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螳螂

大螳螂

大螳螂(學名:Tenodera aridifolia)屬螳螂目,螳螂科。是一種中型至大型的昆蟲,體呈綠色或褐色,頭為三角型 足為捕捉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螳螂
  • 拉丁學名:Tenodera aridifolia
  • 別稱:台灣大刀螳
  • 二名法:Tenodera aridifolia (Stoll, 1813)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昆蟲綱(Insecta)
  • 亞綱:新翅亞綱(Neoptera)
  • :螳螂目(Mantodea)
  • :螳螂科(Mantidae)
  • 亞科:螳亞科(Mantinae)
  • :花崗岩螳族(Polyspilotini)
  • :大刀螳屬(Tenodera)
英文名稱,物種分類,外觀特徵,求偶方式,生態習性,

英文名稱

Chinese mantis;Japanese giant mantis

物種分類

分類:螳螂目/螳螂科/大刀螳屬

外觀特徵

身長70~95mm。為中型至大型的昆蟲,體呈綠色或褐色,頭為三角型 足為捕捉足。由於常躲在花叢間,收起前足擺在胸前等待 獵物,姿勢有如祈禱狀,故有\"祈禱蟲\"的別稱。

求偶方式

螳螂的求 偶方式非常特別,雌蟲往往在交尾之後會將雄蟲的頭及身 體吃掉,據相關的研究而有兩個假說:一種認為雄蟲中央 神經系存在時會抑制射精管肌肉之收縮,因此,雌蟲將雄 蟲頭吃掉時,雄蟲才能將精子傳送到雌蟲體內完成交尾。 另外一種假說認為雄蟲交尾後即完成其生存的任務而將死 亡,與其死後被其他動物吃掉,不如將肉體奉獻給母蟲, 一來母蟲不必浪費能量去尋找獵物,二來立即提供養份, 供卵發育,確保後代基因之傳遞,母蟲交尾後會產生一個 “螵蛸”,將卵成對的藏在裡面,加以保護。

生態習性

成蟲出現於夏、秋二季,生活在低海拔或平地樹林旁草叢間。螳螂,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螳螂目昆蟲的總稱。身體中型或較大,頭部倒三角形,複眼大而明亮,觸角細長;頸可自由轉動。體呈黃褐色、灰褐色或綠色。胸部具有翅2對、足3對;前胸細長,前足為1對粗大呈鐮刀狀的捕捉足,並在腿節和脛節上生有鉤狀刺,用以捕捉害蟲,故為益蟲。後足的基部具有聽器。雌性的食慾、食量和捕捉能力均大於雄性,雌性有時還能吃掉雄性。雌性的產卵方式特別,既不產在地下,也不產在植物莖中,而是將卵產在樹枝表面。交尾後2天,雌性一般頭朝下,從腹部先排出泡沫狀物質,然後在上面順次產卵,泡沫狀物質很快凝固,形成堅硬的卵鞘。卵鞘中藥稱“桑螵蛸”或“螵蛸”。次年初夏,從卵鞘中孵化出數百隻若蟲。若蟲蛻皮數次,發育為成蟲。為不完全變態。我國常見的有中華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體長約8厘米,綠色或黃褐;斑小螳螂(Statilia maculata)體長5~6.5厘米,灰褐或暗褐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