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邪

基礎理論名詞。①指邪氣亢盛的病證。《靈樞·刺節真邪》:“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奪其有餘。”②指風邪。風為陽邪,其性輕揚,漫散,故名。《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大邪中表,小邪中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邪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靈樞·刺節真邪》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1、指邪氣亢盛的病證。2、指風邪。

解讀

在中醫醫籍中,大邪是與小邪相對應之邪,指邪氣亢盛,如《靈樞·刺節真邪篇》曰:“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奪其有餘……凡刺小邪,日以大,補其不足,乃無害。”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曰:“大邪中表,小邪中里。”此處大邪,有三種解釋:(1)《金匱要略講義》根據《金匱》原文提出的“五邪”,認為大邪為風。(2)《中醫大辭典·基礎理論分冊》認為大邪為風邪。風為陽邪,其性輕揚、溫散,故名。 (3)劉獻琳《金匱要略語釋》認為大邪指“六淫之邪”。其說乃出《醫宗金鑒》。

中醫套用

對於大邪(實邪)的針灸治療套用瀉法。所謂“泄奪其有餘,乃益虛,剽其通,針其邪肌肉親,視之毋有反其真,刺諸陽分肉間。”運用砭刺來開通正氣運行的道路,刺中病邪,肌肉自然緻密,邪氣泄去,真氣自然恢復其功能。這就是常說的祛邪以扶正,邪祛正自復。《靈樞經·刺節真邪》又指出,實邪多在三陽經,所以針刺治療時,以刺三陽經分肉間的穴位為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