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濕熱證

大腸濕熱證:濕熱之邪內犯大腸,熏灼腸道,傳化失常所表現的下利黏凍膿血便,或黃色水樣糞便,便次增多及濕熱內蘊的證候。

腸虛滑瀉證:大腸陽虛陰盛,傳導失利,不能固攝所表現的大便滑脫失禁和陽虛陰盛的證候。

病因,病機,治療,大腸濕熱食療方,

病因

大腸濕熱證由於飲食不潔或嗜食生冷油膩,可致濕熱內生,阻滯氣血,腸胃黏澀,氣血熏蒸。如《素問·陽明篇》所云:“食飲不節,起居不時,則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濕熱、暑濕之邪外襲大腸,阻滯氣血,傳化失職,則出現下痢諸症,故《濟生方》云:“胃者,脾之腑,為水谷之海,榮衛充焉;大腸者,肺之腑,為傳導之官,化物出焉。夫人飲食起居失其宜,運動勞役過其度,則脾胃不充,大腸虛弱,而風冷暑濕之邪,得以乘間而入,故為痢疾。大凡傷熱則為赤,傷冷則為白。傷風則純下清血,傷濕則下如豆羹汁,冷熱交並,則赤白帶下。”

病機

由於濕熱蘊蒸,影響大腸的傳導功能,清濁不分,混雜而下,並走大腸,則為泄瀉。“夫泄瀉者,注下之症也,蓋大腸為傳送之官,脾胃為水谷之海,或為飲食生冷所傷,或為暑濕風寒之所感,脾胃停滯,以致闌門清濁不分,發注於下,而為泄瀉也”(《古今醫鑒》)。若濕熱之邪,熏灼腸道,阻滯氣血,脂絡損傷,腐敗化為膿血,瘀滯腸道,腑氣不通,氣機不暢,傳導失職,則為痢疾,故《醫碥》云:“痢由濕熱所致,或飲食濕熱之物,或感受暑濕之氣,積於腸胃,則正為邪阻,脾胃之運行失常,於是飲食日益停滯,化為敗濁,膠黏腸胃之中,運行之機益以不利,氣鬱為火,與所受濕熱之氣混合為邪,攻刺作痛,此痢症所以腹痛之。”若大腸濕熱證,瀉、痢日久,損傷陽氣,腸中虛寒,固攝無權,每易發展為腸虛滑瀉證;或中虛髒寒,寒濕久滯腸中不去,陰盛陽虛,精微不固,則形成虛寒痢。若濕熱蘊積腸中日久,損傷血絡,則為髒毒便血,“髒毒者,濕與熱合,蘊積日久,傷損陰絡,血滲腸胃,積久乃下,其色黯濁者是。槐花湯加炒苦楝、炒蒼朮”(《醫碥》)。

治療

治療宜清化濕熱。以泄瀉為主,方用葛根芩連湯(《傷寒論》)。《幼幼集成》認為:“凡泄瀉腸鳴腹不痛者,是濕,宜燥滲之;腹痛腸鳴瀉水,痛一陣瀉一陣者,是火,宜清利之。”若以痢疾為主,應清熱除濕,行氣和血,方用芍藥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丹溪曰:養血則便自安,調氣則後重自除。又曰:後重則宜下,如大黃、檳榔之屬;腹痛則宜和,如木香、厚朴之類;身重則除濕,非蒼朴不能除;脈弦則去風,非秦艽不能去;脈大當清熱,非芩連不能清;膿血稠黏以重藥竭之,非大黃,滑石不能竭”(《醫林墨繩》)。
《雜病源流犀燭》認為:“痢之為病,由於濕熱蘊積,膠滯於腸胃中而發,宜清邪熱,導滯氣,行淤血,而其病即去。”

大腸濕熱食療方

【組成】豬大腸1條(約250克),槐花、金銀花各30克。
【製作】將豬大腸割去肥油,翻轉,用鹽洗去黏液,並用清水漂洗乾淨;槐花、金銀花洗淨,納入豬大腸中,用線把兩頭紮好。
把裝有藥材的豬大腸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用文火煮12小時,調味即可。
【用法】隨量飲湯食肉。
【功 效】 清熱利濕止瀉。適用於潰瘍性結腸炎大腸濕熱者。
【組成】甜菜100克,粳米50克,味素、食鹽、香油、蔥、薑末各適量。
【製作】將甜菜切碎或絞取汁,粳米淘洗乾淨,加水適量,先武火煮沸後,改文火慢熬至粥稠時,加入甜菜或甜菜汁煮沸片刻,再調入味素、食鹽、香油、蔥、薑末等調味即可。
【用法】每次1碗,早晚餐分食。
【功 效】清熱,解毒,止痢。適用於潰瘍性結腸炎濕熱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