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山

大石山

大石山,位於蘇州市虎丘區通安鎮南,是陽山的余脈,高80多米。山中原有雲泉庵,上臨秀石,下傍清泉,庵以山下泉而得名。大石山以山秀、泉清而出名,清代疊石名家戈裕良以它為藍本堆造了環秀山莊的假山。山下有泉兩泓,一名雲泉,其石互錯,水自石中泄納一小池內;一石井,名缽盂泉,水清味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石山
  • 位置:蘇州市西北郊,虎丘區通安鎮 
  • 所屬山系:陽山 
  • 海拔:80餘米 
地理位置,地名典故,自然地理,名勝古蹟,旅遊文化,吳中仙坪,拜石軒演義,款雲亭巡瞰,滴水岩觀心,

地理位置

大石山位於陽山北麓,地處虎丘區通安鎮境內。

地名典故

明《長洲縣誌》:“陽山,……箭缺迤北,連山不斷,卒發於大石,石湧出如蓮花,橫從若干步,跨以石樑,下可通人。”

自然地理

大石山為陽山北麓余脈,位於通安鎮南樹山村戈家塢內,面積不足0.2平方公里。

名勝古蹟

舊有拜石軒、觀音閣、仙砰石、望湖峰、雲泉庵等18景,其中部分景點已毀。現雲泉庵廟基隱約可辨,觀音石像仍端坐於石龕,有石桌石凳。有明代吏部尚書王鐸和滸墅關關官袁樞的“仙砰”,吳寬等《游陽山雲泉庵觀大石聯句》、等眾多石刻。大石有雲泉和泥盆泉等山泉。

旅遊文化

大石山,位於通安鎮南,是陽山的余脈,高80多米。
大石山
大石山位於蘇州高新區樹山村。背靠陽山,危岩峻峰,環秀疊翠,遠遠望去,猶如挺拔在陽山半山坡的一朵巨蓮。元、明以來,大石山勝名鵲起,不知吸引來了多少文人墨客,在此賦詠題刻,因而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天公也似乎特別青睞大石山,所有山林之美,概由此山承之,清泉、奇石、秀木,都讓它占全了;幽、奇、險、古,名山的四字要訣,它也一字不落。明代戈裕良遊覽大石山後依照大石山原型構築了世界文化遺產環秀山莊。《滸墅關志》、《陽山志》等記載了大量古人留下的有關大石山的詩詞歌賦、民間傳說。
舊時有大石八景,曰:拜石軒、招隱橋、宜晚屏、毛竹磴、玉塵澗、青松宅、楊梅崗、款雲亭。大石山的秀色更是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的青睞作詩題字,有著名的“大石聯句”。現在還存有“大塊文章”、“夕照岩”、“仙橋”和“仙坪”等摩崖石刻.。游大石山以夏至時節為最佳,此時山前山後的楊梅已熟,樹樹如火如雲,遊人可大飽口福。附近樹山村保持著原始生態,山上盛產茶葉、翠冠梨,還可品嘗農家飯。
大石山素享“獨步江南,天然畫本,尺輻千里”之譽。
清嘉慶年間,大石山來了一個中年人,是專門來看大石山之石的。他叫戈裕良,是一位疊山大師。這位疊山大師最近有點煩,因為環秀山莊的主人請他疊一座假山。按理,對於大師級的疊山專家來說,這是小菜一碟,因何犯愁?原來環秀山莊很小,手腳施展不開,而更令人為難的是這個園子的歷史。這兒是五代吳越廣陵王錢元璙的金谷園、北宋朱長文的樂圃、明萬曆大學士申時行宅、清乾隆刑部侍郎蔣楫府邸,這種園子惹人注目,疊的假山容易遭受非議,戈裕良不得不格外慎重。
正在戈裕良愁眉不展的時候,有朋友建議他,不如到大石山轉一轉。於是,戈裕良來到了大石山,一來就不想走了,他在山中一連盤恆了半月,畫了厚厚一疊草圖,才滿懷信心地回到城裡。
環秀山莊大廳前的假山疊成了,崢嶸峻峭,奇峰兀立,崖巒聳翠,深壑曲澗,形態逼真,結構嚴密,真是“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名冠江南,被譽為“蘇州三絕”之一。很少有人知道,這是戈裕良把大石山搬來並濃縮的結果。
劉敦楨評環秀山莊:“蘇州湖山假石,當推此第一。”
就這樣,大石山成了世界文化遺產環秀山莊的母本。
有人說,大石山始終是畫的驕子、詩的寵兒。
進大石山的路口,豎著一座“大石勝景”坊,大石山的景到底有多勝,明吳一鵬《登大石》詩可以告訴你:
大石巍巍郡郭西,登臨此日酒重攜。
煙中鳥沒千峰暝,象外天空萬物低。
田舍築牆堆亂石,僧廚剝筍落黃泥。
興游未盡忙歸去,一路垂鞭信馬蹄。
這首詩描畫出了一幅大石勝景圖。岳岱對大石山的描繪則是:“循徑以入,茂林幽澗,若將迷焉。行漸深,有台,至是少憩。仰望樓閣,勝不能圖。攀登而上,即之。有長松美竹,列映石門。有佛閣軒亭,皆因宜構架石上。前臨深壑,松竹森郁於下,太湖遠峰,可收一望。” 吳寬稱大石山為“東南一奇”,並撰《陽山大石岩雲泉庵記》,曰:“仰見石勢欲墮,舉足甚恐,入門竹林幽茂,薜荔滿牆,僧緣崖架木,有小屋在石下,益奇。”誦讀這些詩文,不由得使人心嚮往之。王鏊說大石山“儼如大比廷朝,冠冕森萬笏”,山峰像大臣上朝時捧著的笏版,“又如御林軍,戈劍羅勁卒”,又像刀槍劍戟全副武裝的將士,大石山真是氣派非凡。
《滸墅關志》:“大石峰湧出山腰如蓮花。”
大石山危岩峻峰,環秀疊翠,遠遠望去,猶如挺拔在陽山半山坡的一朵巨蓮。游大石山,從山腳拾級而上,可登山腰平台,平台一側凌空,一側巨岩壁立,一股清泉沿岩壁汩汩而下,落入壁下石池,這便是著名的雲泉了。這平台上本是雲泉古寺原址。石壁前,有一橫石挑出,形似桂林的象鼻峰,橫空出世,使人嘆為觀止。這半山岩壁前的石橋,確使人有過橋便是仙界的想像,因此就有了“招隱橋”的名稱;站立橋邊,真有飄飄欲仙之感。平台之東,有石桌、石凳、石磴、石牖、石龕,都是以山岩的天然形狀而命名。在這靜寂如世外,雲煙半纏繞的山腰,能舉子對枰,不是神仙也神仙了。天橋西下側,有一線天可供登臨,此是古人利用山的天然裂縫加工成台階而形成的通道,仰觀山道崎嶇陡直,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其險峻,可想而知,攀登其上,就如步上了登仙丹梯,真有“雲衢幽邃”之嘆。出一線天,就登上了大石頂峰。此時,下瞰乃林海蒼蒼,西望則笠澤茫茫。在登山途中,驀然發現一處摩崖,上鐫“仙坪”二字,定會怦然心動。回頭再看走過的游線,會覺得自己一步步走進了仙境。

吳中仙坪

大石山的奇石、美石,大多簇擁著這“仙砰”二字。
這是一塊平整、略側臥的大石,它舒舒坦坦地躺在山中腰,那姿勢讓人想起枕臂酣睡的彌陀佛。“大肚能容容世間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坦蕩蕩,篤悠悠,常知足,少憂戚,佇立在“仙砰”摩崖前,這些感知會油然而生。
“仙砰”為明代滸墅關關官戶部郎中袁樞題、禮部尚書王鐸所書。明人好奇字,“砰”實乃“坪”也!
[唐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巨然《層巒叢樹圖》,王鐸圖跋:“明日別滸墅,心猶游其中。王鐸題為石愚(袁樞)親契,癸末(1643)三月夜。” “仙砰”摩崖有識:“明崇禎十六載(1643)三月,河南王鐸書,袁樞題。”圖跋、摩崖兩相對照,互為契合,“仙砰”二字的文物價值又加上了一塊法碼。按考:袁樞為明代兵部尚書袁可立之子,王鐸為袁可立門生,二人交情尤篤,崇禎十六年春曾在滸墅關袁樞寓所避難數月,王鐸有《贈袁樞詩冊》、《雪景竹石圖》等作品為袁樞而作。袁樞乃蓋代收藏名家和書畫家,尤以收藏董源、巨然作品為最。其畫作《平泉十石圖》現藏於廣東省博物館,《松溪泛舟圖》2013年9月17日在北京嘉德拍賣會上被展出,在書畫界引起反響。
由於歷史原因,吳中眾山因採石大多遍體鱗傷,唯樹山村依舊青山巍巍,草木蔥蘢,故而一直以來,被人們譽為“世外桃源”、“天然氧吧”,無疑人間仙境。也是天緣巧合,大石山中恰有“仙砰”摩崖一方,不妨看做是對樹山村的點睛之筆。樹山村,實在當得起“吳中仙坪”這一考量。
仙坪右側不遠處,有“唯和呈喜”,4字利用左、右、上下結構,合用一“口”,獨出心栽,構思巧妙,又好像是專為今天鐫刻的,今天不是正在大力倡導和諧社會么,和諧社會是必然唯和呈喜的。“唯和呈喜”也可看做是“仙坪”的民間詮釋,和和氣氣,喜氣洋洋。天下太平、社會安定是最大的和氣;豐衣足食、無病無災才有喜可言,有了這兩條,在普通百姓看來,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唯和呈喜”旁邊是“劈劍”和“拜石”。
“劈劍”,許多人認不識這兩個篆體字,更沒聽說過這裡還有個故事。虎丘山有塊試劍石,大家知道,干將吳王闔閭之命鑄劍,鑄成雌、雄兩把寶劍,他藏起雌劍,只獻了一把雄劍給吳王。干將的這點小聰明怎瞞得過吳王,闔閭一怒之下,把干將殺了。鑄劍的人死了,劍鋒不鋒利還得試試,吳王就在虎丘山上試劍,一劍劈下去,一塊大石頭被劈成兩半。明人楊備有詩描述此劍之鋒利:“白刃凝霜照水寒,當時入匣便迴鑾。岩前片石猶中斷,切玉如泥也不難。”吳王劈開的這塊石頭就是試劍石,現在還躺在虎丘山的上山路上。
吳王闔閭四處搜尋那把雌劍,卻始終不曾找到。雌劍跑什麼地方去了呢?躲到大石山來了。雌劍思念雄劍,經常哭泣,老人們說,假如你聽見大石山山谷里的風像悲鳴,那是雌劍又在哭了。雌劍的哭聲積聚在山頭上方,化成了一道閃電,“嘩啦”一下劈下來,把一堵崖壁劈做兩爿,這就是大石山上的劈劍岩。也有人說,不是閃電劈的,是雌劍實在無法平息自己的怨怒,騰空飛起,把崖壁當做吳王,劈來解解恨的。
[《吳地記》:“干將進雄劍於吳王,而藏雌劍。時時悲鳴,憶其雄也。”]
“拜石”,如果對吳文化中的石文化缺乏了解,就很難品出這兩個字的的意思。假山是古典園林中不可或缺的點綴,而蘇州出產的黃石和湖石,歷來是疊假山的首選料。一般人只知道太湖石之妙,但明代造園學家計成所著中國第一部造園專著《園冶》指出:“古勝太湖,好事只知花石;時遵圖畫,匪人焉識黃山。”意思是因為宋代的“花石綱”,世人都聽說了太湖石是上佳假山石料,其實疊造假山須參照畫意,只有精於繪事者,方能識得黃石疊山的妙處。黃石指堅紋古,疊高更顯嶙峋,用它造山,假山恍如真山。古代文人有禮拜佳石的雅趣,北宋書畫家米芾就拜過石,成為中國文化史上很著名的故事。大石山遍出嶙峋黃石,且自然成峰,故有善繪者題刻了這“拜石”摩崖。
仙坪左下側有“集仙岩”,上方是民國元老李根源所書勒刻的“仙橋”和“大快文章”。仙橋也就是象鼻峰。集仙岩是個提示,讓人們知道仙坪乃仙人聚會的場所。過去,樹山有城隍廟,每年農曆三月廿八到四月廿八,廟主選個日子出會,廟會的主要節目是“城隍出巡”。城隍老爺坐轎出巡,前面有鳴鑼開道的差役和扛著“肅靜”、“迴避”牌的執事。西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會趕來,連天上的神仙也會來湊熱鬧。廟會結束,村民回家,神仙去遊山玩水,到了大石山,“一線天”邊有個崖壑擋路,神仙手一招,一條象鼻從天而降,搭在崖壑上就是一座橋,神仙輕輕鬆鬆跨了過去,卻忘了收回象鼻,大石山就此多了這么一景。
仙坪常有仙人來,明人鄒迪光在他的《登大石》詩中就這么想像的:
巨靈何事者,鑿石表三吳。
地割煙霞境,天分日月都。
斷岩雕檻接,飛磴曲欄扶。
長嘯松風下,群仙若可呼。
這位鄒詩人真有意思,他想呼喚仙人來與他對話。不必笑話古人的這個念頭,只消把“仙人”換做“自然”,在這大石山里,人與自然對起話來,不比與仙人對話更有收穫么?

拜石軒演義

大石山原有八景,明代詩人黃姬水一一題詩,為後人保存了一份珍貴資料。黃姬水的《大石八景》之一《拜石軒》,詩曰:
平生許椽情,況復秉貞介。
開軒面巨石,聊學南宮拜。
拜石,讓人看到了古代一位詩人對大石山之石的一種敬畏之心。這是對大自然的敬畏。這種敬畏之心,在環保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尤其需要提倡。
《陽山志》的作者岳岱,評山論峰是當之無愧的權威,他品評大石山之石,是這樣說的:“有石樑飛跨岩上,又有石龕、石磴、石牖 ,皆天然奇勝。一石之間而眾美俱得者,殆亦少也。”這么評價了還不過癮,索性放開筆來,寫了一首長長的詩:
“陽山郁嵯峨,大石當北面。幽境閟靈異,游屐多未探。族人墓其下,歲或一登玩。今晨招我俱,春光適將殿。放舟通安橋,迤邐行野岸。暖風吹微醺,滿眼楊花亂。曲塢古木深,陰崖靈境換。拜掃旋登陟,策興秋鶻健。石勢何峻嶒,形狀極詭變。或為餓虎伏,或為驚蛇竄。或為絡角連,或為浮梁斷。雄或當秦關,險或走蜀棧。空明雪竇穿,逼塞野藤纏。一一巨靈劈,舉目輒震眩。白雲藏半龕,紅泉出千澗。上有仙人路,草色雜花絢。殘碑記前哲,老木掛危殿。巨區萬頃波,直上鰲脊看。始嘆眼界寬,未及遊歷半。斜陽掛遠林,欲別意還戀。乘興當復來,長嘯秋岩畔。”
同是明代人的都穆,在他的《游郡西諸山記》對大石山之石的形容是:“石錯互若頦頜齦齶,從其後視之,又若狻猊昂首尻下,其前磐石如臥鼓,可坐二三十人……石一股西跨,類猛士 足立。” 薛章憲和前面二位英雄所見略同,在自己的《陽山大石》詩中也以“隕星自天著山巔,與天作石知何年,牙被贔屓斷復裂,欲墮不墮相鉤連”來形容大石山的險峻。
大石山之石,對他們而言,魅力可謂大矣哉!
對大石山之石描摹最淋漓盡致者,當數吳寬、李應楨張淵史鑑的《大石聯句》:
[吳寬(1435-1504)蘇州人,明成化八年狀元,官至吏部尚書。有自訂《家藏集》77卷。]
“岩岩者大石,奇觀人所誦。遐想千載余,來游五人共。舍舟始登入,持策不待控。是時日夕,茲山氣逾蓊。入門信突兀,拾級轉空洞。落星何破碎,靈鷲宜伯仲。仰觀神欲飛,俯瞰心屢恐。鱗皴剝苔蘚,骨立冰雪凍。神驅道撝訶,鬼劈紋錯綜。尊嚴凜君臨,張拱儼賓送。環列盡兒孫,擁護等僕從。欲假愚公移,諒匪雍伯種。臥鼓慨桴亡,對臼怯杵重。猊吻呀未收,龍鬣怒難控。凝血疑痛鞭,立肺詎冤訟。上漏還啟窗,中通自成衖。大維補天功,小可砭肌用。分矢肅慎來,浮磬泗濱貢。犀利並攢劍,兀臬側倚瓮。嶧山辱嬴秦,艮岳遺汴宋。節彼民具瞻,壯哉客難奉。落照紅抹赭,歸雲白流汞。僧講點頭應,將射沒羽中。塵緣契三生,陳圖懷亡縱。在懸太師繋,攻玉詩人諷。仙煮充腹飢,俗搘免腰痛。瑤琨產維揚,琅玕出乃雍。高題少室名,怪作東坡供。半空見玉蝙,千仞附青鳳。棲禪余百年,問僧僅三眾。憑虛廻曲闌,架壑出飛棟。竹幽補堂坳,樹古嵌厓縫。竇黑炊煙燻,坎平锺乳壅。盤盤棧道危,虢虢水泉動。登頓足力疲,眺望眼界空。松露發欲濡,潭月手可弄。窮攀任生皸,醉吟微帶齆。列坐對彎跧,大呼應鍠宮。嗜癖牛李愚,詩戰鄒魯閧。拜奇得顛名,憂墜成噩夢。試與叩山靈,倘售捐薄俸。”
頑石如落星跌破,奇峰與靈鷲相伴;山岩鱗皴苔剝,石壁冰凌骨立;有的岩石就像君臨天下的王者,顯得不可一世,威風凜凜;兩邊的山石,好似在拱手禮送賓客;有的如環列四周的兒孫,有的像簇擁主子的僕從;挺拔險峻難以言表,抬頭仰觀,神飛魄散,低首俯視,心驚肉跳。《大石聯句》形象而生動地描繪了大石的奇、險。30餘年後,即弘治九年(1496),雲泉庵僧智韜請邑人張浩將《大石聯句》書於庵壁。
“南峰先生”楊循吉到大石山來覽勝,看到了《大石聯句》壁書,一口氣讀完,激動得不得了,回家就潑墨揮毫,寫下了《詠陽山雲泉庵和大石聯句》:
[楊循吉,蘇州南浩人,明成化進士,授禮部主事。年八十猶能著撰,卒後享祀學宮。]
“偉哉此陽山,有石俟歌誦。形將冰塊截,執與蓮花共。仰觀一何高,登陟不可鞚。鳥飛必徘徊,雲出自騰蓊。孤圓外成嶠,空朗中含洞。瘦如辟穀良,清若食蚓仲。深思殆天設,乍至令人恐。濃蘿垂作陰,寒泉滴為凍。戴庵亦顛危,攜觴更友綜。耳脅或駢攢,勒拳時獨送。巍巍上少並,森森下多從。荒厓始誰開,倒樹諒非種。在茲三吳間,當以九鼎重。崇岩借冠冕,卑巒聽提控。勞呼猿固匿,被壓松堪訟。曲躬始得門,側身還入衖。拂苔劣客眠,收乳兼資用。志猶記秦余,才曷遺禹貢。立久氣濕袍,嘯高聲答甕。論年越殷周,言時晦唐宋。一為佛者居,永作遊人奉。病宜謐著史,寐稱搏養汞。四方傳不誣,諸公評切中。臨谷足還酸,乘巔目偏縱。支頤詎厭看,極口難竭諷。鬼鑿手須胼,鯨負背應痛。東岱徒小魯,西華繆推雍。懸磬風發鳴,香爐煙結供。曝沙伏靈黿,食岡停遠鳳。是知隆拔群,所貴秀合眾。偷余殿容榱,就隙停閣棟。枯藤蔓穿竅,長蛇舌撩縫。輕清受指彈,玲瓏脫沆壅。芾拜本無忝,羽撼爭得動。栽培稀尺閒,搆架靡寸空。炎伏涼自生,清秋月堪弄。林深必賴燭,嵐酷能作齆。星化猶立芒,龍吟殊葉硐。嶺獅訓已賓,阜虎獰敢哄。久嗟隔勝賞,頻勞落清夢。即欲營終椱,其柰懷微俸。”
楊循吉的和詩,與吳寬他們的原詩篇幅相當,接著又有李滸也寫了《過雲泉寺次大石聯句原韻》,徐昂發寫了《觀陽山雲泉庵大石追次吳原博史明古聯句韻》,也都和《大石聯句》一樣,82句41韻。一時之間,一股“聯句熱”掀起,真是詩壇勝事。說到底,這一切都因大石而生。大石之奇、之險、之美,亦可想而知了。

款雲亭巡瞰

大石山之石奇者甚多。如果說蘇州西郊山脈是個天然奇石博物館,那末,大石山就是一個重點展室。
而款雲亭,站在這裡欣賞這個“展室”,奇石峻峰可盡收眼底。這個亭子名字聽上去就很美,雲到了它上面都不願飄走了。那末,就讓天上的雲和亭中的人一起來欣賞這兒的奇岩怪石吧。
[黃姬水《大石八景·款雲亭》:“古亭構崖巔,爽豈有佳趣。白雲常自留,解伴幽人住。”]
夕照岩,明代滸墅關關官錢天錫題刻此3字於岩上。明朱天成《游大石》一詩專為夕照岩而寫:
入山尋大石,樓閭望中分。
水響林梢出,鐘聲天半聞。
松亭藏鳥雀,竹塢宿煙雲。
獨立高岩上,蒼茫對夕曛。
苔岩青蒼,夕陽橘紅,嘯傲崖巔,八面來風,松濤群巒,竹影村舍,這是何等愜意的體驗,何等暢意的感受。
大石山有看不盡的風景,你可以站在款雲亭前盡情巡瞰。景生故事,故事聯景,大石山的每一座峰、每一道泉、每一塊岩、每一個洞,幾乎都有動人的故事,還有許多文人的題詠。
大石山第二峰上,有一條青石蟠龍,橫臥在長5米,寬2.5米、高3米的岩頂,龍頭向西,龍尾向東,龍身長約3.5米,背寬0.6米,身高約0.5米,龍身兩側雕有密密的祥雲,龍身前端左右兩側雕有龍爪。俗語說“神龍見首不見尾”,可是這條青石蟠龍,非但缺了尾巴,連頭龍也不知去向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方誌上說,這是文化大革命初期紅衛兵砸掉的,但民間還另有傳說。
民間傳說有兩個版本,一說這條青龍太頑皮,在西太湖裡掀翻了一隻漁船,闖了大禍,漁民落水淹死,玉皇大帝就派天兵天將來,砍掉了它的腦袋和尾巴。另一說情節就豐富多了:陽山小白龍年年來探母,來的時候就會下雨,對莊稼有益,所以百姓都說白龍好,青龍聽了很嫉妒,就找白龍岔子,和白龍打架,這一架打得天昏地暗,暴雨如注,淹了許多田。大石塢土地公公著了慌,趕緊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報告,玉皇發火,派雷公雷婆前來懲罰青龍,霹靂兩聲,龍頭龍尾被斬斷,龍身體擱在大石山半山腰,永遠為嫉妒者戒。
[《易繫辭》:“雲從龍,召雲者龍。”]
贔屓岩像只大烏龜。其實贔屓和烏龜不搭界,別看贔屓龜模龜樣的,卻是個龍種。龍生九子,有個兒子力氣特別大,這就是贔屓。因為力氣大,所以常被用做大石碑的底座。大石山的贔屓本來是要到東海去探望父母的,走到半路上,碰到呂純陽,呂純陽想在大石山造一座道觀,道觀造好要豎塊碑,碑要贔屓馱,這個贔屓正好派這個用處。呂純陽就哄贔屓,說你回家探親,怎么能空著一雙手呢?我知道你家老龍王喜歡吃楊梅,你帶點楊梅回去吧。贔屓說對對對,幸虧呂伯伯你提醒,我聽說東山楊梅特別好吃,我這就到東山走一遭。呂純陽搖搖頭,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東山楊梅固然出名,不過你家老龍王最愛吃的是大石山白楊梅,我領你到大石山去采幾斤。贔屓給呂純陽一噱兩噱,噱到了大石山,還沒等呂純陽對贔屓施定身法,贔屓已大叫一聲:不走了,不走了,我再也不走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贔屓看到這裡的風景這么優美,捨不得離開了。後來,呂純陽並未在這裡建道觀,贔屓卻永遠留在了大石山。
靈獅洞原本不叫靈獅洞,叫靈犬洞。雲泉古寺有個和尚,養了一隻狗,是一隻很可愛的小小獅子狗。這隻狗因為一直生活在寺院裡,從未吃過肉,所以它是世界上為數極少的吃素的狗。晚上,雲泉古寺旁邊的一個小山洞,就是它的窩。不過,小獅子狗往往不在洞裡睡大覺,而在外面替寺院巡更。一天夜裡,月黑風高,有個小偷想溜進廟裡偷東西,躡手躡腳走到牆腳根,正想翻牆進去,突然聽到一陣狗叫聲,說來也巧,這時颳起了狂風,風卷樹搖,樹影里一頭獅子威武地瞪著小偷,嚇得小偷連滾帶爬逃下了山。下山後,小偷越想越害怕,什麼地方不好偷,怎么偏偏打起廟裡的主意來了呢?一定是菩薩發怒,派個獅子來警告他的。第二天一大早,小偷又上了山,這回他是來燒香拜佛,請求寬恕的。這件事傳了開來,有人說,這是小偷心虛,狗一叫,更加緊張,容易看花眼,把大石頭看成獅子了。也有人說,小偷看見的確實是頭獅子,這頭獅子是小獅子狗變的,小獅子狗從小吃素,菩薩念他心誠,送了它500年道行,要緊關頭,它變成個獅子來保護寺產了。
[明繆宗儼詩獅:“驚風入松林,震若吼聲發。”]
因為這個緣故,人們改靈犬洞為靈獅洞。這隻小獅子狗現在還呆在靈獅洞裡,就看誰有好眼力找到它了。

滴水岩觀心

陽山有4處最著名的岩峰,大石山占其二。《滸墅關志》:“為岩者四:文殊岩,下有文殊寺,亦名觀音岩;虎頭岩,下瞰龍井,又名獅子岩;滴水岩,一名水簾,一名瀑布,一名珍珠簾,水從岩間下滴,如噴泉跳珠,淙淙作琴築聲,雖大旱不枯。冬月看冰柱猶勝。上有桃姑澗,昔有仙姑餐桃求道於此。洞前怪石林立;夕照岩,大石間。”
從滴水岩的三個別名,可以想像其水之豐、之美、之聲形具備、之恣肆愜意。想像力更活躍一點的人,立即會把這個滴水岩和花果山的水簾洞聯繫起來。吳承恩在吳中住過一段時間,難道他曾來大石山一游,腦中留下了滴水岩深刻的印象,創作《西遊記》時把它移到了紙上?
晚明高士趙宧光隱居寒山,鑿山引泉,寒山便有了千尺雪泉。趙宧光曾特地寫了《千尺雪》詩:
雲邊千尺雪,山下一泓水。
水激萬壑雷,風入松濤死。
清代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六次到寒山,原因之一就是愛千尺雪泉。這位皇上也特地寫了一首《寒山千尺雪》詩:
支硎一帶連寒山,山下出泉為寒泉。
淙淙幽幽赴溪壑,跳床濺玉多來源……
“千尺雪”是當時名泉,從《滸墅關志》關於滴水岩的文字中,人們會有這樣的印象:那時的滴水岩,可望千尺雪項背。
[《陽山志》:“滴水岩,在大石之東。其石如怒猊掀唇,其下可坐數人。水自吻出,冬夏不竭。雨後瀑布,益可觀也。”]
清代乾隆文壇領袖沈德潛有一首詩,叫《尋滴水岩》:
空岩擁歸雲,探幽屢迷誤。
山徑落葉深,披尋得前路。
隔林響淙潺,境轉寒泉遇。
陰崖山骨穿,虛竇水脈露。
群沫下涓滴,歲久石疑蠹。
中藏不息機,詎並奔流注。
澄潭無纖埃,觀心靜無慮。
神骨自淒寒,清境難久住。
行逢晚樵還,共蹋蒼茫去。
沈德潛的詩描寫了滴水岩的石老泉澄,同時也有所寄託,“寒泉”二字在他的這首詩中出現,並非偶然。“寒泉”的出典來自支遁。《中國歷代名人辭典》:“支遁,東晉高僧,字道林,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人,一說河東林慮(今河南林縣)人。本姓關氏,二十五歲出家,與名士殷浩、郗超等為物外交。誦習佛經,善舉其宗旨大意,不拘於表面詞句,為當時‘般若學’中‘即色宗’之代表。所注《莊子·逍遙遊》篇,推動以佛證玄,相互滲透,為時人所稱服。”其實不光是支遁同時代的人稱讚、佩服他,他的影響一直延綿到明、清。支遁進入吳中,第一站落腳點就在陽山,所以,沈德潛在大石山轉來轉去,很自然的就會想起晉代這位高僧。支遁後來去了支硎山,在那裡長住下來,建了庵廟,辟了泉井,支遁給他親手引來的清水命名“寒泉”,喻風骨凜冽之意。從此,“寒泉”成了吳中追求品行高潔之人的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