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國

大齊國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黃巢於曹州聚眾起兵,回響王仙芝起義。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犧牲。黃巢於亳州繼任農民軍最高領袖,稱“黃王”、建元“王霸”,並號“沖天大將軍”。王霸二年(879年),黃巢以“義軍百萬都統”的名義,自廣州率部北伐唐朝。王霸三年(880年),黃巢稱“率土大將軍”,麾軍相繼攻克唐朝東、西兩都——洛陽與長安,唐僖宗及其朝廷逃往四川。同年,黃巢改元“金統”,於長安稱帝,並創建大齊朝農民革命政權。大齊金統元年(881年),黃巢一度放棄長安。同年,大齊農民軍擊敗反撲的唐軍並收復長安。金統三年(883年),因軍事失利,黃巢率大齊軍棄守長安。金統四年(884年),黃巢在山東萊蕪狼虎谷兵敗犧牲,其所親率的大齊軍主力覆沒。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原大齊將領秦宗權於河南蔡州復起並稱帝,復建大齊政權。隨即分兵攻略中原各地,力量迅速壯大。唐光啟三年(887年),齊軍與唐吳興郡王朱全忠部決戰汴州失利。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齊朝首府蔡州陷落,秦宗權被部將執送唐軍,齊朝政權覆滅。唐昭宗龍紀元年(889年),秦宗權在唐西京長安被殺。

唐昭宗天復元年(901年),由黃巢從子黃浩率領的大齊軍另一餘部“浪蕩軍”,在湖南瀏陽遭地主武裝伏擊而失敗。後西齊至此終結。

基本介紹

  • 國家領袖:黃巢
  • 國  號:大  齊
  • 歸  類:齊  朝
  • 史  稱:後 西 齊
  • 首  都:長安(今西安)、蔡州(今汝南)
  • 年  號:王霸、金統
  • 歷  時:27年
  • 紀年建政:11年
朝代歷史,稱王亳州,轉戰江南,建國大齊,拉鋸關中,內外交困,血戰到底,齊朝復建,政權覆亡,黃浩繼志,

朝代歷史

後西齊朝,國號“大齊”,是唐朝後期,由著名農民起義領袖黃巢領導創建的農民革命政權。其前身,是由黃巢親自領導的反唐農民起義軍主力之一。
為區別於北齊靈煬帝(高緯)隆化元年(576年),曾建立於山西并州的齊元成帝高延宗的“西齊”政權,以及黃巢稱帝、大齊政權定都長安的歷史史實,故將該政權定位並命名為“後西齊”朝。
後西齊朝歷任最高領導人:
姓 名
廟謚暨身份
年號
在位時間
繼承關係
黃 巢
反唐義軍將領
公元875~878年
黃 王
王霸
公元878~880年
齊宣武帝
金統
公元881~884年
秦宗權
齊桓帝
不明
公元885~888年
大齊將領
黃 浩
“浪蕩軍”首領
公元884~901年
黃巢從子

稱王亳州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5月,出身於私鹽販的河南濮州(今河南范縣濮城東)人王仙芝聚眾起義於濮州濮陽縣,並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同年6月,同樣出身於私鹽販的山東曹州冤句(今山曹縣西北莊寨鎮)人黃巢率族弟及子侄黃揆、黃鄴等八人在家鄉起兵,回響王仙芝起義,眾至數千人。黃巢起義後,被王仙芝委任為義軍中的“判官”一職,並自成一軍,與起義軍主力王仙芝部相呼應,長期活動于山東、河南一帶。
乾符四年(877年)3月,黃巢率部攻克鄆州,斬唐鄆州節度使薛崇。4月,黃巢部與王仙芝部將尚君長之弟尚讓率領的義軍合兵於嵖岈山(河南遂平西)。7月,黃巢率軍與王仙芝合兵圍攻宋州(今河南商丘),起義軍幾乎占領整個宋州。唐軍左威衛上將軍張自勉率唐軍忠武軍七千兵力救援宋州。起義軍折兵兩千,戰敗撤圍。黃巢與王仙芝復分兵作戰。11月,黃巢率部攻克匡城(河北長垣西南)。
同月,受唐軍招討副都監楊復光招降影響,王仙芝動搖欲降,派遣部將尚君長、蔡溫球、楚彥威赴長安請降,中途為唐諸道行營招討草賊使宋威截擒。12月,唐僖宗詔斬尚君長等於長安。乾符五年(878年)2月,王仙芝並其主力五萬餘人於黃梅(湖北黃梅西北)陷入唐繼任諸道行營招討草賊使曾元裕部重兵包圍,義軍戰敗覆沒,王仙芝本人犧牲。
同月,黃巢率軍攻亳州。尚讓率王仙芝余軍一部赴亳州與黃巢會師。為眾推戴,黃巢繼任起義軍最高領袖,稱“黃王”,號“沖天大將軍”,建元“王霸”,署置官屬,初步建立起起義軍自己的政權。其所部在繼王仙芝部主力覆沒後,成為起義軍新的主力部隊。
黃王王霸元年(公元878年)2月,黃巢率起義軍襲取沂州,原王仙芝餘部紛紛往附。3月,黃巢義軍再克濮州。唐東北面行營招討使張自勉率忠武軍反攻起義軍,黃巢率部屢戰失利,遂致信唐天平節度使,示以偽降。唐朝廷詔授黃巢以三品、右衛將軍銜,“令就鄆州解甲”,欲解除義軍武裝。黃巢將計就計,率義軍自滑州(河南滑縣東)東趨宋州、汴州,兵鋒直指衛南(河南滑縣東)、葉(河南葉縣南)、陽翟諸縣,“欲窺東都(註:指唐朝東都洛陽)”。唐廷大震,急調重兵拱衛洛陽。黃巢則率義軍主力十萬人於和州(安徽和縣)、採石(安徽當塗北)間橫渡長江南下,轉兵淮南,開始了萬里轉戰。
從曹州起兵到轉軍江南,黃巢起義軍共歷時2年11個月。

轉戰江南

王霸元年(878年)4月,黃巢率義軍克南陵,斬唐軍都將王涓,復進軍兩浙。同月,義軍進攻宣州(今安徽宣城)受挫。5月,轉攻潤州。唐軍名將、荊南節度使高駢率軍馳援潤州,黃巢率義軍主動撤圍。8月,義軍進攻杭州(浙江杭州),唐“官軍解散無人斗”,義軍遂克杭州。9月,黃巢義軍進趨越州(浙江紹興),唐浙東觀察使崔璆棄城逃跑,義軍進占越州。唐浙西節度使高駢部將張璘率軍阻擊義軍於浙東,義軍失利,起義軍將領畢師鐸降敵。黃巢被迫率主力自越州南撤,“開山七百里”,從浙東進入福建,復兩路進軍,橫掃全閩,主力於同年12月會師於福州並攻克福州。“是時,閩地諸州皆沒”。
王霸二年(879年)春,黃巢率義軍主力沿海岸繼續南進,經潮、循進入廣東東北部。但“是歲自春及夏,其眾大疫,死者十三四”,黃巢被迫率部在完成對廣州的包圍後,轉入暫時的困城與休整階段。同時,為麻痹敵人,致函駐廣州的唐嶺南東道節度使李迢,假意求封唐“天平節度使”。唐浙東觀察使崔璆及李迢分別奏請唐廷,欲通過授黃巢以天平節度使節鉞的伎倆,羈縻義軍於南方。但唐朝廷僅同意授黃巢以閒官“率府率”。5月,黃巢義軍結束休整,“急攻廣州,即日陷之”,執殺李迢。復乘勝進軍,迅速割據並占領了包括高州、桂州(今廣西桂林)在內的嶺南周邊大部及廣西部分地區,義軍部隊迅猛壯大至數十萬人。
6月,為牽制唐軍主力,不使南犯,黃巢以“義軍百萬都統兼韶、廣等州觀察處置等使”名義致檄唐廷,再度假意求封唐“安南都護、廣州節度使”。9月,唐廷內侍仇公度攜唐僖宗授黃巢以“廣州節度使”的“告身(註:即委任狀)”趕到廣州,欲招安黃巢。10月,黃巢將“所賜官告並卻付公度”,斷然粉碎了唐朝廷的招安幻想。同時,露表歷數唐朝黑暗統治的“極弊”,警告將率義軍“入關”,直搗長安,敦促唐僖宗迅速歸降。同月,黃巢率義軍主力自桂州沿湘江北上,開始北伐。
王霸二年(879年)10月,黃巢義軍歷永(湖南零陵)、衡(湖南衡陽)二州,進擊潭州。唐招討副使李系“守城自固,不敢出戰”。義軍僅一日而破潭州,殲滅唐軍十餘萬人,李系棄城而逃。閏10月,義軍攻克澧州,斬唐澧州刺史李絢。11月,“黃巢陷江陵”,部隊發展至五十萬人。唐軍諸道行營兵馬都統、荊南節度使王鐸及其部將劉漢宏相率棄城鼠竄。
同月,黃巢義軍於荊門遭遇唐襄陽節度使劉巨容軍伏擊,起義軍嚴重失利,折兵十七萬人。劉巨容為“留賊冀後福”,“止不追”。黃巢引軍攻打鄂州,復“陷江西饒、信、杭、衢(註:浙江衢縣)、宣、歙、池(註:安徽貴池)等十五州”,部隊重新得以壯大。但義軍將領常宏、王重霸等於此時降敵。
王霸三年(880年)3月,黃巢義軍進擊饒州、信州。4月,唐軍繼任諸道兵馬行營都統、淮南節度使高駢遣驍將張璘率軍過江鎮壓義軍,張璘率部渡過長江,攻入為義軍所占領的饒州。同月,張璘再敗義軍於大雲倉。義軍將領李罕之、秦彥、許勍等相繼降唐。5月,黃巢義軍於信州又逢疾疫,部隊戰鬥力有所削弱。黃巢用計“以金啗璘”,並致書高駢,假意乞降。高駢中計,欲貪全功,奏準唐廷遣散參戰的諸道兵馬。黃巢率起義軍突襲張璘部唐軍於信州,並擊斬張璘。“巢勢復振”。
6月,黃巢義軍轉入反攻,主力攻克宣州,義軍別部相繼攻克睦(浙江建德)、婺(浙江金華)二州。7月,黃巢率大軍自採石搶渡長江,一舉突破唐軍江防,重返長江以北。部隊發展至六十萬人。
從用兵淮南到渡江北返,黃巢義軍共歷時2年4個月。

建國大齊

王霸三年(880年)7月,黃巢率義軍主力十五萬人進圍天長(安徽天長)、六合(江蘇六合),“兵勢甚盛”,威震淮揚。高駢“見兵不多,狼狽惴恐,自保不暇”,不復敢戰。
9月,黃巢義軍北渡淮河,並以五十萬人的絕對兵力優勢,痛殲唐天節平度使兼東南面副都統曹全晸部六千唐軍於泗州,復繼續乘勝進軍河南。沿途“不剽財貨”,秋毫無犯,百姓“相率附之”,“眾稱百萬”。唐朝方面則“京師大恐”,“方鎮莫不解體”。駐許昌(河南許昌東南)唐軍聞風內亂,其溵水(今河南商水西南)防線不戰自潰,“諸道屯溵水者皆散”。11月,黃巢率義軍攻克汝州,同時分兵攻取申、光、潁(安徽阜陽)、宋、徐、兗諸州。黃巢以“率土大將軍”的名義檄告唐軍各藩鎮,警告:“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同月,黃巢親統義軍主力進攻唐東都洛陽,唐軍“凍餒交逼,兵械刓弊”,士氣低落,軍心瓦解。“賊陷東都,留守劉允章率分司官屬迎謁之”。義軍進入洛陽,軍紀嚴明,“坊市晏然”。
12月,黃巢義軍以強大軍勢進克潼關,“舉軍大呼,聲震河華”。守關的唐太子少師王鐸並兗海節度使齊克讓、兵馬先鋒使兼把截潼關制置使張承范等棄關而逃,唐軍制置關塞糧料使王師會自殺,金吾衛將軍李克讓走死南山。義軍復乘勝進占華州(今陝西華縣)。唐僖宗拋棄文武百官,僅攜福、穆、澤、壽四王並妃嬪數人,由觀軍容使田令孜率五百神策軍護駕,自京都長安倉皇出逃四川;起義軍死敵、前宰相盧攜自盡。同日,唐尚書右僕射兼左金吾衛大將軍張直方等一批官員於長安城東灞上向義軍前鋒柴存部表示迎降。黃巢義軍兵不血刃,以雄壯之勢進入長安。起義軍平唐大將軍尚讓向百姓宣撫表示:“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
同月,黃巢於長安稱帝,正式創建“大齊”國家政權,改年號為“金統”。有記載的大齊中央政府的一些重要文武包括:
宰相尚讓、趙璋,中書令趙璋,太尉尚讓,同平章事尚讓、趙璋、楊希古(後為宰相),侍中趙璋,樞密使費傳古,內樞密使李讜,中書侍郎崔璆(後為宰相),中書舍人柳晦(後為宰相),吏部尚書張全義,尚書李儔、黃諤、尚儒,尚書左僕射、知左軍事孟楷,尚書右僕射、知右軍事蓋洪,御史中丞鄭漢璋,諫議大夫方特,軍使林言(黃巢外甥),檢校左僕射張直方,右散騎常侍馬翔,京兆尹王璠,翰林學士皮日休、沈雲翔、裴渥,將軍、游奕使許建、朱實、劉瑭、朱溫、張言、彭攢、李逵,供奉官都知華溫琪,客省使王汀等。
其中,尚讓、孟楷、蓋洪掌握軍隊,林言統率禁軍,張全義主管人事,王璠負責首都長安地區的政務。楊希古、崔璆、張直方、皮日休、沈雲翔、裴渥等六人則為唐朝降官。
是月起,唐夏綏節度使諸葛爽、河中節度使李都、忠武節度使周岌、平盧節度使王敬武等相繼降齊。“關輔征鎮,鹹已歸款”,唐朝各藩鎮“屈偽廷者十三、四”。大齊中央政府任命諸葛爽為河陽節度使。
從用兵江北到進占長安、驅逐唐廷、定都開國,總計歷時5個月。

拉鋸關中

大齊王霸三年(880年)12月,大齊新政權迅速破獲了張直方偽降新朝、陰謀窩藏唐朝高官、圖謀顛覆大齊政權的重大政治案件。“張直方雖臣於巢,多納亡命”,“謀劫(黃)巢報天子,公卿多依之”。與張直方同時被嚴厲鎮壓的,還有被其藏匿的唐宰相豆盧瑑與崔沆、左僕射劉鄴、右僕射於琮、太子少師裴諗、御史中丞趙濛、刑部侍郎李溥、京兆尹李湯等一批未及逃出京城長安的唐朝重要官員。
大齊金統元年(881年)2月,大齊帝黃巢任命將軍朱溫為大齊軍東南面行營都虞侯,率軍進擊鄧州。3月,朱溫所部大齊軍攻克鄧州,擒唐鄧州刺史趙戎,遂建立起並擔負扼守長安東南防線的任務。
同月,唐僖宗任命鳳翔節度使鄭畋為京西諸道行營都統,涇原節度使程宗楚為副都統,前朔方節度使唐弘夫為行營行軍司馬。是月,鄭畋發布討黃巢檄文。大齊宰相尚讓、京兆尹王璠率大齊軍主力一部進攻鳳翔,與唐京西諸道行營都統鄭畋率領的唐軍激戰於龍尾陂。大齊軍失利,王璠之子於是役遭唐軍俘殺。4月,唐軍邠州將領朱玫殺害大齊邠寧節度使王玫,率邠寧軍叛變歸唐;大齊忠武節度使周岌亦殺害大齊使者,歸附於唐朝。
同月,唐京西諸道行營副都統程宗楚、行營行軍司馬唐弘夫糾集唐軍涇原(註:即程宗楚所部)、朔方(註:即唐弘夫所部)、易定(註:即唐軍義武軍,時任節度使王處存)、河中(註:唐原河中節度使李都降於大齊政權不久,其部將、行軍司馬王重榮逐走李都,叛齊歸唐。唐朝廷任命其為河中節度使)、邠寧(註:即唐時任邠寧將朱玫所部)等五軍兵力反撲長安。黃巢為誘敵深入,率領大齊軍主力主動撤出長安,但未及時告知長安周邊的大齊軍守將。
大齊同州刺史王溥、華州刺史喬鈐、商州刺史宋岩等因不了解黃巢的戰略意圖,“皆率眾奔鄧州”朱溫處,喬鈐被朱溫所斬。大齊潼關守將成令瓌基於同樣原因,率守關的大齊步軍四萬、馬軍七千棄關逃奔薪、黃,於同年夏降於唐淮南節度使高駢。
大齊政權暫時撤離長安後,唐邠寧軍、涇原軍爭相入城。因諸軍互不統轄,諸將素不相識而產生混亂。大齊軍知左軍事孟楷乘機率化裝成唐邠寧軍、涇原軍的大齊軍部隊混入長安,與城外的大齊軍主力裡應外合,大敗唐軍,敵兩主將程宗楚、唐弘夫皆為大齊軍擊斃,邠寧將朱玫身負重傷,敗退興平。大齊軍乘勝收復長安。
是月,降於大齊政權的唐原忠武節度使周岌夥同唐京西南面行營都監、宦官楊復光,殺害了大齊政權派駐的使者,背齊歸唐。同年,大齊河陽節度使諸葛爽亦叛齊附唐,此後改任唐河陽節度使。金統二年(882年)冬,已歸降大齊的唐原平盧節度使王敬武叛齊,附唐後仍守原職。
金統元年(881年)5月,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昭義節度使高潯合兵侵占華州,委任高潯之侄高劭為華州刺史。6月,大齊京兆尹王璠率大齊軍圍攻興平,擊敗唐邠寧節度副使朱玫,朱玫率殘部逃往奉天。8月,大齊將領李詳率部驅逐高潯、高劭所部唐軍,收復了華州,大齊政權任命李詳為華州刺史。高潯為其部將成璘殺死。10月,大齊軍與唐軍天平軍激戰於長安附近,唐天平軍節度使曹全晸被大齊軍擊斃。
大齊政權與唐軍在長安周邊的拉鋸戰,共歷時10個月。

內外交困

金統二年(882年)2月,大齊政權任命東南面行營都虞侯朱溫為同州(陝西大荔)刺史,“使自攻取”。朱溫率部“乃自丹州南行,以擊左馮翊。拔之,遂據其郡”,從而構築起以同州為首的長安東北方面的重要屏障。
同年春末,大齊宰相尚讓率大齊軍迎戰唐京城西面都統、定難軍節度使拓跋思恭與保大軍節度使東方逵統領的唐軍北路軍於宜君寨。據唐史記載,時適逢春寒,“雨雪盈尺,甚寒,賊兵凍死者十二三”。出戰的大齊軍因天寒導致嚴重減員,作戰失利,折兵兩萬餘人,將領以下被俘者三千人。宜君戰役後,唐諸道行營都統王鐸、天下行營兵馬都監楊復光乘勝統率進剿大齊政權的各路唐軍進逼併於是年4月間再度包圍了長安。
7月,楊復光抵河中,對大齊同州守將朱溫遣使諭降。朱溫在楊復光以及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的政治誘招下,以及內奸、謀士謝瞳等在內部的積極活動之下而動搖。“遂與左右定計,斬偽監軍使嚴實”。9月,“溫以所部來降”,“舉郡降於重榮”。王鐸委任朱溫為唐同華節度使。10月,唐僖宗賜朱溫名為“全忠”,晉封其為金吾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
朱溫的率部叛變,使大齊的長安東北方向屏障頓開。與同州毗鄰的大齊華州刺史李詳與朱溫(朱全忠)關係友好。朱溫降唐,李詳亦動搖欲降。黃巢及時採取措施,9月,調其弟黃鄴取代李詳為華州刺史,並及時將李詳處決。但11月,以王遇為首的李詳舊部發動兵變,黃鄴被迫撤離,王遇遂以華州降唐,王鐸授任其為唐華州刺史。
金統二年(882年)10月,唐諸道行營都統王鐸傳詔大同節度使、沙陀族人李國昌(原名朱邪赤心)之子李克用出兵,參與對大齊政權的鎮壓。11月,李克用以唐檢校工部尚書、雁門節度使的身份,率沙陀步軍三萬、騎兵五千自代北出兵,南下關中,於次月抵達河中。
從戰略相持到沙陀出兵、戰局逆轉,歷時總計1年2個月。

血戰到底

金統三年(883年)2月,李克用率所部沙陀族軍隊,“合河中、易定、忠武(註:節度使周岌坐鎮許州,抽調部隊交楊復光指揮)等兵”,進抵同、華地區。鑒於敵情形勢嚴重,大齊宰相尚讓、趙璋親率軍使林言、京兆尹王璠,以及黃巢的族弟黃揆、黃鄴等諸將,“眾凡十萬”,與敵會戰於華州城西三十里的梁田陂。是役,大齊軍大敗。大齊宰相趙璋被俘,將士被唐軍“執俘數萬”,“橫屍三十里”。參戰的唐軍王重榮等部亦遭大齊軍重創,“死耗相當”。是役後,3月,黃揆、黃鄴率部驅逐王遇叛軍,收復華州,並加以固守。李克用圍困華州,尚讓率軍馳援華州,李克用、王重榮率唐軍於長安以東九十餘里處的零口再敗尚讓所部。零口之戰後,大齊政權在長安以東的防線,除華州一隅外已趨全面瓦解。李克用隨即分兵進入渭北。4月,李克用合唐軍忠武、義成(註:是年正月,唐廷罷王鐸諸道行營都統職,改任檢校司徒、義成軍節度使職)、義武等軍,進攻長安東北的東渭橋。大齊軍經再三頑強抗擊後,最終戰敗。大齊將領王虔裕叛變降唐。兩日後,黃巢被迫率大齊中央政府及主力部隊連夜放棄首都長安,東撤河南。長安重陷於唐軍之手。
同年5月,黃巢愛將、大齊知左軍事孟楷率大齊軍先鋒部隊計萬人,率先突入河南蔡州,迅速擊敗唐奉國軍節度使秦宗權部。秦宗權降於大齊。6月,孟楷復率部攻入陳州(治宛丘)境內。唐陳州刺史趙犨故意向大齊軍示弱,同時,於項縣設伏以誘孟楷部。孟楷中計,所部戰敗覆沒,孟楷亦為敵所擒殺。同月,黃巢獲知孟楷部戰歿的訊息後,“大驚憤,乃悉眾東來,先據溵水,後與蔡州秦宗權合勢以攻宛丘,陳人懼焉”。大齊軍“起八仙營於州左,僣象宮闕,列百官曹署,儲糧為持久計”。為給孟楷部報仇,黃巢傾全軍主力,頓兵陳州堅城之下,猛攻計三百餘日,不克。
金統四年(884年)4月,唐檢校司空、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率所部蕃(即沙陀兵)、漢軍隊五萬進抵許州。在忠武、宣武(註:節度使即大齊叛將朱溫、時已更名“朱全忠”)、感化(註:時溥時任唐軍東面兵馬都統兼感化節度使)等鎮唐軍的配合下,李克用分兵進攻駐太康的大齊軍尚讓部與駐西華的黃鄴部,“俘斬萬計”。尚讓、黃鄴不敵敗走,大齊軍所貯存的芻粟以及數以萬計的馬、羊,悉數落入唐軍之手。黃巢聞訊,被迫從陳州城下撤圍,率部撤往陳州以北的故陽里。
5月,大齊軍主力向汴州方向撤退。大齊宰相尚讓、內樞密使李讜率部於汴州城南尉氏門外、繁台以及瓦子寨,與朱全忠部鏖戰不止。尚讓再敗,朱部唐軍“殺賊數萬眾”,大齊將領李唐賓、李重胤等叛降唐軍。同月,大齊軍於中牟縣北渡汴河時,於王滿渡與追擊的唐軍再度發生激戰,大齊軍復大敗,損失慘重,大齊宰相尚讓降於唐將時溥,大齊內樞密使李讜,以及楊能、霍存、葛從周、張歸霸、張歸厚等將領,降於朱全忠。黃巢率大齊軍主力殘部退向老根據地山東,以圖再起。
6月,唐義武軍將領張公慶率部追擊黃巢至山東泰山,感化軍將領李師悅率部進至山東萊蕪縣。黃巢的外甥、大齊僕射林言於萊蕪西南狼虎谷襄王村將黃巢一家殺害,同時犧牲的還有黃巢之兄黃存,以及黃巢之弟黃鄴、黃揆、黃欽、黃秉、黃萬通、黃思厚等人。叛徒林言隨後被李師悅部唐軍所殺。由黃巢親率的大齊中央政府及大齊軍主力至此覆沒。
大齊黃巢政權與唐朝軍隊最後階段的戰鬥,共歷時1年6個月。

齊朝復建

黃巢政權失敗,唐廷彈冠相慶。唐各路軍閥、將領間,或還軍本鎮,或趁著對大齊的鎮壓尚未結束,已開始忙於挑起內部傾軋。
金統三年(883年),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出兵,相繼兼併了昭義節度使孟方立轄下的潞州(今山西長治)和澤州(治今山西晉城)。
金統四年(884年)5月,李克用於汴州上源驛突遭宣武節度使朱全忠部襲擊,監軍陳景思、部將史敬思等戰死,李克用幾乎喪命,脫險後逃回太原。
同年,唐中書令兼義昌節度使王鐸途經魏州,因排場奢淫,被魏博節度使樂彥超之子樂從訓所殺,樂彥超向唐廷上疏時掩飾稱王鐸系被盜賊所殺,唐廷竟無力追究。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唐盧龍節度使李可舉、成德節度使王熔圖謀消滅義武節度使王處存並瓜分其地。雙方為此而開戰,一向與王處存交好的時任唐隴西郡王李克用調兵增援義武軍,雙方內斗不止。
光啟二年(886年)11月,因唐義成軍節度使安師儒治軍無方,引發內亂,朱全忠派遣朱珍、李唐賓等部冒雪襲取義成軍治下的滑州(今河南滑縣東),“虜師儒以歸”。朱全忠任命牙將胡真為義成留後,義成軍遂為其所兼併。
黃巢犧牲後,於金統三年(883年)5月投向大齊的秦宗權一度歸唐,復任唐蔡州節度使。此後,他利用各地唐軍藩鎮對外失去統一的目標,中央削弱而內耗加劇的有利形勢,以蔡州為根據地,依託其軍事力量,開始向周邊擴張勢力,“嘯會逋殘,有吞噬四海意”:一度與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即朱溫)交戰;部將“秦賢略江南,宗衡亂岳、鄂”,秦浩率部攻克襄州、唐州(今唐河)、張晊所部攻克汝州(今臨汝)、鄧州,盧瑭進攻汴州、宋州,其勢力一時達到了北迄衛州、滑州,西抵關輔,東括青州、齊州,南至江、淮迤遠的廣大區域。周邊各路唐軍紛紛避懼其鋒,“惟趙犨保陳,朱全忠保汴,僅自完而已”。其勢力的迅速發展擴張,以至對唐朝中央重返京都長安構成了嚴重的軍事威脅,唐僖宗不得不於光啟元年(885年)正月,對其頒詔招撫。
2月,秦宗權在蔡州宣布稱帝,並重建齊朝政權(年號不明),署置百官。唐僖宗聞訊後,委任武寧節度使時溥為蔡州四面行營兵馬都統,負責針對蔡州齊朝政權的軍事圍剿。其後,齊朝進一步分兵攻取懷州(今沁陽)等地。閏3月,秦宗權之弟、齊將秦宗言率軍進攻荊南。同年,齊軍都將孫儒所部連克東都(今洛陽)、孟州(治今河南孟縣南)、陝州(今三門峽市西)、虢州,原義軍叛將、唐東都留守李罕之棄城而逃。10月,齊軍於八角鎮之戰中,擊敗唐宣武節度使朱全忠部。齊朝政權成為當時中原地區實力最為強大的軍事集團。
後西齊秦宗權政權從黃巢犧牲的次月算起,至秦宗權二次反唐、重建齊朝並大舉攻略中原,共歷時1年7個月。

政權覆亡

秦宗權志在圖取中原,遣齊將秦賢“略宋及曹”。唐將朱全忠“好書約和”,秦賢派部將張調至朱全忠處,請“自汴以南歸之蔡,全忠陰許”。唐光啟二年(886年)5月,秦賢“引兵濟汴”,朱全忠聞訊大怒,“斬調而還”,於尉氏南部“進與賊戰,殺獲甚眾”,又遣部將郭言引步、騎三萬軍進攻蔡州。秦宗權麾軍急攻許州(今許昌),唐節度使鹿晏弘“乞師於全忠”。但朱全忠的援軍尚未出動,齊軍已於7月攻破許州,鹿晏弘被殺。齊軍孫儒部進攻鄭州(今屬河南),“取之。擊河橋,遂守河陽”。唐河陽節度使諸葛爽敗績,鄭州刺史李璠、河陽留後諸葛仲方等出逃。但秦宗言部圍困荊南兩年不克,被迫撤圍。
唐光啟三年(887年),齊軍集中全部兵力進攻唐宣武軍重鎮汴州,“放兵侵汴西鄙、北鄙”。齊將張晊、秦賢“悉軍十五萬,列三十六屯,逼汴”。朱全忠親自率軍突襲齊軍,連破四寨,斬獲萬餘。朱全忠又分別向天平節度使朱瑄、泰寧節度使朱瑾(朱瑄之堂弟)遣使求援,二朱率部增援汴州。5月,因張晊非朱全忠對手,屢敗於汴,部隊損失很大,秦宗權親自率軍出鄭州增援張晊,與之會師。同月,朱全忠合天平、泰寧、義成等四鎮兵馬,於汴州北郊邊孝村對齊軍發動大規模進攻。齊軍戰敗,兩萬餘人被殺,實力大損。秦宗權被迫連夜率部撤回齊朝首府蔡州。朱全忠“遂有鄭、許、河陽、東都”。齊朝在汝州、懷州、陝州、虢州的守軍聞訊也紛紛撤離。
汴州戰役後,齊、唐雙方攻守易勢。齊軍轉為防禦,在戰略上陷入被動;而唐軍則逐漸轉入進攻。10月,秦宗權遣胞弟秦宗衡率其族弟秦彥暉、部將劉建鋒、馬殷、安仁義等引軍萬人渡淮,與時任唐壽州刺史楊行密爭奪揚州,任孫儒為副將。11月,原義軍叛將、曾分別於黃王王霸元年(878年)秋降唐的唐淮南左廂都知兵馬使畢師鐸,與在王霸三年(880年)4月降唐的宣歙觀察使秦彥,亦分別引軍前來會合。同月,秦宗權召秦宗衡、孫儒等將返蔡,以防敵朱全忠。同月,孫儒叛齊,設宴伏殺秦宗衡,與劉建鋒、馬殷等率七千騎脫離了齊軍南奔,秦彥、畢師鐸亦隨之叛齊。秦宗衡部將安仁義降於楊行密。是月,齊軍復奪鄭州。12月,齊山南東道留後趙德諲部攻克荊南,斬唐荊南節度使張瓌。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唐廷以朱全忠取代時溥,任唐軍蔡州四面行營都統。同月,齊將石璠引軍萬餘進擾唐陳州、亳州,被朱全忠部將朱珍、葛從周部擊擒。
3月,朱全忠派遣都押牙李唐賓等部將,率步、騎三萬出兵進剿齊朝。4月,唐歸州刺史郭禹率軍攻陷荊南,齊軍守將王建肇戰敗,逃奔黔州,後降唐。郭禹又率軍攻陷齊之夔州,擊敗了守將常厚。5月,趙德諲率山南東道齊軍叛降於朱全忠,唐廷任其為蔡州四面行營副都統,率部參加進攻齊國首府蔡州之役。時,齊之洛州、孟州亦告陷落。
同月,齊軍在龍陂(今河南汝南)戰役中再敗於唐軍,朱全忠“於是合諸鎮兵會上蔡,分為五軍入其地”。齊軍“壁上蔡以扼險要”,唐軍“拔其壁,遂圍蔡州”,唐軍設營二十八寨,以重兵包圍了蔡州。
蔡州攻防戰歷時達數月之久。8月,蔡州南城陷落。9月,朱全忠命部將胡元琮繼續圍困蔡州,自己則引軍還汴。胡元琮坐鎮許州。11月,齊軍一部“間許無備,襲取其州,執守將元琮,引兵復收許”。
12月,齊將申叢叛齊,執秦宗權解送汴州。齊朝政權覆滅。朱全忠署任申叢為節度留後。申叢後反悔,被朱全忠察覺,遂“夷其族”。申叢被原齊將郭璠所殺。
唐昭宗龍紀元年(889年)2月,秦宗權被朱全忠檻送長安,唐昭宗詔命將秦宗權夫婦斬於獨柳。
從秦、朱交惡,到朱全忠攻陷蔡州,後西齊政權滅亡,共歷時3年2個月。

黃浩繼志

大齊金統四年(884年)6月後,在黃巢犧牲和由其所親率的大齊軍主力覆滅後,黃巢的從子黃浩繼承黃巢的遺志,陸續收攏並率領大齊軍的另一部分餘部轉戰各地,繼續長期堅持反唐武裝鬥爭,並逐漸從北方揮師渡過長江,重返中南地區。史載,黃浩所部一度眾至七千餘人,並自號為“浪蕩軍”。
唐昭宗天復元年(901年),此時,黃巢已犧牲十六年多,距秦宗權兵敗被殺業已有十二年之久。是年,黃浩率領這支大齊軍最後的部隊轉戰至湖南長沙地區,並一度攻入瀏陽縣城。後於進擊湘陰縣境途中,突遭湘陰當地豪強鄧進思、鄧進忠率領的地主武裝的伏擊,隊伍被打散,首領黃浩下落不明(一說被鄧氏地主武裝殺害)。
後西齊朝的歷史至此終結。
黃浩所部的鬥爭,從黃巢犧牲的次月算起,到“浪蕩軍”最後於湘陰失敗的前一年,即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歷時16年6個月。但因黃浩所部具體失敗的時間月份不清楚,故其總歷時只能約略統計為近17年。
此外,秦宗權政權失敗於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12月。如從其次月算起,以黃浩為代表的大齊軍餘部的繼續鬥爭則歷時12年多。(待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