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烏里芯芭(大黃花(玄參科芯芭屬植物))

達烏里芯芭(玄參科芯芭屬植物)

大黃花(玄參科芯芭屬植物)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達烏里芯芭(學名:Cymbaria dahurica L.)玄參科芯芭屬多年生草本,高6-23厘米,密被白色絹毛,使植體成為銀灰白色。根莖垂直或傾臥向下,少有地平伸展者,多少彎曲,表面片狀脫落,向上常變多頭而有宿存之隔年枯莖。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6-23厘米,密被白色絹毛,使植體成為銀灰白色。根莖垂直或傾臥向下,少有地平伸展者,多少彎曲,表面片狀脫落,向上常變多頭而有宿存之隔年枯莖。莖多條自根莖分枝頂部發出,也偶自橫行根莖的節上發出,成叢,基部為緊密的鱗片所復蓋,彎曲上升或直立,老時基部木質化。葉對生,無柄。線形至線狀披針形,全緣或偶有稍稍分裂,具2-3枚裂片,通常長10-20毫米,竟2-3毫米,位於莖基部者較短,向上較細長,可達23毫米,先端漸尖,末端有一小刺狀尖頭,兩面均被白色絲狀柔毛,尤以下面為多。總狀花序頂生,花少數,每莖約1-4枚,單生於苞腋,直立或斜伸,具長2-5毫米之短梗;梗與萼管基部連線處有2枚小苞片;小苞片長11-20毫米,寬2-4毫米,線形或披針形,全緣,或有時較寬,開裂而具1-2小齒,被毛,通常與萼管基部緊貼,有時多少分離,而在其簡有長0.5-1毫米之節簡;萼下部筒狀,外部密被絲狀柔毛,內面有短柔毛,通常有脈11條,管長5-10毫米,上部具,枚線形或錐形萼齒,先端漸尖,有一小尖頭,各齒近於相等,長9-20毫米,兩面均被緊密柔毛,萼齒間常有1-2枚附加小齒;花冠黃色,長30-45毫米,二唇形,外被白色柔毛,內面有腺點,下唇三裂,在其兩裂日後面有褶襞兩條。通至管的中部,喉部有長 柔毛一撮,裂片長橢圓形,先端鈍或略尖,中裂較兩側裂略長,通常長10-16毫米,寬7-13毫米,上唇先端2裂,略彎向前方;雄蕊4枚,二強,微露於花冠喉部,前方一對較長,均著生於花管的靠近子房上部處的內面,著生處凸起,質地堅韌,密生長柔毛,花絲基部被毛,花葯背著,藥室2枚,縱裂,長倒卵形,長4-4.5 毫米,寬1毫米,先端漸細,成一小尖頭。有時可長達1毫米,頂部鈍圓,多少分離,被長柔毛;子房長圓形,花柱細長,自上唇先端伸出,彎向前方,柱頭頭狀。蒴果革質,長卵圓形,長10-13毫米,寬8-9毫米,先端有嘴;種子卵形。長3-4毫米,寬2-2.5毫米,一面較扁平,一面微圓凸,而略帶三棱形,周圍有狹翅一環。花期6-8月;果期7-9月。
達烏里芯芭

生長環境

達烏里芯芭為軸根型植物。主根粗壯,入土不深,側根不發達,特別是在輕度鹽化栗鈣土中,側根少而短,並且細弱,但在砂質土壤中側根發育良好,常可見到2-3級側根。地上枝條一般在6月上、中旬從根頸上萌櫱而出,夏季雨水稀少年份,所萌發出的枝條常枯萎死亡,在水分正常年份里, 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開出大而鮮黃色的花,每朵花開放的時間長達7-10天,8月中旬多數植株即進入結果期。達烏里芯芭屬於旱生植物,是乾草原和荒漠草原的常見伴生成分,多生於疏鬆的礫質一碎石質土壤上,也見於山地草原和草甸草原,沙質草原.不耐過分的潮濕和鹽漬化較重的土壤.根據內蒙古錫林勒草地資源調查資料,在乾草原帶的典型樣地中,每lm的描述樣方中,有3--6株達烏里芯芭,其頻度常在20%上下。
達烏里芯芭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20-1100米之間的乾山坡與砂礫草原上。

分布範圍

產中國黑龍江(龍江、安達),內蒙古(滿洲里、海拉爾、官村、九峰山、東科後旗、 包頭),河北(小五台山、北京)等省區,蘇聯東西伯利亞及蒙古人民共和國亦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