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鹽店

清末民初官商合辦的鹽業轉運批發銷售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鹽店
  • 外文名:dayandian
  • 創建時間:清末民初
  • 占地面積:10000多平方米
簡介,規模,

簡介

大鹽店創建於清末民初。為官商合辦的鹽業轉運批發銷售場所。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為解決財政空虛,就進一步發展鹽業,把鹽稅作為一項重要財源。當時,山西臨汾一家姓候的鹽商在懷慶府和官方合作建起了鹽店,因其經銷的是海鹽,海鹽又俗稱大鹽,大鹽店由此而得名。其經營手段是轉運批銷:一是直接供應豫、晉各府署、官家及軍隊用鹽;二是向大鹽商批發;三是通過下屬的經銷鋪向民間銷售,為當時懷慶府一帶規模較大、輻射面積較廣的官商合辦轉運批銷鹽業市場。軍閥混戰時馮玉祥部、孫殿英部曾先後在內駐紮。日軍侵沁時當地紅槍會也曾在主樓上架土炮抗擊日軍。之後,日軍"金田司令部"、"小田司令部"、皇協軍劉延風部也在此駐紮過。1945年,沁陽解放後,這裡曾作為八路軍"老七旅辦事處"、"八路軍醫院"等。上世紀60年代,沁陽縣委黨校一直使用至今。

規模

大鹽店原占地10000多平方米,內有辦公、值班、倉儲等房屋百餘間,四周砌有高大的圍牆,東面臨街建有大鹽門店數間,後歷經改建,現僅存一座三層主樓及北倉房和南側樓。主樓坐西面東,面闊三間,進深二間,面積90餘平方米,牆體青磚砌成,自上而下用紅磚砌出縱橫排列的十字圖案,房頂砌望柱九根,柱頭飾寶珠,望柱間由鏤空十字狀女兒牆相連,並雕有捲雲等圖案,獨具特色。拱券門、視窗均為青、紅二色磚相間砌成,並雕飾有花卉圖案,樓頂中部砌梯樓。樓的中心設定三角體旋轉木樓梯,用木樓板將全樓分隔為三層,樓的頂層棚梁鋪板,上施方磚。上世紀60年代,沁陽縣黨校入駐辦公時,將其四周圍牆拆除,在東、南、北三面分別建起了二層硬山灰板瓦覆頂的連體式樓房,共上下150間,其中東面上下46間,南北對稱各上下52間,作為黨校辦公和教學上課之用。1987年1月7日,沁陽縣人民政府將大鹽店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6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