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赦庵

大赦庵

大赦庵 又名七沼寺,系唐朝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兵部尚書右僕射劉汾所建。大赦庵是一座方圓十幾公里的大山,位為鄱湖之濱的萬年裴梅鎮東部與大源鎮東南部之間。因其山頂有一唐朝晚期名將劉汾隱居時建造的廟庵群落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赦庵
  • 別稱:七沼寺
  • 建設時間:公元888年
  • 創建人:兵部尚書右僕射劉汾
相關人物,歷史考證,基本建築,

相關人物

說起大赦庵,不能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它的創建人,唐末的劉汾(836-900年)。據史籍(全唐文/0793《大赦庵記》)記載,劉汾為唐末名將劉巨容的長子(次子劉逥、劉迪),曾隨父征戰黃巢起義軍。後長期鎮守饒、信之地(今江西上饒地區)。唐龍紀元年(889),劉巨容因自誇黃金術於宦官田令孜惹來殺身之禍(一說全晸連夜相告,後隱居)。劉汾與弟劉迪經此變故,遂隱弋陽新陂里。唐景福元年(892),劉汾在今萬年縣盤嶺建南山寺,邀請妙果寺禪僧入寺住持,勤耕耘,奉春秋二祭。不久,唐昭宗念劉汾兄弟忠孝,下詔:“汾戰陣能勇,思祖能敬,其山寺稅糧俱賜優免”,並連續七次詔其回朝做官,劉汾終未能受。故南山寺改稱“七詔寺”。劉汾有女金姑美貌無比,唐皇心動,劉汾不從,慌稱啞女。其後,訊息走漏,金姑不得已刺舌成啞,並矢志修隱。唐皇為金姑所感,特赦無罪,故南山寺又名“大赦庵”。
大赦庵

歷史考證

關於《大赦庵記》,歷史學家方積六先生曾經寫了一篇《〈大赦庵記〉真偽考》(中華文史論叢,1981年第2期),對其記述的真實性表示懷疑,並認為黃巢最終還是隱遁了。但南昌大學俞兆鵬教授在《黃巢生平事跡考異》里認為,襄陽之戰中,《大赦庵記》所記述的黃巢起義軍死傷人數在17萬人左右比較符合實際,與《資治通鑑》(卷第253)稱“俘斬其什七八”相符,因為尚讓(生卒年不詳,黃巢起義軍的第二號人物)進逼江陵時充其量也就25萬人,他肯定是冒充了50萬。
又見江西《劉氏會源譜》和湖北《三冶堂劉氏譜序》稱,這個被宋初呂蒙正(944-1011年)譽為“簪纓世族,宰相名家”的唐初劉德威後裔劉汾,不僅於大中元年(859年)中進士及第,而且確實參與了其父劉巨容的荊門襄陽的決戰。只不過其父是山南東道節度使,統籌全盤,而兒子只是軍事活動的具體執行者,就像曾國藩滅了太平天國,而具體執行攻破天京(南京)的是其弟曾國荃等人是一個道理。

基本建築

舊時候有“國立五朝,歲近千載,香燈不絕”之譽。現僅殘留劉汾石像一尊、金姑墓一座、石碑二方、古井一口。
大赦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