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白姑魚

大頭白姑魚

大頭白姑魚,Pennahia macrocephalus (Tang, 1937),英文名稱White month croaker、bighead white croaker、big-head pennah croader,地方名稱Pennahia macrocephalus。石首魚科白姑魚屬的一種魚類。

基本介紹

分類,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分類

  • 摘要:斑鰭白姑魚,體背側面灰黑色,腹部銀白色,背鰭鰭棘部灰黑色,在第六至第九鰭棘間有一深黑色斑塊。尾鰭淺灰色。鰓蓋黑色。暖水性近海中底層魚類,不常見。分布於中國福建、廣東沿海,為中國地方種。
大頭白姑魚
  • 摘要:鮸狀白姑魚,體銀灰色,體側上半部有許多淺褐色斜行波狀條紋。胸鰭基部上方有一黑斑,各鰭灰黑色。暖水性近海中底層大型魚類。攝食蝦、蟹、幼魚及底棲動物。肉供食用。分布於中國沿海。
  • 摘要:大眼白姑魚,體延長,側扁。頭中大,側扁。吻短鈍。體背側青灰色,腹部銀白色,背鰭及尾鰭灰黑色。背鰭鰭條部具一淡黃白色條紋。暖水性近海中下層魚類。攝食蝦、蟹及幼魚。供食用,有一定產量,具經濟價值。分布於南海。
  • 摘要:大頭白姑魚,體延長,側扁。頭大而鈍。吻圓鈍。吻褶游離,不分葉;吻上孔3個,不顯著;吻緣孔5個。眼中大,上側位。口大,前位。上下頜約等長。頦孔6個,小而不顯。鰓孔大。鰓耙細長。體被櫛鱗,鰓蓋部被圓鱗。背鰭。
  • 摘要:日本白姑魚,體延長,側扁。頭中大,側扁而尖。吻尖突。體黑褐色,腹部灰色。背鰭邊緣黑色,其餘各鰭灰黑色。胸鰭腋部有一黑斑。暖水性近海中下層魚類,體大型,大者達1m余,重達十餘千克,具經濟價值。分布於南海。
  • 摘要:白姑魚,俗稱白姑子、白敏子、白果子。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系暖溫性近海中下層魚類。體呈長橢圓形,側扁,背稍隆起。背鰭淺灰褐色,棘部邊緣黑色。棲息於水深40—100m泥、泥沙底質的海區。

形態特徵

背鰭Ⅹ,Ⅰ-27~29;臀鰭Ⅱ-7;胸鰭16,腹鰭I-5。側線鱗44~49。
體延長側扁,背緣呈弧形,腹緣較平直;體長為體高2.9~3.2倍,為頭長2.9~3.1倍。頭較大,鈍尖,頭長為吻長4~4.5倍,為眼徑4.2~4.8倍。吻圓鈍,吻長約等於眼徑或稍大;吻端有4小孔,成2行排列,上行3孔較小,下行一孔較大。眼中大,位於頭的前半部;眼間隔微凸。鼻孔2個,前鼻孔小,圓形;後鼻孔大,半月形或長圓形。口大,斜裂;口裂始於眼的下緣水平線之下。上下頜等長:上頜骨後延至眼後緣下方。唇薄。 口腔淺色。上頜牙多行;外行牙較大,排列稀疏,下頜牙2行,內行牙較大。犁骨及齶骨均無牙。舌中大,圓形,游離。頦孔6個,小而不顯著,分2行排列,上行2孔,下行4孔;無頦須。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前鰓蓋骨邊緣具細鋸齒。鰓蓋骨後緣有2柔弱扁棘。鰓蓋條7。假鰓存在。鰓耙較長,5~7+12~13,最長鰓耙稍大於眼徑1/2。
體被櫛鱗及圓鱗,鰓蓋、吻部和頰部、背鰭及臀鰭基部均被圓鱗,其餘均為櫛鱗,背鰭及臀鰭只基部具鱗鞘。側線完全,伸達尾鰭後端,背鰭連續,起點在胸鰭基底上方,鰭棘部和鰭條部之間具一凹缺;具11鰭棘,27~29鰭條,第一鰭棘短小,第三鰭棘最長,約為頭長1/2, 臀鰭起點在背鰭第十一鰭條下方;具2鰭棘,7鰭條,第一鰭棘短,第二鰭棘長,為眼徑1.3~1.5倍。胸鰭尖形,小於頭長。尾鰭楔形或近圓形。
體腔中大,腹膜灰黑色,腸短,在右側作2次盤曲。胃囊狀,幽門盲囊9。鰾銀色,前端圓形,不突出成短囊,後端細尖;鰾側各具18對側肢,背側面淡灰色,腹部銀色,下頜前端中間具一群黑色小點,胸部密具細小黑點。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水深100公尺內之砂泥底海域,一般在40-60公尺間,產卵季來臨時有集結洄游之習性,以小型魚類、甲殼類等為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