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散(《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九)

大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九。主治癖結,兩脅脹痛。

基本介紹

  • 名稱:大黃散
  •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九
  • 組成:川大黃、京三棱、鱉甲、檳榔、木香、赤芍藥、桃仁
  • 主治:癖結,兩脅脹痛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川大黃(銼碎,微炒)一兩(30g),京三棱(微煨,銼)一兩(30g),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一兩(30g),檳榔一兩(30g),木香三分(23g),赤芍藥三分(23g),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30g)。

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

癖結,兩脅脹痛。

附方

名稱:大黃散
組成:川大黃(銼碎,微炒)二兩,黃柏(銼)一兩,梔子仁一兩,川朴消二兩,甘草(炙微赤,銼)一兩,木通(銼)一兩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利為度
主治:陰黃,表和里實,小便不利而赤,身汗出者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
名稱:大黃散
組成:梔子十四個,大黃一兩,枳實五個,豉一升
用法: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溫服
主治:①《金匱》:酒黃疽,心中懊銥,或熱痛。②《肘後方》:酒疸,心懊痛,足脛滿,小便黃,飲酒發赤斑黃黑
出處:《聖惠》卷五十五為《金匱》卷中“梔子大黃湯”之異名見該條
名稱:大黃散
組成:川大黃(銼碎,微炒)一兩,檳榔一兩,木香半兩,川芒消一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一兩,子芩半兩
用法: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溫服;如未通,晚再服
主治:大便不通,下焦傷熱壅悶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八
名稱:大黃散
組成:川大黃(銼碎,微炒)一兩,苦參(銼)一兩,貝齒(燒為灰)一兩,滑石一兩
用法:上為細散。每服二錢,煮葵根湯調下,不拘時候
主治:關格。風冷氣入小腸,忽痛堅急,大小便不通;或小腸有氣結如升大,脹起如吹狀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八
名稱:大黃散
組成:川大黃(銼碎,微炒)二兩,川芒消二兩,赤芍藥半兩,大麻仁二兩,桑根白皮(銼)一兩,瞿麥一兩,防葵一兩,榆白皮(銼)一兩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大小便利為度
主治:大小便難,心腹滿悶,不可能遏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

重要文獻摘要

《醫方類聚》:“治癖結,兩脅脹痛,大黃散:川大黃(銼碎,微炒)一兩,京三棱(微煨,銼)一兩,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一兩,檳榔一兩,木香三分,赤芍藥三分,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右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