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虎島

大虎島

大虎島在廣州南沙區黃閣鎮範圍內,大虎島山體由紅色砂岩組成,形如伏面積1.2 平方公里。無人居住,島上有種養殖業,保存有大虎山炮台等歷史遺蹟,入選2011首批開發無人島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虎島
  • 屬於:島嶼
  • 位於:廣州南沙區黃閣鎮
  • 居住:無人
  • 主導用途::旅遊娛樂用島
位置,名稱由來,地貌特徵,開發利用,

位置

位置:廣東省 廣州市 南沙區;坐標:22°50′N,113° 35 ′E。面積(km2):1.0655。所屬行政區:南沙區黃閣鎮。在珠江口水域,大虎島地位特別。其上暗紅色山頭,是虎門一帶標誌性的海上景觀;而周邊區域的“虎門”一名,即來自大虎島。大虎島多山、少地、無居民,其與人類的交往史,有跡可考的,均在200年內,一因戰爭,一因疾病。

名稱由來

相傳,珠江口海面上,現今萬頃沙東邊的龍穴島,住著南海龍王,他有一個美麗的女兒,名叫阿娘。某天,阿娘出水遊玩時,遇到一隻神虎襲擊,遂藏身一個漁村。隨後趕來的南海龍王持棒怒打神虎,一時打得天昏地暗。
誰知,這神虎竟是只懷著身孕的母虎,終於體力不支,挨了龍王一棒,被打落江中,隨即產下一隻小老虎。龍王為防其再為害人間,用金鎖把它們鎖在江心。
後來?後來你就知道了:大、小二虎變成了現在的大、小虎山,龍王的大棒斷為兩截,掉在江中,變成現在“上橫檔”和“下橫檔”兩島。金鎖則變為上橫檔島旁的金鎖牌(現稱金鎖排)島。阿娘藏身的漁村,被稱為“太平村”(現併入東莞市虎門鎮)。
母子二虎被鎮鎖江心,終日對著南海哀嘆,頗為孤苦伶仃,後人即將珠江口外水域稱為“伶仃洋”。神虎不甘困境時仍發威怒吼,伴之以驚濤駭浪,人們便把珠江口內水域稱之為“獅子洋”。
據說,“虎門”一詞,即來自大虎島、小虎島上的大、小虎山,二山相對如門,合稱虎門。
現今,人們對“虎門”的記憶,大多來自百多年前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虎門銷煙、鴉片戰爭……
其實,千百年來,大、小虎山背後,自有它的美麗故事。這些故事,把伶仃洋中的島、洋、山串在了一起。
這個傳說載於《南沙文史》,其中一些島名來歷也另有說法,博人一笑之餘,權當分辨廣州海島名的線索來讀了。

地貌特徵

島北部為低山丘陵,南部平坦,植被以灌草叢為主,局部岸段有紅樹林,近岸水域為珠江口魚類產卵場及天然漁場。
大虎島在廣州南沙區黃閣鎮範圍內,大虎島山體由紅色砂岩組成,形如伏面積1.2 平方公里。大虎島周圍水域是獅子洋鹹淡水魚類產卵場的主要江段,水面6.4平方公里,共7.6平方公里,即1.14萬畝。需特別保護的為大虎島東西兩側各長4公里、水深10-15及10-30 米的鹹淡水魚類產卵魚群藏棲之所,漁民稱為大虎凼的水域。

開發利用

原開發用途: 無人居住,島上有種養殖業,保存有大虎山炮台等歷史遺蹟。
主導用途:旅遊娛樂用島
“賣相”最好但開發難度大
天氣好時,從虎門大橋路過,你也許看得到北邊水中那個暗紅色、圓滾滾的山頭。那就是大虎島標誌性的赤砂岩山,北面的是大虎山,南面是豬頭山。大虎山比豬頭山高一些、雄偉一些。登島前,南都記者聽說,大虎島是廣州6個可開發的無人海島中,“賣相”最好的,據說,已有大型開發商表示出興趣。
人們看中的,除了大虎山自身的島嶼資源,還有它一直以來的標誌性地位。大虎山、伶仃洋早已成為廣州南大門的地理標誌。據說,以前的洋人從海路來廣州,要見到大虎山,才認為是到了廣州城。大虎山附近的虎門水道,也是珠江通往伶仃洋的入海口中最大的一個。
因此,大虎島和北面的大蠔沙一起,成為最受歡迎的兩個無居民海島。大蠔沙十分平坦,房地產、污水處理廠、賓館、體育訓練場等用途都被考慮過;而大虎島地形多樣,南北山頭相連,中間少量平地,用作旅遊開發更合適。
但是,無任何基礎設施的無人海島,開發難度非常大,成本非常高,“中國對無居民海島的開發,少有成功的”,有海洋管理工作人員說。
除此之外,大虎島周圍水域是獅子洋鹹淡水魚類產卵場的主要江段,其東西兩側各長4公里、水深10-15米及10-30米的鹹淡水魚類產卵藏棲之所,漁民稱為大虎凼的水域,都需特別保護。
虎門炮台管理所所長黃利平翻查資料發現,李鴻章路過大虎山時,曾稱該山是“粵東王氣所在”,但後一句有點掃興:“唯虎頭內向,終不成”(大虎山在島嶼北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