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藥

大黃藥

大黃藥,為亞灌木,高1~2m,全株有香氣。小枝四棱形,乾時紫褐色,幼枝疏被灰白色微柔毛及腺點。單葉對生,膜質,披針形,長6~20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楔形或鈍圓,邊緣具整齊細密的小鋸齒,上面綠色,除葉脈上被塵土狀微柔毛外,余無毛,下面灰綠色,被腺點。穗狀花序延長,頂生或腋生,長5~15cm,有6~12朵花組成輪傘花序。苞片線狀或線狀長圓形、披針形;花小,白色,下垂;萼鐘形,長約3mm,外密被腺點,萼齒5,三角狀鑽形;花冠稍長於萼,近無毛,冠檐二唇形,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近圓形,側裂片半圓形;雄蕊4,前對較長,微外露;花柱稍長於雄蕊,先端2裂。小堅果,長圓形,棕黃色。花期9~10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黃藥
  • 拉丁學名:Elsholtzia penduliflora
  • 別稱:大黑頭草、黃藥、垂花香薷、吊吊黃、小香薷、野蘇子 
  • :植物界
  • 唇形科
  • 分布區域雲南西南部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文獻來源,

形態特徵

半灌木,高1-2米,芳香。小枝鈍四稜形,具槽及條紋,乾時褐色,細弱,略被捲曲微柔毛及明亮腺點。葉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6-18厘米,寬1.6-4.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或楔形,或圓形而稍偏斜,或為心形,邊緣具整齊細鋸齒,膜質,上面欖綠色,除中脈及側脈上被塵狀小疏柔毛外,餘部無毛,下面淡綠色,無毛,密布淡黃色腺點,側脈5-8對,與中脈在上面不明顯下面明顯隆起,且在下面呈紅色,細脈在下面清晰可見。
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5-15厘米,頂生者最長,常下垂,由具6-12花近無梗的輪傘花序所組成,位於穗狀花序下部的輪傘花序較疏離,向上漸次靠近;苞片線形或線狀長圓形,通常長約為花梗之二倍;花梗長2-4毫米,多少下垂,序軸多少被白色疏柔毛。花萼鐘形,長約3毫米,外面密被腺點,10脈,萼齒三角狀鑽形,近等大或前2齒略短,果時花萼呈管狀鐘形,長達5毫米,寬約2毫米。
花冠小,白色,長約5.5毫米,兩面近無毛,冠筒長3毫米,基部寬約0.75毫米,向上漸寬,至喉部寬達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長1.5毫米,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近圓形,側裂片半圓形。雄蕊4,前對較長,微露出,花絲無毛,花葯卵圓形,2室。花柱稍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
小堅果長圓形,長約1.25毫米,腹面具稜,棕色,無毛。花期9-11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大黃藥墨線圖大黃藥墨線圖

分布範圍

雲南西南部經瀾滄紅河中游地區而達東南部海拔1200—2400米的溝谷密林中及開曠山坡或荒地中。模式標本采自大理點蒼山西坡。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用全抹,可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治炭疽病、肺炎、乳腺炎、支氣管炎及流感等,亦有用於瘧疾及治骨折配方者。
亦為芳香油植物,新鮮花序出油率0.5%,葉0.55%。種子可炒食及榨油,莖葉可作豬飼料。

醫藥使用
【苗藥】把卡都:全草治肺炎,乳腺炎,咽喉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黃疸性肝炎,炭疽病,瘧疾,流感《滇藥錄》、《滇省 志》。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野拔子(唇形科)。
地上部分(大黃藥):辛,涼。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止咳,截瘧。用於炭疽病,時行感冒,風熱咳喘,咳嗽痰喘,乳蛾,乳癰,流腦,咽喉痛,瘧疾,小便淋痛,外傷感染。

文獻來源

Elsholtzia penduliflora W. W. Smith (1917); Hand. - Mazz. (1939)
Aphanochilus penduliflorus (W. W. Smith) Kudo (192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