,兩者區別明顯很大,無法各加一筆來修改。
未必敢來小篆未必敢來小篆
所以這個起源說法是不靠譜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