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千年白族村

大理千年白族村

大理千年白族村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果郎鄉諾鄧村,自唐代南詔時期以來近1300年村名一直沒有改變,是滇西北地區年代最久遠的村邑。2002年1月24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授於該村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作為現存的雲南最古老的村名、白族最早的經濟重鎮、滇西最集中的明清建築群和明清文化的遺蹤,淵遠流長的歷史底蘊決定了千年白族村深厚的文化內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理千年白族村
  • 別名:諾鄧井
  • 所屬地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果郎鄉諾鄧村
  • 榮譽: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 最古老的建築:萬壽宮
2002年1月24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授於該村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作為現存的雲南最古老的村名、白族最早的經濟重鎮、滇西最集中的明清建築群和明清文化的遺蹤,淵遠流長的歷史底蘊決定了千年白族村深厚的文化內涵。
諾鄧村過去一般稱為“諾鄧井”或“諾井”,“井”就是鹽井。根據云南史料記載,雲南井礦鹽業在秦漢時期就已產生,公元前110年,今安寧、大姚、雲龍已產鹽。從西漢至南北朝時期,雲龍為比蘇縣,古白語中“比蘇”即“出鹽地”的意思,漢朝設定比蘇縣的根本原因就是這個地方產鹽。唐初,雲龍屬姚州都督府尹州,據方國瑜教授《雲南郡縣兩千年》書中記載,尹州即雲龍境,下領“鹽泉”等五地。《新纂雲南通志》曾考證漢代的雲龍鹽井即今之諾鄧井,而唐初尹州下屬的“鹽泉”是否為諾鄧待考,但從現存史料和區域形勢分析,“鹽泉”即為諾鄧井是可能的。唐天寶年間,南詔政權攻占姚州都督府所有領地以後設定寧北節度,公元791年,改寧北節度為劍川節度,領有寧北、沙追、諱溺、若耶、浪穹、細諾鄧等地。樊綽《蠻書》中言:“劍川有細諾鄧井”,按方國瑜先生注,細諾鄧即今雲龍縣諾鄧井。《蠻書》成書於公元863年,可知“諾鄧”村名見諸於史籍也已經有1139年的歷史了,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王朝,“諾鄧”這個名稱一直延續至今。
諾鄧村民素有“九楊十八姓”的說法。自元、明以來,南京、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山西等地陸續有移民或因經商或因仕宦之故遷來,在同當地原住民融匯結合後,形成了諾鄧村現有居民諸家族。從各家族譜分析,最先到諾鄧居住的各家族先人去世後均為火葬,經過幾代人同原居住民融匯,他們既保持著內地的傳統習俗,也同當地的主體民族——白族結合為一個新的群體。因此,清代至今,諾鄧村民已全部成為白族居民,他們一直都保持著完整的白族語言和白族風俗特徵。如在宗教信仰上,白族的本主崇拜在諾鄧村還是十分有影響的。諾鄧的本主是明朝三征麓川的將領王驥,稱為“三崇本主”。除了“本主信仰”,諾鄧村“三教一體”特徵也是非常明顯的,信奉佛教,也信奉道教,尤其是在宗教活動和廟宇建築上,道教的特點更為突出。諾鄧村廟宇建築在康乾時期堪為鼎盛,至今猶存玉皇閣廟宇建築群及欞星門、文廟、武廟、彌勒殿、香山寺、古嶺寺、雲崇寺、觀音寺、王母寺、龍王廟等,此外還有文昌宮、三崇廟、城隍廟、魁星閣、財神殿、關帝廟等20餘處遺址,這些寺廟建築絕大多數都體現著道家建築風格,而村里舊時舉行的祭祖、迎神賽會、節慶典禮等諸多活動都帶有儒道兩門特色,比如洞經音樂演奏等等,更是道教活動的基本形式。
大理千年白族村
諾鄧村現存最古老的建築是“萬壽宮”,據記載“萬壽宮”為元代建築,其時是外省客商的會館,到明初,將會館改作寺廟,原稱“祝壽寺”,現存明代碑記有詩:“朝賀明時習拜舞,萬年祝壽聽山呼。”到明末清初,又改廟名為“萬壽宮”。從“萬壽宮”演化過程可見宋元以來諾鄧經濟繁榮情況,而這種建立在古代生產、流通基礎上的繁榮又極大地推動著地方社會文化生活的發展。儘管雲龍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但明、清兩朝還是文風蔚然、人才輩出。諾鄧村的科舉,在雲龍中“進士”的為最多(清代三人中諾鄧就有其二,舉人、貢生和秀才則不勝枚舉,僅從幾戶諾鄧人家族譜上查實的貢生就有60餘名,秀才則有500多人。如村中有一楊姓人家號稱“貢爺院”,世代均系貢生出生。清代康乾年間,諾鄧村舉人黃桂是名噪一時的飽學之士,被譽為“滇中一儒傑”,雲南最早的詩歌總集《滇南詩略》曾收選黃桂詩詞數首。在儒家文化的薰陶下,諾鄧舊時尊孔習俗相當濃郁,諾鄧的孔廟建築精巧,尤以大成殿和“騰蛟、起鳳”欞星門建築規格嚴謹細密,過去每年祭孔活動規模都十分隆重,縟禮繁節,傳統的儒家意識形態在諾鄧村的反映是非常明顯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