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鸊鷉

大鸊鷉

大鸊鷉(學名:Podiceps major):在鸊鷉科中是體型較大的一種潛鳥,體長67-80厘米,體重約1600克。背羽和翅膀麻灰色,頭部呈灰黑色,頸部和胸部呈棕黃色至紅褐色,內側至腹部白色。頭頂有一小簇黑羽毛。眼睛紅褐色。嘴形直,側扁,具尖端;鼻孔透開,而位近嘴基;翅短小。

棲息於開放式水域,在低海拔湖泊和森林所環繞的河流,以及河口沼澤活動。繁殖期會流連於大型湖泊和周邊有茂密植被的區域。潛入水底捕食小魚,也吃蝦、甲殼類、軟體動物。主要分布於南美洲南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大鸊鷉是鸊鷉科中體型較大的一種潛鳥。體長67-80厘米,通常重約1600克,但最大可達2千克。背羽和翅膀麻灰色,頭部呈灰黑色,頸部和胸部呈棕黃色至紅褐色,內側至腹部白色。頭頂有一小簇黑羽毛。眼睛紅褐色。嘴形直,側扁,具尖端;鼻孔透開,而位近嘴基;翅短小,具12枚初級飛羽,第1枚殘留,次級飛羽缺第5枚。尾僅具一些短軟的絨羽,或幾乎沒有。兩腳位近臀部。跗蹠側扁,適於潛水;四趾均具寬闊的瓣蹼;爪鈍而寬闊,中趾的內緣呈鋸齒狀,後趾短小,位置較其他各趾為高,或則付缺。體羽短而稠密,饒有抗濕性;羽具副羽,尾脂腺被羽;兩性相似。頭骨為裂齶型和全鼻型;並缺基翼突;消化系缺盲腸;雛鳥為早成性。
大鸊鷉由於其尺寸和獨特的著色,且不與任何其它鳥混群,野外容易識別。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開放式水域,在低海拔湖泊和森林所環繞的河流,以及河口沼澤活動。繁殖期會流連於大型湖泊和周邊有茂密植被的區域。繁殖季節外,大多數大鸊鷉會移動到河口和海灣,平時通常在公海上活動。非繁殖期鳥類全年沿海岸居住。

生活習性

常集成三五隻或十餘只的小群。善游泳和潛水,在陸地上亦能行走,但行動遲緩而笨拙。飛行力弱,在水面起飛時需要在水面涉水助跑一段距離才能飛起,在陸地上則根本不能起飛。飛行距離短而且飛得不高。飛行時頭頸向前伸直,腳拖於尾後,兩翅鼓動較快。性活躍,活動時頻頻潛水取食,休息時常一動不動地漂浮於水面,遇人則游入水草叢中或潛入水下隱藏,不時又在附近露出水面。
通常白天活動覓食,捕食方式通過潛水追捕。食物主要為各種小型魚類,會和鸕鶿發生爭搶。也吃蝦、甲殼類、軟體動物,沿著海岸生活,冬季期間食物近一半是海蟹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根廷、巴西、智利(馬爾維納斯群島)、巴拉圭、秘魯、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烏拉圭。
旅鳥:西班牙。
大鸊鷉分布圖大鸊鷉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9-10月。第二年的1月和2月可能會孵第二窩。營巢於有水生植物的湖泊和水塘岸邊淺水處水草叢中。巢屬浮巢,通常咬斷蘆葦作巢基,置巢於蘆葦叢間,漂浮於水面上,能隨水的漲落而起落。巢呈圓台狀,上窄下寬。巢全由蘆葦和水草構成,內墊以苔蘚或無任何內墊物。水面露出部分為6.0-10.0cm。每窩產卵3-5枚,有時6枚甚至更多。卵剛產出時為白色或灰白色,隨後變為污白色或污褐色。雌雄鳥輪流孵卵,離巢時親鳥用巢邊的水草將卵蓋住。孵化期19-24天,亦有報告為23-28天。雛鳥早成性,孵出後的第2天即能下水游泳。親鳥常把雛鳥放置背上,受驚潛水則把它們挾在翅膀底下。

亞種分化

大鸊鷉(2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1
大鸊鷉指名亞種
Podiceps majormajor
2
大鸊鷉智利亞種
Podiceps majornavasi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