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可汗:清太祖努爾哈赤

天命可汗:清太祖努爾哈赤

金天命六年(1621),努爾哈赤制訂了大量任用漢人為官的政策,多次宣布,對盡忠效勞的漢宮,要破格提升,要“嘉賞賜財”,要“賞以功,給與為官”,要使他們“終身享受”,而且功臣的子孫可以世代承襲祖、父的官職。這些措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鞏固金國的統治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天命可汗:清太祖努爾哈赤
  • 作者:天陽著
  • ISBN:9787802106413
  • 頁數:361
  •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0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內容簡介,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晚年的努爾哈赤犯了不少錯誤,其中濫施威權,治策失當;分田占房,清查糧食;輕薄文士,屠殺漢儒;處理八旗貝勒和高級官將。努爾哈赤晚年犯的這些嚴重錯誤,嚴重地破壞了遼東生產。驕傲輕敵,兵敗寧遠。大敗而回並受傷,是努爾哈赤晚年犯下的最大錯誤,以致於在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抱憾死去。
本書全方位立體描述了努爾哈赤的一生。從他的成長過程寫起,直至統一女真各部、創建八旗制度,促進滿族形成、建立後金政權、制定撫蒙政策等,本書把可讀性和趣味性有機結合在一起,圖文並茂,資料翔實,牛動感人,引人入勝。

目錄

第一章 一統建州女真
第二章 征服白山黑水
第三章 創八旗立後金
第四章 滿蒙結姻大聯盟
第五章 彰天討輕伐大明
第六章 征伐遼東
第七章 遷都瀋陽施新政
第八章 任用漢官收民心
第九章 幽弟殺子鏟異己
第十章 抱憾歸天

前言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奠基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戎馬一生,身經百戰,縱橫捭闔,功勳赫赫。生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二月二十一日,卒於明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三十日,葬於福陵,廟號清太祖。
努爾哈赤少年為奴,後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以“七大恨”起誓征明,一生征戰四十餘年,用武力和智謀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展現了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他締造和指揮的八旗軍,號令嚴肅,器械精利,紀律整肅,賞罰嚴明,兵馬精強,勇猛拼搏,先後取得古勒山之役、哈達之役、輝發之役、烏拉之役、撫清之役、薩爾滸之役等戰役的勝利。
努爾哈赤制定綏服蒙古的政策是清廷對蒙古治策的基石。努爾哈赤用編旗、聯姻、會盟、封賞、入圍、賑濟、朝覲、重教等政策,加強對蒙古上層人物及部民的聯繫與統治。漠南蒙古編入八旗,成為其軍政的重要支柱,喀爾喀蒙古實行旗盟制,厄魯特蒙古實行外扎薩克制。聯姻不同於漢、唐的公主下嫁,而是互相婚娶,真正成為兒女親家。重教也是一樣,清尊奉喇嘛教,以加強同蒙、藏的聯盟。清朝對蒙古的綏服,“撫馭賓貢,復越漢唐”。可以說,中國兩千年古代社會史上的匈奴、蒙古問題,到清朝才算解決。
努爾哈赤重視種糧植棉,規定出征不違農時,注重採獵經濟,關注采煉業,關切商品交換,加強建州同明朝、蒙古和朝鮮的貿易,促進內外經濟交流,推動其經濟發展。努爾哈赤在四十四年的政治生涯中,不斷地進行著社會改革。在政權機制方面,他逐步建立起以汗為首,以五大臣、八大貝勒為核心的領導集團,並通過固山、甲喇、牛錄三級組織,將後金社會的軍民統制起來。爾後,創立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制——並肩同坐,共議大政,斷理訴訟,舉廢國汗,即實行貴族共和制,但其死後未能實施。在經濟體制方面,他先後下令實行牛錄屯田、計丁授田和按丁編莊制度,將牛錄屯田轉化為八旗旗地,奴隸制田莊轉化為封建制田莊,從而形成封建八旗軍事土地所有制。在社會文化方面,隨著八旗軍民遷居遼河流域,女真由牧獵經濟轉化為農耕經濟,初步實現了滿洲社會由牧獵文化向農耕文化的轉變。
金天命六年(1621),努爾哈赤制訂了大量任用漢人為官的政策,多次宣布,對盡忠效勞的漢官,要破格提升,要“嘉賞賜財”,要“賞以功,給與為官”,要使他們“終身享受”,而且功臣的子孫可以世代承襲祖、父的官職。這些措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鞏固金國的統治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晚年的努爾哈赤犯了不少錯誤,其中濫施威權,治策失當;分田占房,清查糧食;輕薄文士,屠殺漢儒;處理八旗貝勒和高級官將。努爾哈赤晚年犯的這些嚴重錯誤,嚴重地破壞了遼東生產。驕傲輕敵,兵敗寧遠,大敗而回並受傷,是努爾哈赤晚年犯下的最大錯誤,以致於在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抱憾死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