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鏡關帝廟

大鏡關帝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是上海正一派主要道觀之一。1984年被列為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乃於 1912 年又拆掉城牆、填城壕、築馬路。原上海城牆西門北城還保存有一段城牆和箭台,在這箭 台上便保存有一座道觀——大境關帝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鏡關帝廟
  • 地理位置:今大境路259 號
  • 時期:明萬曆年間
  • 榮譽: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簡介,歷史,

景點簡介

大境關帝殿在今大境路259 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是上海正一派主要道觀之一。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擴建三層樓。道光六年(1826年),總督陶澍曾題“曠觀”額。道光十六年總督陳鑾於東苜石坊題“大千勝境”,殿閣得名大境。鹹豐三年(1853年)毀於兵燹,後住持諸錦濤募建。鹹豐十年駐西兵,復毀。同治四年(1865年),經藥捐局局董郭學阮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工廠占用。1984年被列為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動工修復大境閣和古城牆。
“大鏡關帝廟”。上海的城牆是在明嘉靖年間為抗擊倭寇入侵而修築起來的,隨著上海經濟的發展,乃於 1912 年又拆掉城牆、填城壕、築馬路。原上海城牆西門北城還保存有一段城牆和箭台,在這箭 台上便保存有一座道觀——大境關帝廟。明代築城時,為祈求神靈護佑,經明朝廷批准,道教在城牆箭台上建了丹鳳樓、真武台等道觀。在西門北城箭 台上造的便是關帝殿。明萬曆年間建造時規模尚小,僅數間房屋,殿內主要供奉關帝。由明至清關帝殿多次修葺和擴建。清嘉慶二十年,改建為 3 層高 閣,朱欄曲檻,初具規模,成為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觀之一。
清道光元年(公元 1821 年)總督陶渤題“曠觀”2 字額,道光十六年(公元 1836 年) 於東首建石坊,總督陳鑾題“大於勝境”四字額,遂有“大境關帝廟”之稱。 清鹹豐三年(公元 1853 年)上海小刀會起義,這裡也曾是劉麗川與敵人血戰 爭奪的據點。屢經戰火之後,清同治四年(公元 1865 年)重修後,被譽為“勝境煙霞”,為“滬濱八景”之一,人們來此拾城牆石級登樓,居高臨下,高瞻遠矚,為城內一處遊覽勝景。
該廟朱欄高閣,高踞城樓。清王韜《瀛壖雜誌》描述:城下“槿籬茅屋,古樹叢篁”,“小澗平橋,紆迴始達。曠土數畝,間植桃柳,暮春花開,朱碧相映,時當祓禊,士女如雲”。並有詩稱:“飛樓壓城坳,雉堞屹環堵。下臨竹千竿,風來勢飛舞。”以“勝境煙霞”,被譽為滬濱八景之一。廟由景興,香火旺盛。明嘉靖三十二年,上海鄉民為了抗禦倭寇侵擾,建築縣城。北城設定萬軍、制勝、振武、大境4座箭台,後廢台改建4廟,大境關帝廟即其中之一。以大境閣為主體,內主祀三國關羽,兩側附設財神殿、月老殿。

歷史

明嘉靖三十二年,上海鄉民為了抗禦倭寇侵擾,建築縣城。北城設定萬軍、制勝、振武、大境4座箭台,後廢台改建4廟,大境關帝廟即其中之一。以大境閣為主體,內主祀三國關羽,兩側附設財神殿、月老殿。
明崇禎七年,以及清雍正、乾隆年間均加整修。清嘉慶二十年,改建三層高閣。道光十六年(1836年),東首增豎牌坊,蘇松太道總督陳鑾題額“大千勝境”。道光二十五年,增建熙春台。鹹豐三年,毀於戰火,道士諸錦濤募款重建。鹹豐十年,英法軍駐兵該廟,肆意毀壞。同治四年,洋藥捐局局董郭學玩修建。光緒十八年,道士蔣慶榮得到同仁輔元堂支助,重修。宣統元年三月,自治公所再修,改牌坊額為“大境”。民國元年,上海拆城,為保留該廟,該段城基未拆。上海警察廳南市分局進駐該廟。民國5年,重修。民國36年,住持道士李錫庚主持大修。
民國元年9月,道教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來滬,世界宗教會即假該廟舉行歡迎會。張元旭也在此廟召開道友大會。民國23年7月,道教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又在此廟召開正一派道友大會。
20世紀40年代,該廟香火漸趨冷落,以出租房屋維持生活。解放後,滬南區道士以該廟為茶會處,每天上午道士聚會,成為經懺業務統一接洽處。60年代,該廟改作工廠車間。
1990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撥款200萬元,南市區人民政府又集資700餘萬元,合計投資900餘萬元對大境關帝廟和古城牆進行大修。1995年10月,該廟與城牆修復一新,並作為旅遊景點開放。
1959年5月26日,大境關帝廟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