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宮廟會

天仙宮廟會

天仙宮即斗姥宮 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在北京崇文門外南崗子(磁器口法華寺以南),廟內供奉碧霞元君和斗姥元君。老北京人都說,此為妙峰山的“娘家”。所以每年舊曆四月妙峰山、丫髻山廟會一結束,這裡便馬上開廟,從四月十五日至十八日有為期四天的廟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仙宮廟會
  • 別稱:娘娘廟廟會
  • 時間:從四月十五日至十八日
  • 地點:崇文門外南崗子
風俗簡介,基本簡介,俗稱,春節廟會,基本風俗,風車,高碑店村,

風俗簡介

凡是老弱婦孺行動不便,不能到妙峰山、丫髻山及遠郊朝頂的,以及剛從妙峰山下山的香客都循例到廟會這裡燒香。有些善男信女到此許願、還願,有掛匾的,有因眼疾而還“眼光”的,有的家裡小孩久病不愈,怕不好養活,到冥衣鋪糊個小紙人,謂之“童兒”,做為小孩的替身,送到這裡燒了,謂之“還童兒”。

基本簡介

廟會期間,附近有攤販賣香燭絨花、竹柳什物等山貨、農具。屆時,有民間香會獻藝,旌旗招展,鼓鈸聒耳,民眾圍觀,為之途塞。當年確有一番盛況。該廟會五十年代後期才告中斷。廟會是極典型的宗教活動和貿易市場,北京曾是廟會的天下。北京的廟會不僅是春節正月廟會,其他廟會也很多。每座廟宇的宗教活動,除平時的拈香膜拜外,只有廟會期間才是最典型的。廟會期間,在廟宇所在地,大部都伴有貿易市場,其商品豐富多樣,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久而久之,廟會成為北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廟會是一年一度,有的一個月就有數天,廟會期除固定的,還有不定天數的等等。

俗稱

俗稱廟市,既是一種集市形式,又往往結合佛、道宗教活動進行。北京的廟會相傳起源於遼代(公元907-1125年),稱為"上已春遊"。元、明、清代,北京廟會進一步興起。北京廟會大體可分為三類:一是每月定期輪流開放的廟會。這些廟會的後期逐漸演變成商業性、娛樂性的集市。如隆福寺護國寺白塔寺土地廟花市等。二是傳統節年或結合佛、道兩教祭祀活動按慣例開放的臨時廟會。如:前門關地廟、五顯財神廟、大鐘寺、黃寺、黑寺、雍和宮、蟠桃宮、妙峰山、臥佛寺等。這種廟會的特點是以宗教活動為主,兼有日用百貨、兒童玩具出售、民間藝人到此演出。三是行業廟會,過去多行業都有祭祀祖師的定例,每年一次。一般都是結合本行業祖師誕辰日子舉行"善會"。例如八月初一至初三日崇文門外花市都灶君廟(廚行);五月初五安定門外極樂林(瓦木行)和三月二十九日豐臺花神廟(花農),都有善會。 此外,有些著名寺廟,也有定期開廟接待香客的慣例,但沒有集市貿易和演藝活動,不算是廟會。

春節廟會

基本風俗

春節,俗稱過年。除一般年俗外,春節廟會則為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除了人們所熟悉的“廠甸”之外,“五顯財神廟”(初二至十六)、“東嶽廟”(初一至十五)、“白雲觀”(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春節廟會,最富有北京過年的特色。春節廟會紙魚,用一根竹劈兒綴上白線拴好,以便手提;還有成串的、泥胎、外糊金銀箔的金銀元寶,也拴在竹劈兒上。

風車

另外春節廟會還有一種卜碌碌帶響的風車。這種風車系用細篾兒和彩紙條兒糊成風輪,安裝在秫秸架子上,每個風輪帶有白線拴好的一對小鼓腿兒,敲打著一個泥塑蒙紙面的小鼓,大風一刮,卜碌碌直響。春節廟會這種風車有單一的,有四個以至十幾個連在一起的。傍晚,太陽平西的時候,你只要仁立街頭,就能見到一輛接一輛的腳踏車形成了湍急的車流。

高碑店村

高碑店村,是一個可以追溯千年歷史的古村。在古代,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碑店碼頭的作用,使這逐漸變得商賈雲集,人們在此興建房舍和廟宇,形成天仙宮廟會和各種民間花會,加上碼頭漕運的繁忙,使高碑店名揚京城。千年古村高碑店,抓住了“古典家具文化”為發展契機、新的增長點,推出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文化創意產業和文化品牌,先後建起了古典家具一條街、華夏民俗文化園,被冷落多年的高碑店高蹺會、小車會、秧歌隊也隨之發展復甦。天仙宮,始建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原址興隆鎮下乜河,“文革”時期被毀。1993年經省、市宗教局批准重建,現位於牡丹江南岸大灣近郊旅遊度假區內,是黑龍江省和牡丹江市道教協會所在地。天仙宮依山傍水,自然景色與道觀建築相映成趣,是全市登山覽勝的著名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