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市營地下鐵御堂筋線

大阪市營地下鐵御堂筋線

大阪市營地下鐵御堂筋線是大阪府吹田市的江坂站經由大阪市向堺市北區的中百舌鳥的大阪市營地下鐵的路線──御堂筋線,為大阪第一條地下鐵路線,亦是大阪最多人乘坐的地下鐵路線,是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阪交通大動脈,為大阪最重要的路線。正式名稱是高速電氣軌道第1號線和大阪市交通局的大阪市高速鐵道第1號線,御堂筋線的站號的英文字母為“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御堂筋線
  • 外文名:御堂筋線
  • 安保裝置:WS-ATC
  • 軌距:1435mm
  • 路線距離:24.5km
歷史,概要,路線資料,運行形態,車輛,

歷史

大阪市營地下鐵御堂筋線
1933年(昭和8年)5月20日 1號線 梅田(假)~心齋橋間(3.1km)開業。
1935年(昭和10年)10月6日 梅田站本站が開業。(+0.1km)
1935年(昭和10年)10月30日 心齋橋~難波間(0.9km)開業。
1938年(昭和13年)4月21日 難波~天王寺間(3.4km)開業。
1945年(昭和20年)3月13日~3月14日 大阪大空襲。因為異例,所以開放・終夜運轉助市民避難,當初市內之防空壕利用,米軍1爆彈直擊地下構造,導致崩塌,空襲之時全面運休・決定封閉。
1951年(昭和26年)12月20日 天王寺~昭和町間(1.8kmが開業。
1952年(昭和27年)10月5日 昭和町~西田邊間(1.3km)開業。
1960年(昭和35年)7月1日 西田邊~我孫子站間(2.5km)開業。
1964年(昭和39年)9月24日 新大阪~梅田間(3.5km)開業。
1968年(昭和43年)8月29日 30系開始運行。
1969年(昭和44年)12月6日 決定稱為御堂筋線。
1970年(昭和45年)2月24日 江坂~新大阪間(2.9km)開業。與北大阪急行電鐵的相互直通運轉開始。
1976年(昭和51年)2月16日 10系試作車在谷町線運行。
1979年(昭和54年)4月 10系量產車開始運行。
1987年(昭和62年)4月18日 千百舌鳥間(5.0km)開業兼全面通車。開始9輛編成化。
1987年(昭和62年)8月24日 9輛編成化完了。
1991年(平成3年)5月 21系開始運行。
1993年(平成5年)冷房化率100%達成。非冷房車最後剩餘30系的14編成和21編成,他社乘入車輛北大阪急行電鐵2000形引退。
1996年(平成8年)9月1日 10輛編成化完了。
2002年(平成14年)11月11日 平日早上時的女性專用車輛導入。
2004年(平成16年)9月6日 女性專用車輛的利用時間延長。
2005年(平成17年)3月26日站內放送在2004年於谷町線導入並更新。
2011年(平成23年)30000系開始運行
2014年(平成26年)北急9000形開始運行
2015年(平成27年)2月14日 天王寺車站啟用安全門
2015年(平成27年)3月1日心齋橋啟用安全門

概要

大阪最初之地下鐵、於1933年(昭和8年)開業,為大阪市的交通之大動脈。與北大阪急行線連線的江坂站於淀川橫渡中津手前的高架區間的新御堂筋(國道423號)的中央部、梅田站~難波站間的御堂筋和天王寺站~我孫子間和我孫子~中百舌鳥站的堺市區間行走的地下鐵線。御堂筋線是公營地下鐵為日本全國最多收入額(2006年度決算大約370億日元)的大路線,為大阪市營地下鐵最多收益路線。
和東京一樣都心環狀路線的山手線為主要的都市交通機關,大阪的御堂筋線為大阪主要的都市交通機關。存在日本地下鐵最多利用者的區間(梅田站~淀屋橋站間。是國土交通省站間斷面交通量調查)。御堂筋線與關西私鐵各社的連線與同線的私鐵的連線,“私鐵王國之關西”許多路線網的私鐵的利用者很多。1963年4月的京阪電氣鐵道京阪本線、1970年3月的近畿日本鐵道奈良線(即難波線)向御堂筋線的車站延長。而御堂筋線亦在東海道新幹線・山陽新幹線的加上全部列車停車新大阪站,加上連線梅田站的阪急電鐵與阪神電氣鐵道、淀屋橋站的京阪電氣鐵道、難波站的南海電氣鐵道與近鐵、天王寺站的近鐵(南大阪線──大阪阿部野橋站),連線大阪市內關西5大私鐵的本線和幹線之起終點站(將會連線支線級的南海汐見橋線、阪急千里線、阪神西大阪線。而西大阪線的阪神線予定於2009年春季向近鐵難波站伸延)。近年整備的地下鐵新路線的乘換極為不便。
連線千里ニュータウン之北大阪急行線的利用客和中百舌鳥站的泉北高速鐵道於堺市南區的泉北ニュータウン的和泉市之トリヴェール和泉和泉北地域在住的利用客為多路線。最近,泉北高速鐵道和泉中央站的通勤、通學和一些岸和田市民與北大阪急行線千里中央站的通勤、通學和一些箕面市民與豐能郡豐能町的町民利用本線。今後,御堂筋線的乘降客數會更多。

路線資料

大阪市營地下鐵御堂筋線
路線距離(km):24.5km
軌距:1435mm
站數:20站(含起終點之站)
複線區間:全線
電氣化區間:全線電氣化(直流750V・第三軌供電方式)
閉塞方式:自動閉塞式
保全裝置:WS-ATC
最高速度:70km/h
編成數目:10輛(1996年~現在)
月台可客納的最大編成數目:10輛
車內案內裝置設定率:80.48%〔33編成/41編成〕(10系:65.21%〔15編成/23編成〕21系:100%〔18編成/18編成〕)

運行形態

千里中央站~中百舌鳥的間的直通(通稱為大運轉)與新大阪站(朝夕的一部與深夜以後的中津站)~天王寺站(朝夕的一部我孫子站和新金岡站)間折返的列車(通稱為小運轉)的2個運轉系統,早約4分,日中約7~8分、夕方約5分的間隔運行。原則是互動之走行,重複的新大阪站(一部中津站)~天王寺站間約半分之運転間隔運行,早上時2分間隔運行。起點為江坂站折返的列車限早朝、深夜。“ラッシュ時の最混雜區間”是難波站→心齋橋站間為混雜率151%(2005年度)。關西地區的混雜緩和的目標是150%以下目標之達成。為混雜高企的路線,近年乘客的分散和車輛之增結等等,混雜開始緩和。
1970年的日本世界博覽會的會場,同年的江坂站與北大阪急行電鐵東西線(會場線)的萬國博中央口站的相互直通運轉開始。世博終了後東西線被廢止,直通運轉區間為至千里中央站。所以,運轉士與車掌在江坂站會與北大阪急行電鐵的社員交換運轉。
女性專用車輛
2004年9月6日開始,平日運行的全列車編成中的6號車為指定的女性專用車輛。6號車的車身廣告提示,遠看車輛都知是女性專用車輛。

車輛

自社車輛
10系(1976年~現在。量產車是1979年~現在)
21系(1991年~現在)
30000系
他社乘入車輛
北大阪急行電鐵
8000形
9000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