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選舉

天下選舉

《天下選舉:傳統領導之道》講述了:從領導與人力資源開發角度,研究中國古代選舉,我們形成了“大選舉觀”:遠大的理想:天下為公,選與能;明確的綱維:尊尊、親親、賢賢三維並重;完善的體系::學舉、薦舉、科舉三位一體;自由的形式:懷牒自進、公平考試;多元的思想:以“六經”為源頭的知識與思想;大人的目標:追求“內聖外王”的聖賢和士大夫;自然的結果:天下一統四海一家

基本介紹

  • 書名:天下選舉
  • 作者雷強
  • ISBN:9787501793990
  • 定價:39.80 元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09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緒論:大選舉觀,第一章 選舉: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第二章 學舉:培養人才,優則仕之,第三章 薦舉:官員推薦。因事舉才,第四章 科舉:懷牒自進,公平考試,第六章 曾國藩:成功之路,領導之道,

內容簡介

歷經選舉而成為領導者,通過選舉而實施領導,歷代領袖堅持大選舉觀,開創了天下領導之道。中國科舉考試制度,作為“第蓋大發明”。因其“至公性”,而傳遍了世界,經過創遺性轉化,成為現在西方文官考試制度,進一步彰顯了“天下性”。

圖書目錄

緒論:大選舉觀

一、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
二、百年研究,殊途同歸
三、從領導和人力資源管理的視角觀察
四、總體性研究法
五、七個主要觀點
六、理論框架與章節安排

第一章 選舉: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第一節 遠大的理想
一、堯舜禪讓
二、“天下”視野
三、選舉理論
第二節 明確的綱維
一、“尊尊”原則
二、“親親”原則
三、“賢賢”原則
第三節 複雜的系統
一、選舉的歷史演進
二、選舉的橫向結構
三、選舉的系統結構

第二章 學舉:培養人才,優則仕之

第一節 概論
一、悠久的歷史
二、“教之,養之,取之,任之”
三、學校的士子,預備領導者
第二節 西周的學校
一、封建諸侯,製作禮樂
二、三年大比,七級選舉
三、基層官員的選舉
四、促進民族融合,形成“華夏民族”
第三節 國立學校與民辦學校
一、養天下之士
二、博士和博士弟子
三、四海之內,學校如林
四、社會辦學
第四節 學校的發展與完善
一、從太學到國子學
二、儒學、玄學、史學、文學的並立
三、官學的系統化
第五節 官學、書院與翰林院
一、在曲折中發展完善
二、補助官學的不足
三、卿相騰飛之階
第六節 結論
一、政府和社會的互補
二、培養高層領導
三、公天下是非,領天下政治

第三章 薦舉:官員推薦。因事舉才

第一節概論
一、官員推薦,主導選舉
二、多途並進,因事而舉
三、布衣而致身將相
第二節 秦國和秦朝的選舉
一、選舉國君與“天下客卿”
二、從吏入仕,通法入仕
三、“天下人才”怨懟沸騰
第三節 漢朝的薦舉
一、與天下賢人共安利之
二、多種科目並存
三、考課和上計
四、英雄輩出,建功立業
第四節 九品官人法
一、與世族共天下
二、中正品評,吏部任用
三、清濁分流
第五節 薦舉制度的轉化與完善
一、薦舉制度的轉型
二、宋代的特薦與歲薦
三、明清時期的薦舉
第六節 結論
一、聰明平淡,總達眾材
二、上下相須,先後相資
三、賦予權力,追究責任

第四章 科舉:懷牒自進,公平考試

第一節 概論
一、“科舉”的原始含義
二、“懷牒自舉”的自由
三、“一切以程文為去留”的公平
第二節 唐代的科舉
一、太宗長策,英雄白頭
二、多科並存
三、從貼經、對策到詩賦
四、從投牒自舉到金榜題名
五、選拔特殊人才的“制舉”
六、從選任、晉升到考核
七、科場失意的“英雄”
第三節 宋代的科舉
一、偃武修文,與士大夫治天下
二、三級考試和防弊措施
三、獨存進士
四、十科與大科
五、循資排輩
六、以文臣而偏安
第四節 明清的科舉
一、天下為家,利不欲下
二、五級考試
三、首重四書
四、八股文
五、規矩森嚴,弊在其中
六、“寰中士夫不為君用”
第五節 結論
一、“憑才取人”與“逐路取人”
二、結果公正,人才流動
三、階級共和,融合建國

第六章 曾國藩:成功之路,領導之道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