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板塊學說

大陸板塊學說

1944年,霍姆斯提出地幔對流-熱對流理論;地幔內的流體上升到大陸中央並向左右散開,大陸就從這裡向兩邊裂開,這就是大陸漂移的動力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陸板塊學說
  • 提出者:霍姆斯
大陸板塊學說
大陸板塊學說大陸板塊學說
基於海洋地質工作的進展,赫斯在1961年提出大洋中脊是新地殼不斷生成的地方。狄茨、瓦因、馬修斯等人1963年論證了洋底擴張的存在,即:地幔對流驅使超基性物質從大洋中脊裂縫中上升,產生新的洋殼,促使較老的地殼向外推移並進入海溝,俯衝到地幔中而消亡。1964年,柯克斯編制了3.4百萬年的磁場反向年代表。1965年,威爾遜提出了轉換斷層概念,將大陸漂移和洋底擴張結合成全球活動帶和剛性板塊的學說,並稱之為“地球的詩篇”。1968年,勒皮雄把全球岩石圈劃分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歐亞、印度、非洲、美洲及南極板塊,其中僅前者由洋殼組成,後五者既包括了海洋地殼也包括了大陸地殼。
60-70年代,為檢驗和研究板塊構造學說,組織了一系列的國際合作計畫。其中著名的有:1963-1971年的國際地殼上地幔計畫,1972-1977的國際地球動力學計畫,還有國際海洋勘探十年計畫,聯合海洋學會地球深部取樣計畫和深海鑽探計畫等。1980年提出了岩石圈計畫,擬定了地殼和上地幔的形成和發展等13項主要研究項目,標誌著板塊構造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即:初期它以海洋走向陸地、地球物理學挑戰地質學為標誌,80年代起則以陸地走向海洋、地質學挑戰地球物理學為標誌。
80年代以來,許多地質學家深感板塊構造的簡單模式並不適用於大陸地區尤其是構造複雜的大陸地區。板塊構造發展的關鍵問題,不是從6個板塊劃為20個或30個板塊,而是要倡導一些新概念來解決板塊上陸後面臨的問題。這樣,在美國西部出現了構造地層地體的概念並發展為地體構造說,在歐洲提出了薄皮板塊的概念並發展為碰撞構造學,在前蘇聯出現了岩石圈構造分層說等。在板塊的動力學方面也出現了新的構思,如巨地幔柱說。
在“大陸漂移說”,“地幔對流說”,和“海底擴張說”的基礎上,1968——1969年,法國的勒比雄(X.le Pichen),英國的麥肯齊(D.P.Mckenzin),美國的摩根(W.J.Morgan)又進一步把陸地和海底統一起來考慮,認為洋底和陸地都是岩石圈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而提出一種全新的大陸構造學說——“大陸板塊學說”。
該理論給出了世界板塊分布圖,以擠壓性(兩側板塊相對運動)的海溝、引張性(兩側板塊向背離去)的全球裂谷系、剪下性(兩側板塊向背滑過)的轉換斷層3類構造帶為界,接整個地球的岩石圈劃分為6個板塊,即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板塊、非洲板塊、美洲及南極板塊。其中除太平洋板塊完全為海洋地殼外,其餘板塊都由陸塊和洋盆共同構成。
板塊構造說認為,相對剛性的板塊塊體漂移在上地幔的塑性軟流層上,因地幔流對流、海底擴張的驅動,各自作大規模的水平運動。板塊在大洋中脊處分離和增生,在海溝處俯衝和消減,如此周而復始,循環往復。板塊之間的相對運動有分離、會合和平移(剪下)3種,起到相互拉張,擠壓和摩擦的作用。板塊內部相對穩定,其周圍邊界是岩石圈較為活動的地帶,地震、火山和斷裂等活動比較活躍。板塊之間常以大洋中脊、大陸裂谷、島嶼、海溝及轉換斷層等地殼構造活動帶為其邊界。
板塊構造說描繪了一幅生動活潑的地球畫像,力求從整體上把握全球的地質運動規律。該學說提出後立刻引起巨大反響,被一些學者稱為“新全球構造學說”。新理論的崛起,得到了古地磁、海洋地貌、海底構造、海洋沉積、地震等領域一系列重大發現的驗證,綜合了固體地球科學個分支領域的研究成果,能較好地解釋全球性的大地構造極其演化問題,有效的揭示礦產的分布規律,也能合理地闡明全球地熱、地磁、地震和火山活動等規律,回答了一部分過去認為是疑難的科學之謎,因而得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科學家的承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