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市

天中市

即河南省駐馬店市,駐馬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勝古蹟眾多,自然風光秀美。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盤古創世紀活動的核心區域,是軒轅黃帝的夫人嫘祖的故鄉,是戰國時期聞名天下的兵器製造中心。位於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南臨信陽,地處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區。古為交通要衝,因歷史上南來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駐驛歇馬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中市
  • 外文名稱:Tian Zhong City
  • 別名:駐馬店市
  •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 所屬地區:中國河南省
  • 下轄地區:西平、遂平、上蔡、新蔡、汝南、平輿、確山、正陽、泌陽
  • 政府駐地:驛城區
  • 電話區號:0396
  • 郵政區碼:463000
  • 地理位置:黃淮海平原
  • 面積:15083平方公里
  • 人口:600萬
  • 方言:中原官話(漯項片)
  • 氣候條件:大陸性季風型亞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南海禪寺,嵖岈山,楊靖宇紀念館,薄山湖,銅山風景區
  • 機場:確山李新店機場、泌陽銅山湖機場、平輿通用機場
  • 火車站:駐馬店西站,駐馬店火車站
  • 車牌代碼:豫Q
地理位置,行政區劃,氣候特徵,歷史沿革,地方特產,風景名勝,河流資源,礦藏資源,人口民族,文化事業,教育事業,

地理位置

駐馬店位於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南臨信陽,地處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區。古為交通要衝,因歷史上南來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駐驛歇馬而得名。
古代從地理上將中國分為九州,駐馬店市屬於豫州。駐馬店承東啟西,貫南通北,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稱。京廣鐵路、京珠、大廣高速和107、106國道縱貫南北,新陽高速橫跨東西,上武高速和焦桐高速穿境而過,省道、縣道縱橫交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駐馬店市位於河南省中南部,地處北緯32º18’~33º35’、東經113º10’~115º12’。東西長191.5公里,南北寬137.5公里,總面積15083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8.9%。東與安徽省阜陽市接壤,西與南陽市相連,北與周口、平頂山和漯河為界,南與信陽市毗鄰。

行政區劃

駐馬店市轄4個市轄區、9個縣。市人民政府駐開發區開源大道。
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駐高新區開源大道。
驛城區:區人民政府駐解放大道西段。
駐馬店市開發區 :區管理委員會駐文明大道北段。
工業集聚區: 區管理委員會駐位於市中心城區東南部。
駐馬店裝備產業集聚區:.區管理委員會駐驛城大道中段。
確山縣:面積1783平方千米,人口 50萬人。縣人民政府駐盤龍鎮。
泌陽縣:面積2789平方千米,人口 95萬人。縣人民政府駐泌水鎮。
遂平縣:面積1080平方千米,人口 54萬人。縣人民政府駐灈陽鎮。
西平縣:面積1098平方千米,人口 84萬人。縣人民政府駐柏城鎮。
上蔡縣:面積1517平方千米,人口136萬人。縣人民政府駐蔡都鎮。
汝南縣:面積1306平方千米,人口 78萬人。縣人民政府駐汝寧鎮。
平輿縣:面積1285平方千米,人口 94萬人。縣人民政府駐古槐鎮。
新蔡縣:面積1442平方千米,人口102萬人。縣人民政府駐古呂鎮。
正陽縣:面積1904平方千米,人口 74萬人。縣人民政府駐真陽鎮。

氣候特徵

驛城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亞濕潤氣候,為淮北平原易澇易旱區。年平均氣溫14.8℃,夏均氣溫26.5℃,冬均氣溫2.6℃。四季分明,夏熱冬寒,春秋宜人。光照充足,霜期不長。平均日照時數2104.8小時,無霜期220天。年均降雨量1004.4毫米,降水年際變化大,雨量多集中在夏秋兩季 。

歷史沿革

古代從地理上將中國分為九州,駐馬店市屬於豫州。
(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代,駐馬店地區為豫州之域,境內有慎(今正陽縣)、呂 (今新蔡
縣)、房 (今遂平縣)、摯(今平輿縣)、蔡(今上蔡縣)等國(地)。
西周(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 周代分封諸侯,境內有蔡(今上蔡縣)、沈(今平輿縣)、江(今正陽縣東南)、慎(今正陽縣)、房(今遂平縣)、柏(今西平縣)等諸國。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各國群雄紛爭,戰爭持續不斷。境內諸國因處於中原,地理位置重要,成為各強國爭相呑食的對象。春秋初,駐馬店市大部屬於蔡國,新蔡縣屬陳國,泌陽縣屬楚國。後楚國崛起,境內各封國相繼被其所滅。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時,境內大部屬楚,西平縣和泌陽縣屬韓國。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境內大部屬潁川郡(治今禹縣),後屬陳郡(治今淮陽縣),泌陽縣屬南陽郡(治今南陽市)。境內置3縣:上蔡縣(今上蔡縣)、新蔡縣(今新蔡縣)、平輿縣 (今平輿縣)。
兩漢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置汝南郡(治今平輿縣)和南陽郡(治今南陽市)。汝南郡隸豫州刺史部,領37縣,境內有16縣:平輿縣(今平輿縣北)、陽城縣(今平輿縣西北)、新蔡縣(今新蔡縣)、歸德縣(今新蔡縣佛閣寺一帶)、鮦陽縣(今新蔡縣北)、安陽縣(今正陽縣南)、慎陽縣(今正陽縣)、陽安縣(今駐馬店市驛城區附近)、安昌縣(今確山縣西)、朗陵縣(今確山縣西南)、安成縣(今汝南縣東南)、宜春縣(今汝南縣西南)、灈陽縣(今遂平縣東)、吳房縣(今遂平縣)、上蔡縣(今上蔡縣)、西平縣(今西平縣呂店附近)。南陽郡隸荊州刺史部,領36縣,境內居2縣:舞陰縣(治今泌陽縣羊冊鎮)、比陽縣(治今泌陽縣泌水鎮)。西漢末,歸德縣省入新蔡縣。
王莽稱帝後,新莽初始二年(公元9年),新蔡縣易名新遷縣。
東漢(公元25年~220年)時,境內為汝南郡(治今平輿縣)和南陽郡(治今南陽市)所轄。汝南郡屬豫州刺史部,境內有15縣:平輿縣(今平輿縣北)、陽城縣(今平輿縣西北)、新遷縣(今新蔡縣)、鮦陽縣(今新蔡縣北)、安陽縣(今正陽縣南)、慎陽縣(今正陽縣)、陽安縣(今駐馬店市驛城區附近)、安昌縣(今確山縣西)、朗陵縣(今確山縣西南)、安成縣(今汝南縣東南)、北宜春縣(今汝南縣西南)、灈陽縣(今遂平縣東)、吳房縣(今遂平縣)、上蔡縣(今上蔡縣)、西平縣(今西平縣呂店附近);南陽郡屬荊州刺史部,境內有2縣:舞陰縣(今泌陽縣西北)、比陽縣(今泌陽縣泌水鎮)。建武元年(公元25年),新遷縣復名新蔡縣。永初二年(108年),在西平縣和上蔡縣之間置定潁縣,歷經魏、晉,至南朝劉宋廢。
三國
三國(220年~265年)時,境內屬魏國汝南郡(治今息縣)和南陽郡(治今南陽市)。汝南郡屬豫州(治今汝南縣東南),領27縣,境內有13縣:定潁縣(今西平縣)、西平縣(今西平縣呂店附近)、上蔡縣(今上蔡縣)、平輿縣(今平輿縣北)、新蔡縣(今新蔡縣)、慎陽縣(今正陽縣)、安陽縣(今正陽縣南)、宜春縣(今汝南縣西南)、安成縣(今汝南縣東南)、朗陵縣(今確山縣西南)、陽安縣(今駐馬店市驛城區附近)、灈陽縣(今遂平縣東)、吳房縣(今遂平縣)。南陽郡屬荊州,轄27縣,境內有2縣:舞陰縣(今泌陽縣西北)、比陽縣(今泌陽縣泌水鎮)。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置汝陰郡(治今安徽省阜陽市),新蔡縣屬之。
兩晉
西晉(265年~317年),境內置汝南郡和南陽國。汝南郡屬豫州,太康二年(281年)改為汝南國,領15縣,境內有12縣:定潁縣(今西平縣)、西平縣(今西平縣呂店附近)、上蔡縣(今上蔡縣)、平輿縣(今平輿縣北)、慎陽縣(今正陽縣)、安陽縣(今正陽縣南)、北宜春縣(今汝南縣西南)、安成縣(今汝南縣東南)、朗陵縣(今確山縣西南)、陽安縣(今駐馬店市驛城區附近)、灈陽縣(今遂平縣東)、吳房縣(今遂平縣);南陽國屬荊州,領14縣,境內有2縣:舞陰縣(今泌陽縣西北)、比陽縣(今泌陽縣泌水鎮)。晉元康元年(291年),析汝陰置新蔡郡,治鮦陽,領4縣,區境有2縣:鮦陽縣(今新蔡縣北)和新蔡縣。
東晉十六國(317年~420年),境內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秦,後復為東晉所屬,歸豫州汝南郡管轄(治今息縣)。東晉大興二年(319年),後趙分立隸屬豫州的新蔡郡,次年被東晉收復。廢新蔡郡,屬東豫州汝南郡。鹹和四年(329年)復歸後趙,重置新蔡郡(治今新蔡縣城),新蔡縣屬之。前燕、前秦沿之。太元八年(383年),歸東晉,新蔡郡併入豫州汝南郡。後秦時,復置新蔡郡,後秦亡,仍為東晉屬地。義熙十四年(418年),汝南郡治所由息縣遷至懸瓠城(今汝南縣城)。
南北朝(420年~581年)建置演變頻繁。
南朝宋於境內置隸屬於豫州的汝南郡、新蔡郡、初安郡和綏城郡,隸屬於雍州的南陽郡和廣平郡。汝南郡(治懸瓠,今汝南縣)領11縣,境內8縣:武津縣(今上蔡縣)、上蔡縣(今汝南縣)、真陽縣(今正陽縣)、安成縣(今汝南縣東南)、朗陵縣(今確山縣西南)、陽安縣(今駐馬店市驛城區附近)、西平縣(今西平縣呂店附近)、灈陽縣(今遂平縣東);新蔡郡(郡治鮦陽)領4縣,境內l縣:新蔡縣(今新蔡縣);初安郡,境內l縣:新懷縣(今確山縣西北);綏城郡,境內l縣:安昌縣(今確山縣南);南陽郡轄7縣,境內l縣:舞陰縣(今泌陽縣西北);廣平郡,境內l縣:比陽縣(今泌陽縣泌水鎮)。
北魏時,綏城郡併入初安郡,增置襄城郡(治今西平縣師靈)、東荊州、城陽郡(治今泌陽縣高店鄉)、江夏郡(治今泌陽縣付莊鄉)、西汝南郡、北義陽郡(治今泌陽縣西北)等。其中屬豫州(治懸瓠,今汝南縣)的有汝南郡(治懸瓠,今汝南縣)、新蔡郡、襄城郡、初安郡、東荊州、城陽郡和江夏郡。汝南郡領7縣,境內居6縣:上蔡縣(今汝南縣)、臨汝縣(今上蔡縣)、平輿縣(今平輿縣)、安成縣(今汝南縣東南)、陽安縣(今駐馬店市驛城區附近)、真陽縣(今正陽縣);襄城郡境內居4縣:西平縣(今西平縣呂店附近)、武陽縣(今西平縣西南)、義綏縣(今遂平縣北)、遂寧縣(今遂平縣);初安郡境內居2縣:新懷縣(今確山縣西北)、安昌縣(今確山縣南);東荊州郡境內居1縣:陽平縣(今泌陽縣泌水鎮);城陽郡境內居1縣:城陽縣(今泌陽縣高店鄉);江夏郡境內居1縣:江夏縣(今泌陽縣付莊鄉)。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為東、西魏後,東魏置引台(中央代表機關)治懸瓠(今汝南縣),改東荊州為鴻州,北周時改為淮州;將鴻州併入淮州。北齊時,廢初安郡,僑置荊州,襄城郡改置文城郡,北周改荊州為威州,將設在懸瓠城的總管所改為舒州。
隋唐五代
隋(581年~618年)開皇初,廢威州、文城郡、舞陰郡,改舒州為豫州,淮州為顯州,由州直接轄縣。至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將州改為郡,實行郡轄縣,仍是兩級地方政區。隋時境內置汝南郡(治汝陽,今汝南縣)和淮安郡(治比陽,今泌陽縣泌水鎮)。汝南郡領11縣,境內居8縣:汝陽縣(今汝南縣)、平輿縣(今平輿縣)、新蔡縣(今新蔡縣)、上蔡縣(今上蔡縣)、吳房縣(今遂平縣)、西平縣(今西平縣)、郎山縣(今確山縣)和真陽縣(今正陽縣);淮安郡領6縣,境內居3縣:比陽縣(今泌陽縣泌水鎮)、顯岡縣(今泌陽縣西北)、慈丘縣(今泌陽縣付莊鄉)。
唐(618年~907年)實行道、州、縣三級制。唐初改汝南郡為豫州,改淮安郡為顯州。貞觀九年(635年)改顯州為唐州(治比陽,今泌陽)隸山南東道。寶應元年(762年)改豫州為蔡州(治汝陽,今汝南縣)隸河南道。蔡州領11縣,境內居8縣:汝陽縣(今汝南縣)、平輿縣(今平輿縣)、新蔡縣(今新蔡縣)、上蔡縣(今上蔡縣)、吳房縣(今遂平縣)、西平縣(今西平縣)、郎山縣(今確山縣)、真陽縣(今正陽縣);唐州領7縣,境內居2縣:比陽縣(今泌陽縣泌水鎮)、慈丘縣(今泌陽縣付莊鄉)。
五代(907年~960年)後漢時蔡州改為防禦州,所轄縣境無變。
兩宋
北宋(960年~1127年)地方行政區劃分為路、府(州、軍、監)、縣三級。境內置蔡州和唐州(治泌陽,今唐河縣)。蔡州領10縣,境內居8縣:汝陽縣(今汝南縣)、平輿縣(今平輿縣)、新蔡縣(今新蔡縣)、上蔡縣(今上蔡縣)、吳房縣(今遂平縣)、西平縣(今西平縣)、郎山縣(今確山縣)、真陽縣(今正陽縣)。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郎山縣改稱確山縣;唐州領7縣,境內居2縣:比陽縣(今泌陽縣泌水鎮)、慈丘縣(今泌陽縣付莊鄉)。
南宋(1127年~1279年)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攻陷蔡州,改蔡州屬南京路。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金議和,唐州歸金,隸南京路。泰和八年(1208年),升蔡州為鎮南節度,鎮南軍治蔡州汝陽縣,新蔡縣改屬息州。
元明清
元(1271年~1368年)代,政區分省、府、州、縣四級。至元三十年(1293年),升蔡州為汝寧府(治汝陽縣,今汝南縣)。元時境內為汝寧府和南陽府(治今南陽市)所轄,隸河南行中書省。汝寧府領14州縣,境內有1州即息州(治今息縣) 7縣:汝陽縣(今汝南縣)、新蔡縣(今新蔡縣)、上蔡縣(今上蔡縣)、遂平縣(今遂平縣)、西平縣(今西平縣)、確山縣(今確山縣)和真陽縣(今正陽縣);南陽府領5州13縣,境內有唐州(治今唐河縣)泌陽縣。
明(1368年~1644年)朝,境內為汝寧府和南陽府所轄,隸河南布政使。汝寧府(治汝陽縣,今汝南縣)轄2州12縣,境內居7縣:汝陽縣(今汝南縣)、新蔡縣(今新蔡縣)、上蔡縣(今上蔡縣)、遂平縣(今遂平縣)、西平縣(今西平縣)、確山縣(今確山縣)、真陽縣(今正陽縣);南陽府領 2州11縣,境內居1縣:泌陽縣(今泌陽縣)。
清(1644年~1911年)朝,駐馬店市仍為汝寧府和南陽府所轄。雍正二年(1724年)汝寧府領1州8縣,境內有7縣:汝陽縣(今汝南縣)、新蔡縣(今新蔡縣)、上蔡縣(今上蔡縣)、遂平縣(今遂平縣)、西平縣(今西平縣)、確山縣(今確山縣)和真陽縣(今正陽縣)。雍正元年(1723年),為避雍正名諱,改真陽縣為正陽縣。南陽府境內有1縣為泌陽縣。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初期,駐馬店市屬河南都督府南汝光淅兵備道,民國2年(1913年),改稱豫南道,汝陽縣改為汝南縣。民國3年(1914年)豫南道改稱汝陽道,民國16年(1927年)道廢,各縣直屬河南省。民國21年(1932年)設河南省第八行政區,領7縣即汝南縣、遂平縣、西平縣、上蔡縣、新蔡縣、正陽縣和確山縣。泌陽縣屬河南省第六行政區(南陽)。
1947年10月,豫皖蘇解放區在境內建立第四專區,轄平漢鐵路以東各縣;12月,桐柏解放區在境內建立第二專區,轄遂平縣、確山縣和泌陽縣。1948年豫皖蘇解放區在境內建立第七專區,上蔡縣屬之;建立第八專區,汝南、新蔡、正陽等縣屬之。
1949年3月駐馬店市全部解放,建立確山專區,專員公署從汝南縣遷駐馬店市,轄遂平、西平、上蔡、汝南、新蔡、正陽、確山和信陽8縣及駐馬店、信陽2市;泌陽縣劃歸南陽專區。8月,專署遷信陽市,改為信陽專區,轄區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0年5月,汝南縣改為汝南市。1951年4月,撤銷汝南市,劃出汝南縣東部8個區置平輿縣。
1965年7月,信陽、駐馬店分治,建立駐馬店專區,轄遂平、西平、上蔡、汝南、平輿、新蔡、正陽、確山、泌陽9縣和駐馬店鎮。專員公署駐駐馬店鎮。
1979年11月駐馬店專員公署改稱駐馬店地區行政公署。
1986年,境內轄遂平、西平、上蔡、汝南、平輿、新蔡、正陽、確山、泌陽9縣和駐馬店市。行政公署駐駐馬店市。
2000年6月,駐馬店地區轄9縣1市,即遂平縣、西平縣、上蔡縣、汝南縣、平輿縣、新蔡縣、正陽縣、確山縣、泌陽縣和駐馬店市。行政公署駐駐馬店市。
2000年6月8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駐馬店地區,設立地級駐馬店市,原駐馬店市改稱驛城區。7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發通知,撤銷駐馬店地區,設立地級駐馬店市,駐馬店市轄遂平縣、西平縣、上蔡縣、汝南縣、平輿縣、新蔡縣、正陽縣、確山縣、泌陽縣和驛城區。市人民政府駐驛城區。

地方特產

政通人和,交通便利,農產品資源豐富的匯集了中原地區的各種風味小吃,具有本地特色的鹹豆腐腦,營養豐富,風味獨特。
早點類:
胡辣湯、水煎包、鹹豆腐腦、油饃、小籠包;
天中市
小吃類:
熱豆腐、熱乾麵、涼皮,米皮,米線、涼粉;
主食類:
1.湯麵:粉漿麵條、芝麻葉麵條、繪面;
2.撈麵、滷麵、雜醬面;
3.烙菜饃、烙饃(發麵餅、焦饃)、火燒; 駐馬店步行街
天中市
清真類:
饊子、罐餃子、(鹵)羊肝羊肺、羊肉湯
肉食類:
鹵兔肉、鹵狗肉、鹵羊蹄

風景名勝

嵖岈山--中原盆景
嵖岈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遂平縣境內,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可游面積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區、河南省十大熱點景區和18個重點風景區之一。嵖岈山山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毗鄰京廣鐵路和京珠高速公路,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歷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中原盆景"、"華夏圖騰林"、"地質公園"、"西遊記全書"和"東方第一社"之美譽。嵖岈山是一個花崗岩造型奇特的地貌區,山勢嵯峨,怪石林立。蜜臘山、南山、北山、六峰山連環錯落,秀蜜湖、琵琶湖、天磨湖、百花湖點綴其間;人文史跡星羅棋布,自然景觀美不勝收。兼有華山之險、泰山之雄、峨嵋之秀、雁盪之幽,既是古典小說《西遊記》作者吳承恩隱居著述、獲取靈感的寶地,又是中央電視台劇組《西遊記》主要外景地之一。嵖岈山以其獨特的風景被譽為天下第一盆景,1987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4年,先後入選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2015年10月9日,國家旅遊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嵖岈山創建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天中市
薄山湖--國家級森林公園
薄山湖風景區國家AAAA級風景區,省級風景區。位於確山縣境內,107國道西側3公里,毗鄰京廣鐵路。薄山湖是一個狹長的山谷湖泊,山環水繞,綿延25公里。景區群嶺蒼翠,碧水千曲,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美不勝收,有洞庭之宏闊、西湖之秀雅、灕江之明媚,素有“天然生態公園”、“中原灕江”之美譽,是旅遊、觀光、避暑消夏、垂釣狩獵的理想樂園,曾被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選為《西遊記》、《長征》拍攝外景地,1995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區。
天中市
銅山--森林氧吧
位於泌陽縣城東30公里處,它以山勢陡峭、危峰突兀、林木茂盛而著稱,據傳,張三豐曾雲遊到此建宮布道,數年後游武當,成為一代太極宗師。由於銅山與武當的這一淵源,在豫南有“南朝****,北謁銅峰(銅山)”之說,銅山下原有北宮、南清宮兩座道觀,銅峰上原有元、中元、上元三座清涼禪寺(佛教寺院),現南宮尚存。一山納二教,既成為佛、道融合的象徵,也成為銅山一道亮麗的風景。其中銅山湖森林公園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動植物種類繁多,有銀杏、杉木、金錢豹、水獺、大靈貓、白冠長尾雉等。1994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老樂山--道家福地
老樂山,位於確山縣城西北10公里處,由高低不同的九座山峰組成,山北崖有老虎洞(因微風吹拂松林,洞內便聽到松濤轟鳴,猶如虎嘯而得名)。向前是陡峭的十八盤,山頂有清澈泉水一池,甘甜宜口,旱而不枯,因形狀似蛙,故名“蛤蟆泉”。山上還有宏偉的真武廟、宣壇廟、拜台宮、玄都宮,為道家福地。每年春季在此舉行廟會,善男信女朝拜者數以萬計。
天中市
白雲山--駐馬店最高峰
白雲山,位於泌陽縣城東北72公里處,海拔983米,為天中市最高峰。白雲山北麓為沙河發源地,東流入淮河,南麓為泌陽河發源地,西流入漢水達長江,故有一山兩水之說。峰間有時雲霧繚繞,覆蓋山頭,自古有“白雲山戴帽”的奇觀。當地有民諺:“白雲山戴帽,下雨的徵兆。”以瀑布和溶洞著稱。
南海禪寺--中國最大佛教寺院
AAAA級景區中國最大佛教寺院——南海禪寺AAAA級景區
天中市
南海禪寺位於河南省汝南縣城東南隅,占地600餘畝,宏偉壯觀,工程浩繁。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平面呈邊長80米的正方形,超過故宮太和殿與山東曲阜孔府大成殿的規模,號稱“亞洲第一殿”。天王、觀音、文殊、普賢四大配殿,三重飛檐、高大雄偉,可與全國現有佛教聖地同類建築相媲美。
南海禪寺山門牌子樓長50米,高31米。山門內長500米,寬20米的甬道上,自北向南依次按12姻緣、12生肖、12菩薩建築的 12座花崗岩牌坊,風格獨特,巍巍壯觀。
南海禪寺東北部白聖長老舍利塔,融中國古代建築藝術與東南亞現代建築藝術風格為一體,既高大雄偉,又典雅別致。大雄寶殿台基上雕刻的花崗岩質500羅漢,集全國20多處羅漢堂之精華,聚優秀雕刻工匠於一堂,精心雕塑,風格殊異。院內藏經樓,設計獨特。樓內珍藏古今中外多種版本的佛教經典。
北泉寺--千年古剎
北泉寺,位於確山縣城西北10餘公里,建於北齊年間,至今已有1400餘年歷史,初名樹佛寺,唐朝時改為資福禪寺,宋徽宗又賜名為萬壽禪寺,為豫南名剎之一。寺內有一棵古柏,還有一棵隋朝千年銀杏,雖經雷劈,樹幹已空,但依然生機勃勃,枝繁葉茂,數人合抱才能圍住樹幹。寺內的八卦池潭,泉水清冽,千年不竭。寺內還有魯公祠,是為紀念唐代書法家顏真卿而建,當年顏真卿被淮西叛將李希烈縊死於寺內銀杏樹下。
竹溝革命紀念館--小延安
竹溝革命紀念館,位於確山縣城西32公里,1939年,劉少奇及中共中原局機關在這裡指揮中原的抗日戰爭。李先念、彭雪楓、張震、王國華等及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經濟學家斐濟華曾在這裡戰鬥或工作過。抗戰期間,竹溝被譽為“小延安”、“小陝北”。紀念館有30間故居組成,文物遺址31處。周恩來總理生前親筆題書“竹溝革命紀念館”。館北3公里處為革命烈士陵園。
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愛國教育基地
楊靖宇將軍紀念館,位於駐馬店市南5公里,京廣鐵路東側的驛城區古城鄉,1966年,為了緬懷將軍,弘揚英雄業績,在楊靖宇將軍的出生地--河南省確山縣古城鄉李灣村(今駐馬店市驛城區)修建了楊靖宇將軍故居。故居院中有楊靖宇將軍1927年親手種植的槐樹。
1994年為紀念楊靖宇將軍誕辰90周年之際,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決定選地重建楊靖宇將軍紀念館,由省、地、縣撥款及社會各界捐款共投資新建的紀念館占地50畝,位於駐馬店市區南6公里,107國道東側,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館名。2004年,在楊靖宇將軍誕辰100周年之際,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駐馬店市委、市政府投資380多萬元對楊靖宇將軍故居和紀念館進行了全面的修繕。
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由大門、銅像浮雕廣場、柱廊、將軍生平事跡陳列廳、遺容室及碑廊組成。陳列廳共展出圖片400餘幅,文物120餘件,館門朝北,磚石結構,建築宏偉壯觀,雙檐斗拱,琉璃綠瓦面頂。門楣上書:“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舊居紀念館”。背面有朱德委員長題寫的“人民英雄楊靖宇同志永垂不朽”十三個遒勁的大字。
從將軍出生到為國捐軀,真實生動地記錄了將軍輝煌壯麗的一生。
棠溪源風景區--祖之源、劍之源、水之源
棠溪源風景區,位於西平縣境內,總面積3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5%以上。分為棠溪湖、棠溪峽、蜘蛛山、跑馬嶺4個遊覽區,集綺麗秀美的自然鳳光與厚重深沉的炎黃文化於一體,是祖之源、劍之源、水之源。
天中市
戰國冶鐵爐——坐落在棠溪湖岸邊,被譽為“天下第一爐”,距今已2400多年。“天下劍韓為眾”歷史上的九大名劍均產在這裡。鳴蟬谷——棠溪峽“十里春蟬盈耳”。三月蟬鳴,實為一種罕見、奇特的自然現象。天然城堡——伏牛奇石天設地造,東西綿延十餘公里,極具太行之磅礴大氣,令人嘆為觀止。始祖峰——柏皇始祖的化身,仰臥在蜘蛛山的北峰,東西長達500餘米,僅頭部就60米,高聳的鼻頭,挺起的胸膛,畢真畢切,連縷縷長髯、高挑的濃眉都清晰可辨。
走進棠溪源這片淨土,走天梯,鑽古洞;搖擼棠溪水,緩步冶爐城;蝴蝶泉邊看蝶舞,水簾洞前玩清溪,仰觀蒼鷹翱翔,俯察蝦蟹戲嬉;賞飛瀑流泉、品空谷幽蘭;山花滿眼,古木參天;漫山霜葉悅目,竹林小溪養性,跑馬嶺上擊天鼓,試劍石前抒幽情……
悟穎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悟穎塔位於汝南縣城南,是唐代和尚悟穎所建,故名“悟穎塔”,因有傳說每年夏至日中午沒有影子,又名無影塔。
無影塔原名宋興福寺塔。興福寺原名晉安寺,始建於南朝梁元帝承聖年間(552~554年)。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改稱興福寺。至南宋度宗鹹淳六年(1270年)重建興福寺並建此塔。興福寺毀於近代,1953年該塔遷移至洪山公園內。塔門向南,呈單面6角形,塔高26米,是單閣式磚塔,整個塔身用長35厘米、寬16.5厘米、厚5.5厘米特製的青磚平臥順砌而成,石灰漿粘壁面,黃泥粘合磚縫,塔身底層為大,向上逐層遞減,使整個塔體外廊呈拋物線形,塔身基座為單層須彌座,座之束腰部分用橫柱分隔,橫柱間的磚面上,雕有山羊一對,童子兩個,還有蓮花、牡丹、臘梅、桂子等花卉圖案及盆景。在須彌座上,設五鋪作斗拱,斗拱上有撩檐枋台數室,塔檐下磚砌仿木結構的五鋪作出的雙抄斗拱,塔身九層。1984年修葺時,在第八層中間發現一塊長0.45米,寬0.28米,厚0.08米的石刻志名,上刻有“隆慶元年崇藩施財重建寶塔”字樣。2006年05月25日,悟穎塔作為宋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天中山--位於九州之中
原是一座圓形小山,占地約540平方米,高3.6米,位於汝南縣城北兩公里處。據史載:“禹分天下為九州,豫為九州之中,汝又為豫州之中,故為天中”。另一說為古代無鐘,白天的時辰只能用日影的變化來計算,汝南舊志記載:“自古測日影,以此為正,故築土累石以記之”。所以稱汝南為天中。
“天中山”的名字自唐以後正式載於史籍,原因是顏真卿親書“天中山”的碑文而得名。史載,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朝廷派忠勇剛直、名重海內的三朝重臣顏真卿到許昌宣慰李希烈部,剛要宣旨,李希烈的親兵養子千餘人,手握鋼刀,圍著顏真卿,殺氣騰騰,高聲謾罵。顏真卿面不改色,不退半步。李希烈遂喝退眾人,對顏以禮相待,許高官厚祿,共反朝廷,顏真卿至死不從。後又把他送到蔡州(今汝南城),現在天中山碑上的大字,就是顏真卿在汝南時所寫的。淮西平定以後,人們為了紀念顏真卿,在汝南城內建立了“顏魯公廟”。天中山由於顏真卿親書“天中山”碑文而名享天下,成為歷代官吏和士大夫拜謁和遊覽的場所。
梁祝故里--傳說故事的發生地
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馬鄉鎮,梁祝故里是梁山伯與祝英台愛情故事的發生地。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梁莊、祝莊、馬莊、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草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
相傳,在中國西晉時期,青年學子梁山伯辭家攻讀,途遇女扮男裝的學子祝英台,兩人一見如故,志趣相投,遂於草橋結拜為兄弟,後同到紅羅山書院就讀。在書院兩人朝夕相處,感情日深。三年後,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別。山伯經師母指點,帶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墜到祝家求婚遭拒絕,回家後悲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聞山伯為己而死,悲痛欲絕。不久,馬家前來迎娶,英台被迫含憤上轎。行至山伯墓前,英台執意下轎,哭拜亡靈,因過度悲痛而死亡,後被葬在山伯墓東側。
一千多年來,梁祝愛情故事久傳不衰。這一東方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不知被多少文藝作品作為經典愛情題材競相傳揚。小提琴協奏典《梁祝》可謂人間仙樂,千古絕唱,聽來盪氣迴腸,餘音不絕,多年來一直蜚聲海內外。以這一故事為背景的地方戲、民間小調、評書小段、剪紙、繪畫以致民風民俗流傳甚廣。逢年過節,當地民眾都會到梁祝墓焚香燒紙,舉行各種文娛活動,以示紀念。
1997年中央電視台“文藝採風”欄目又以《千古絕唱出中原》為題對梁祝故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報導,該台著名節目主持人周濤與軍事天地節目主持人張莉曾來此採訪。
宿鴨湖--亞洲最大平原人工水庫
1958年始建。位於汝南縣城西6公里。北起玉皇廟,南至野豬崗,東臨桂莊,西到別橋。水庫大壩全長35.29公里,高58米,擋防浪牆長0.5米,壩頂寬4—7米,攔蓄板橋、薄山水庫等上游來水,蓄水面積239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1萬畝,出產的魚達30多種,其中產量最多的是鯉魚。
天中市
宿鴨湖於1989年重修完工後,水面開闊,風景宜人,人稱北方“人造洞庭”。東岸百里長堤,柳浪翻卷;遠望水天一色,雲蒸霞蔚;近觀碧波蕩漾,鷗鷺齊飛。宿鴨湖畔名勝古蹟很多, 如仙女橋、壺仙觀、燕亭、金城、白馬將軍廟等,加之西岸5萬多畝 森林公園的秀美景色及垂釣園、游泳池、水上樂園等遊樂設施的開發建設,慕名前來觀光旅遊者越來越多。

河流資源

境內有4條河流。
練江河,又名南大河,全長42.5公里,在市內流經38公里,屬常年流水河,水位最高達海拔79.6米,最大流量1710立方米/秒。
冷水河,又名北大河,在境內流長18公里,流域面積18平方公里,為清雍正四年(1726年)人工挖掘而成。
黃酉河在境內流長11公里,流域面積22平方公里。
小青河,在境內流長10公里,流域面積16平方公里 。

礦藏資源

駐馬店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初步探明的礦產有30多種,煤、鐵、石油及一些非金屬礦資源含量大、品質好,其中化工炭岩、玻璃用砂、瑩石儲量分別居全省第一、第二和第四位,新探明的金紅石礦儲量達5000萬噸以上,居全國第一位。煤炭儲量達1.37億噸。

人口民族

2017年,全年人口出生率12.33‰,死亡率6.56‰,自然增長率5.77‰。年末總人口801.74萬人,常住人口615.5萬人,城鎮化率42.57%。
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40元,比上年增長9.0%,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9476元。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69元,增長9.4%,農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704元。
2017年末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19.2萬人,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7.3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61萬人,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4.96萬人。全年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6.65萬人,共有0.23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
2017年共有6.79萬城鎮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30億元,23.35萬農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77億元。全年救助城鄉醫療困難民眾30.96萬人次,發放城鄉醫療救助資金12075.9萬元。
全市共有各類福利院床位數2.41萬張,收養1.54萬人。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235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29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91億元。

文化事業

2017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0個,文化館(站)184個,博物館11個,公共圖書館9個,廣播電台9座,電視台9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9.44%,電視人口覆蓋率98.87%,有線電視用戶24.82萬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8個。
2017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3396個(含個體診所),其中醫院、衛生院267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個。全市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3.24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29萬人,註冊護士1.46萬人;衛生機構床位數3.49萬張。
2017年全市在省級以上體育比賽中,共獲得53枚金牌,其中冠軍賽獲得27枚,錦標賽獲得26枚。體育彩票銷售額5.52億元,增長12.6%。

教育事業

2017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學校2155所。其中,國小1823所;普通中等學校304所;普通高等學校3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5所。全年各類學校招生30.11萬人,在校生121.38萬人,畢業生27.17萬人;國小招生12.17萬人,在校生68.79萬人,畢業生10.32萬人;普通中學招生15.24萬人,在校生44.84萬人,畢業生14.54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招生1.83萬人,在校生5.13萬人,畢業生1.66萬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0.87萬人,在校生2.62萬人,畢業生0.65萬人。幼稚園在園幼兒29.56萬人。“兩免一補”安排資金9.66億元,資助困難學生39.89萬人次。
2017年末全市共有科學研究開發機構12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6個,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專利申請2291件,授權專利1257件,技術契約成交額10880萬元,地震台站8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