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壁壘(軍事設施)

大西洋壁壘(軍事設施)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西洋壁壘(德語:Atlantikwall)又稱大西洋鐵壁、大西洋長城、大西洋防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納粹德國用來防禦西線的軍事設施,該防線自挪威沿海岸北部至法國西班牙的邊界,長達2700公里,主要用來防止盟軍登入歐洲大陸,由弗里茲·托特組織、弗里茲·托特和阿爾伯特·斯佩爾建造,之後由隆美爾所強化,希特勒和宣傳部長戈培爾曾大力提倡,稱之為不倒防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西洋壁壘
  • 外文名:Atlantikwall
  • 別名:大西洋鐵壁、大西洋長城
  • 長度:2700公里
  • 建造時間:1940年7月
  • 建造師:弗里茲·托特,阿爾伯特·斯佩爾
歷史沿革,防線組成,兵力分布,法國,荷蘭,比利時,挪威,丹麥,失敗原因,

歷史沿革

此防線的前身自1940年7月開始建造,當時德國並未想過建設規模如此巨大的防禦工事,僅在法國沿海的加萊—濱海布洛涅一帶製造4座重型海軍炮台,該建設工程由托特組織負責。在法國戰役打敗盟軍後,為防止英國突擊隊的騷擾和登入,逐第建造。巴巴羅薩作戰開始後,為將更多兵力投入蘇德戰爭中,必須降低西線守軍兵力,而有了後來的大西洋壁壘。1942年7月20日,希特勒下令從挪威北部至西班牙海岸構築由1.5萬個堅固支撐點組成的防線,也就是所謂的大西洋壁壘,希特勒要求在1943年5月1日之前完成,實際上直到1944年5月,除加萊地區外,在960公里廣闊海岸線上,只修築了少數相距遙遠的零星支撐點,在塞納-馬恩省河以東地區完成了68%,塞納-馬恩省河以西地區僅完成了18%。1943年11月,陸軍元帥隆美爾受命負責監督大西洋壁壘的建造,便加緊建造進度和提高防禦工事的靈活性,將其防禦力大幅提升。此外,德國還有一項優先建設的工程是海峽群島設防工程,至1944年共建成11座配備38門210毫米至305毫米火炮的炮台,這一工程在戰略上毫無意義,只是浪費了大量寶貴的人力物力。
隆美爾隆美爾
此防線一開始時有不錯表現,數次打敗自由法國的轟炸和英軍入侵等小型登入行動,但後來由美國英國、自由法國、加拿大荷蘭流亡政府聯合策劃的大型登入行動諾曼第登入時卻失敗,間接令納粹德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現在各地多處仍保留當年的德軍反登入障礙物。
現今,法國北海岸至比利時、荷蘭和挪威上仍存有當時的遺蹟、碉堡和障礙物。

防線組成

德國在大西洋長城中的防禦設施有數種碉堡、火炮陣地(還有許多偽裝成海邊別墅的炮台)、數百萬枚不同種類的地雷交叉分布配置(如著名的人員殺傷雷S型地雷與反坦克的T型地雷)、延緩登入速度的障礙物:如鐵絲網、由鋼條焊接而成的反坦克拒馬(捷克刺蝟)、空心三角錐的惡魔方塊、以及專對裝甲車輛的反坦克壕、“龍牙”型障礙物,灘上的木樁上有些具備地雷和能劃破登入艇的刀片,隆美爾認為盟軍在進行登入作戰時會以大量傘兵空降輔助,因此在海岸灘頭距離稍遠的林地與草地垂直插上木樁與鐵軌,此工事被稱為“隆美爾蘆筍”(Rommelspargel),其他還有將低洼地區引進水以形成人工沼澤,用以溺斃敵軍。除了基本的反登入外,大西洋壁壘也要為鄧尼茲的潛艇港口提供防禦力量。

兵力分布

德國在此防線上的施工程度不一,兵力也不同。德國在西線共有58個師,總兵力95萬人,大部分素質低下且缺員,重型武器有1500輛坦克和5000多門火炮。德軍將重點防禦地點劃為36份,挪威3個、丹麥4個、德國10個、荷蘭4個、法國12個、海峽群島3個。
德軍分成西線總司令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陸軍麾下有西線裝甲軍團、B集團軍(由埃爾溫·隆美爾指揮)、G集團軍(由約翰內斯·布拉斯科維茨指揮);負責防禦西線海岸線的德軍共有38個師,比利時、荷蘭境內有8個師,法國諾曼第地區僅有6個師。
海軍則是由歐多爾·克朗克(Theodor Krancke)指揮的西線海軍艦隊,能調動資源有100艘各式潛艇、8艘驅逐艦和魚雷艇、34艘S艇和262艘掃雷艇。
空軍則是第3航空艦隊(名義上由胡戈·施佩勒指揮,實際上只有戈林能調動),擁有815架飛機:325架轟炸機、315架戰鬥機和75架攻擊機,其中能正常運作者僅半數。

法國

雖然是德國的重點防禦地段,各地的建造程度卻不一,諾曼第地區在盟軍登入時僅完成約30%,在盟軍的火力壓制下,被破壞處甚多。截至盟軍登入,德軍在法國北部沿海約布下600萬枚地雷。防禦地段有敦刻爾克加來瑟堡布洛涅下諾曼第等地,雷達站和V型飛彈的發射場十分多,20門口徑280mm以上的巨型火炮,光是布雷斯特就駐有35000人。海峽群島則共駐有25000多人,設有28個大型跑台。

荷蘭

駐在荷蘭的部隊約有4個師,另外還建有3個大型防禦工事、60個炮台;而離重要港口安特衛普不遠的瓦爾賀倫島設有18個大型炮台,駐有超過10000人。

比利時

比利時的海岸線附近設有37座炮台和15個要塞區,其中有V型飛彈的發射場。到了1943年12月21日,隆美爾視察工事僅完成50%。

挪威

在英軍數次派出特種部隊突襲挪威後,希特勒直覺性的認為英軍將會入侵挪威,因此對該區投下大量軍力與資源;截至1944年4月,駐挪威軸心國兵力約有16個師,擁有225個炮兵陣地和中大型火炮1000門,還另有280個加強型大型防禦工事、超過1000處小型加強型工事、15個岸基魚雷發射陣地。挪威沿岸還有11個超過280mm的巨型火炮陣地,有35門巨炮。另外在1943年2月,英軍突擊隊發起岡塞賽德行動(Operation Gunnerside),成功摧毀了位於魏摩克(Vemork)的德國重水工廠。

丹麥

丹麥設有78個炮兵陣地、約300門中大型火炮、2000多個要塞型工事,駐有3個師和9個海岸炮兵營、4個海軍高射炮營和2個後備炮兵營。

失敗原因

義大利停戰
義大利加入盟軍,令原由義大利負責防守的地中海交給德國。
兵力
守軍兵力素質不一,多為守備師或後備役,且裝備缺乏,特別是裝甲部隊和飛機,兵力調動也不統一。
蘇聯開始反攻,令德國順顧及三線防守。
以倫得斯特為首的前東線軍官主張集中裝甲師,在盟軍登入進行縱深作戰時集中消滅,主要是由於裝甲師數量極為不足,分散防禦只會更加浪費,即進行“機動防禦”;但隆美爾認為德軍兵力不足,主張將裝甲兵力分散於攤頭前不遠處,因為一旦盟軍登入成功德軍必敗無疑,除非讓登入兵力消滅在沙灘上,且若在敵方登入後再進行機動防禦,基於北非作戰的經驗,在盟軍擁有制空權下是極為不易的。由於以上觀點的衝突,兩人還有數次爭吵,直到盟軍登入時,隆美爾的主張都未被採用,而之後投入的裝甲師也被消滅。
盟軍開始登入時,西線司令部曾上報希特勒,但最高統帥部的約德爾卻以元首休息和認為是盟軍聲東擊西來回應,使得倫得斯特無法在關鍵時刻動用足夠的裝甲師來反制,到了盟軍已鞏固陣地後才派出前往戰鬥。
隆美爾估計登入地點錯誤。
要塞本身
大西洋壁壘未建造完成,地雷並未埋好、要塞未建成,在盟軍登入前的艦炮、飛機重火力轟炸下,防禦結構多處被破壞;另外就是,盟軍有獲得整個大西洋壁壘的藍圖:1942年,一名名叫雷內·杜歇(René Duchez)的法國油漆工意外偷得德軍整個大西洋壁壘設計圖,並將它交給盟軍,使它的主要防禦工事早已被盟軍所洞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