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的太陽

大荒的太陽

大型舞劇《大荒的太陽》由大慶歌舞團創作並演出,是我國首部工業題材舞蹈詩劇,該劇作為主旋律作品,以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謳歌石油工人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為主題,場面壯觀,氣勢恢宏,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首演於1992年,1997年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該劇向人們展示的是這樣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1960年,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大軍,挺進松遼盆地,展開了一場空前的石油大會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荒的太陽
  • 外文名:The Sun over the Wilderness
  • 導演王舉
  • 編劇王舉
  • 類型:傳統舞劇
簡介,劇情介紹,第一場,第二場,第三場,第四場,責任者,

簡介

中文名稱: 大荒的太陽
外文名稱: The Sun over the Wilderness
類別: 傳統舞劇

劇情介紹

第一場

初升的太陽留在心中的記憶。
荒原的太陽們(喻石油工人),雕塑般地聚集在年輕的鑽井隊長春陽身旁,他們對這片沉睡的土地,充滿必勝的信心。大荒的太陽們化作沉睡的黑土地,鐵鍬嬸們揮動鐵鍬,將他們喚醒。大嫂們手捧小石磨,磨呀磨呀,磨出了她們對太陽們的無限深情。健壯的找油郎們,東奔西走地在荒原上開掘著地下寶藏,從秋到冬,從春到夏……

第二場

如火的太陽存在心中的渴望。
太陽們你追我趕,後浪推前浪。秋月一聲呼喊,飄然入耳。春陽從懷中掏出珍藏的紗巾,秋月羞怯地伸出手,飛過來的竟是春陽的鋁盔。太陽們被春陽和秋月的摯情所感染,他們拿出吃飯用的金屬匙,敲擊著鋁盔,歡快起舞。鑽井高聳,托起了太陽們那七色的青春彩虹。

第三場

溫暖的太陽藏在心中的呼喚。
大荒的太陽一環又一環地升騰。突然,烏雲遮住了晴空,驚雷引來了暴雨。春陽和他的夥伴們在雨中痛快地搓洗著,嬉鬧著。“青草綠呀,黃花黃啊,妹妹要找心上的郎啊……”一個少女甜美的歌聲傳來,嚇得小伙子們不知所措,狼狽不堪。少女們在大荒上採摘雨後的黃花。秋月撿起春陽扔在地上的工作服,深情地望著自己的心上人。

第四場

燃燒的太陽刻在心中的豐碑。
秋月身著新婚禮服,雙手高舉紅喜字,但任憑怎樣用力,也不能將喜字拼在一起。烈火在瘋狂地肆虐吞噬。春陽和夥伴們與火魔拼搏。悲壯的樂曲在荒原上低回,弔唁的人群緩緩而行。天空曠、地也空曠,春雷驚醒了大荒原,冬雪焐熱了找油郎。是憂是喜去問問大荒的太陽,是苦是甜去問問大荒的太陽。

責任者

演出單位: 大慶舞蹈團
責任描述
創作者編劇、總編導:王舉。編導助理:徐建國、王淑艷。作曲:趙曉生。文學台本、表演指導:劉富英。主題歌詞:車廣鳴。舞美設計:陸瑋(布景),金長烈、伊天夫(燈光),於媛婷(服裝),王永貴(道具)。
演出者主要演員:王建東、鄭軍(飾春陽A、B),姚芳、趙冰心(飾秋月A、B)。樂隊:上海電影樂團。獨唱:趙冬蘭。指揮:王永吉。
評論擷萃
評論擷萃中國舞劇新篇章魯洪
建國後一百零一部現實題材舞劇,我發現工業題材的舞劇竟然未占一席之地。因此可以說,《大荒的太陽》填補了中國舞劇的一項空白。
《大荒的太陽》編導王舉是用現代意識觀照地域文化,搞“現代中國舞”的實踐者。但當他看到地域性的民俗、民風舞又蜂擁而至時,便果敢地把觸角伸到了新的創作領域,他害怕和別人“爭嘴吃”,決心去逾越工業題材這個“禁區”。
“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得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王舉在大慶生活了十年,這給他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生活基礎。
在《大荒的太陽》中,我最喜歡第三篇里的野浴舞。這個舞段設計得不僅符合劇中特定的歷史條件,而且極富生活情趣,切入的視覺也很精妙。電閃雷鳴,大雨滂沱。男主人公春陽和他的夥伴們衝下鑽台,脫去工作服,甩掉鑽工靴,穿著短褲在雨中興致勃勃地搓洗著、打鬧著……舞劇的主題在這裡得到了升華,成功地開掘出了熱血男兒們的深層情感,淳樸可信且立體豐厚。
舞劇的結尾也頗能撥動觀眾的心弦。“是苦是甜去問問大荒的太陽”。踏著雄壯的合唱節奏,演員從高台上走下,呈方型的畫面逐漸擴展到整個舞台。這時的舞台一片火紅,把天、地、人融為一體,給觀眾留下了無限遐思。(摘自《舞蹈》1992年第5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