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鏽病

主要在葉片和花梗上形成橢圓至紡錘形、隆起的小瘡皰,中部呈桔色,周圍為黃白色,有光澤。後期縱裂,周圍表皮翻起,散出鐵鏽色粉末(夏孢子)。

基本介紹

  • 別稱:大蔥鏽病
  • 常見發病部位:葉片和花梗
  • 常見病因:該病菌以冬孢子和夏孢子形態附在病株上越冬,形成初侵染源
  • 常見症狀:橢圓至紡錘形、隆起的小瘡皰
症狀,病原,防治方法,

症狀

隨著病害進展,與病斑相鄰處出現新的長橢圓形至紡錘形斑點。斑點隆起後縱向破裂,散出紫褐色粉末(冬孢子)。重症植株的葉片和花梗,呈麥稈色乾枯。

病原

該病菌以冬孢子和夏孢子形態附在病株上越冬,形成初侵染源。孢子藉助氣流傳播,侵入大蔥發病,形成夏孢子。夏孢子形成再侵染源,向周圍植株蔓延。

防治方法

春播大蔥在秋冬之間,秋播大蔥在春季開花期至梅雨期等氣溫較低時期病害較多。氣溫在22~23℃以下的多雨時期及脫肥時亦常發病。要注意早期發現,早期防治,防止病害蔓延,切實加強肥水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