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雲寺銅鐘

大雲寺銅鐘

大雲寺銅鐘坐落在武威城東北角的大雲寺內,與文廟、羅什寺塔、海藏寺、雷台等古建築遙相呼應。 於1981年9月l 日,被甘肅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大雲曉鐘被譽為“涼州八景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雲寺銅鐘
  • 地理位置武威城東北角的大雲寺內
  • 著名景點:文廟、羅什寺塔、海藏寺、雷台
  • 稱號:涼州八景之一
寺廟歷史,寺廟介紹,

寺廟歷史

大雲寺,原名宏藏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偉,是聞名遐邇的佛教古剎,為東晉十六國前涼昇平七年(363)張天錫所建造。唐載初元年〔689)七月重修後改名為大雲寺。因屢遭地震、兵燹,寺廟一度受到破壞。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門志滿曾遠渡重洋來涼州朝拜大雲寺,並主持募化重修,被傳為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話。 1927年4月23日河西發生7.8級地震時,大雲寺遭到嚴重破壞,唯存寺內的古鐘樓。古鐘樓建造在拔地而起的磚包台基上,南7.8米,基底約125平方米。

寺廟介紹

樓上懸掛巨鐘1口。由合金鑄成,據說是唐鐘,鐘鼓腹,通高2.5米,徑1.2米,重600d余公斤。鐘體鑄八耳,飾有圖案三層十八格,第一層飾飛天,頭戴花冠,耳飾明月鐺,上身袒露,下著長裙,手托果盤,足探祥雲,飛舞翱翔。第二層飾天王鬼族,三天王形象武威,手執武器各異,頭戴塔耳帽,身穿鎧甲,騎坐夜叉,旁立兩個小鬼,赤身短褲,神態各異。下飾十二野獸,姿態相近,看去迎面撲來。第三層兩格飾龍,一格飾天王,其餘磨損不全。 鐘為佛教法器,佛教徒作法事時,敲擊作召集僧眾之用;也有“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以及“暮擊則覺昏衡、疏冥味”的作用。故此大雲寺銅鐘,也叫“曉鐘”或“暮鐘”。鐘鈕鑄蒲牢像,蒲牢是龍的兒子,牛頭、鹿角、蝦眼、蛇身、鷹爪、獅尾集於一身,形象猙獰,生性愛鳴。以此作鐘鈕,大概是象徵鐘聲宏亮。每年逢農曆正月十六日、五月端陽節等傳統節日,涼州民間有撞鐘避邪的風俗。每至日出時分,霞光萬里,自西向東仰觀大雲曉鐘,但見巨鐘通體被朝霞煨成紅色,四周透出道道瑞光金色。此刻,若登上鐘樓擊鐘,鐘聲轟然,響徹雲霄,“郎啊——郎——”之聲“遠聞數十里,發人深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