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溵古淀(大溵淀)

大溵古淀

大溵淀一般指本詞條

即古大渥淀。在今河北省安新縣西北。《清一統志-保定府二》:大溵淀,“《通志》:大溵淀在安新縣西北五里。周四十里,即大渥淀”。清雍正四年(1726)疏渠泄水,營田數千頃,為膏腴之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溵古淀
  • 別名:大王淀
  • 地點:雄安新區
位置,歷史記載,

位置

今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大王鎮

歷史記載

“大溵古淀”的身影最早出現在《水經注》中。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472~527年)在《水經注·易水注》記述:“易水又東,埿水注入,水上承二陂,於容城縣東南,謂之大埿淀,小埿淀。”這裡所謂的“大埿淀”“小埿淀”(也有稱為“大渥淀”“小渥淀”),也稱“大殷淀”“殷家淀”,即今天的“大王淀”“小王淀”。
《新安縣誌》(今安新縣)記載:大殷淀,在縣西北五里,即《水經》所謂“大渥淀”也。周回四十里,白溝河溢出,繇容城天溝、蘆草灣水匯而為淀。殷家淀,在縣東三里,即《水經》所謂“小渥淀”也。流自長流河所瀦。
按舊志云:新安,澤國也。其淀若大溵、若殷家,水一入,即經年難涸。蓋諸堤專防諸河之水,自不能為內水計,最為民所累。故其地最賤,是有害而無利。若白洋、石丘、平洋、燒車、東南西北諸淀,環幾十聚落,一望菰蘆,雜以菱藕,網竿罝麗所在。而是民雖出入沮洳之場,作息風波之上,然習而安焉,稍食其利,而忘其苦。至於瀾平波淺,蒲綠荷紅,漁歌菱唱,差可擬西湖洞庭也。
據清乾隆《新安縣誌》記載,新河上分雹(瀑)河水自黑龍口順勢而下,至中理順天溝河泛濫之水至南河堤頭,出閘流入燒車淀。新河雖為清代興修水利工程而開挖的人工河,但其價值遠大於容城之水“天溝河”。大溵淀(現稱大王淀)因地勢低洼,向來備受瀑河、天溝河水之害,夏秋之際尤甚,每次泛濫三五年積水不能褪去。
《輿地誌》(乾隆八年附):新河,在城北二十里,怡賢王朱相國軾,雍正四年奉命興修水利之所開也,監工則為邑人編修張鱗甲。河自三台西黑龍口起,至南河頭堤根止,約長三十里。上分雹河水勢,兩頭、中間建閘三座,以時蓄洩,啟閉營治大溵淀數百頃稻田。但大溵淀地居漥下,向來受定興、容城各村瀝水之害。夏秋之間,瀝水泛溢,勢若建瓴,直灌注大溵淀,三五年不能涸。故河之南岸築堤一道,以障北來之水,三兩日即下。乃猶有以曲防害鄰構訟者,總督孫公細閱河圖卷案,委清河道魯公,細心相度,務使兩縣有水利而無水害。復於三台村西挑挖韓家堰舊河,建閘一座,使北來之水一半引入西邊,歸於雜淀;一半引向東邊,歸於燒車淀。則此堤始終無害,此河始終有利,而大溵淀數百頃下地盡成膏腴矣。
《清一統志·保定府二》也有記載:大溵淀,“《通志》:大溵淀在新安縣西北五里。周四十里, 即大渥淀”。清雍正四年(1726)疏渠泄水,營田數千頃,“數百傾為膏腴之地”。乾隆二十七年復經開浚。
清朝,水患時有發生,順治、康熙皇帝十分重視白洋淀的治理,修築了不少堤防和閘涵,《新安縣誌》記載“堤偃蜿蜒,可數百里”。康熙治水似鯀,一次曾築堤120餘里,卻導致以後大水沒新安城(今安新縣),“跌遭水患”。
雍正吸取前車之鑑,效法大禹,“既堵亦疏”,切斷北水來源,自此大殷淀(今大王淀)乾涸而變為耕地。
大溵古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