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鄉(重慶市巫山縣大溪鄉)

大溪鄉(重慶市巫山縣大溪鄉)

大溪鄉位於長江三峽的瞿塘峽口,距縣城西26公里。東鄰曲尺鄉,南通廟宇鎮,西北與奉節縣接壤。轄6個行政村、48個社,1個居委會。幅員面積76平方公里,人口11029人。境內海拔高度156米—1550米,年均氣溫20℃,耕地1440公頃,林地3500公傾,森林覆蓋率達30%。2006年,工農業總產值2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08元,人均收糧食440公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溪鄉
  • 位於:長江三峽的瞿塘峽口
  • 面積:76平方公里
  • 人口:11029人
資源,自然資源豐富,人文資源富集,鄉鎮發展,基層建設,

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

有儲量近100萬噸並正在開採的南溪溝工業用煤礦資源和待勘探的龍頭山生活用煤資源;有開峽村、平台村石膏礦資源和官田村耐火泥資源;有獨具峽谷特色的錯開峽旅遊開發資源;有軍營村響水洞水能開發資源;有桃花山、烏雲頂等野豬、獐麂、野雞等野生動物資源;還有核桃、板栗、柑桔和豐富的小水果資源。

人文資源富集

有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大溪文化遺址;有保存完好的清代貞節牌坊墓碑群和明朝大將軍康茂才碑刻;有通川、陝、鄂三省的古騾馬驛道和古石拱橋;有昭君出塞路經黛溪河留下的動人傳說;還有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蚌殼精”等傳統劇目和豐富的峽江船工號子、民間小調等。2005年,在縣首廟農村特色文藝調演中,本鄉農民業餘文藝宣傳隊表演的《峽江船工號子》榮獲銀獎,並代表縣參加了在萬州區舉辦的全市農村特色文藝調演。
大溪文化考古挖掘大溪文化考古挖掘

鄉鎮發展

特色產業起步:一是粉條加工業穩步發展。現已引進重慶市黛溪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公司+農戶”、“企業+作坊”的路子,去年在遭受特大旱災的情況下,實現年加工鮮薯150萬斤,年產粉條25萬斤,實現產值125萬元。二是蔬菜產業效益初顯。現有以大溪、官田、軍田為龍頭的蔬菜專業村3個,穩定培植蔬菜基地1500畝,實現年蔬菜銷售總收入600萬元。三是柑桔產業發展壯大。藉助移民後期扶持、退耕還林和庫周綠化等政策性機遇,建成匯源集團優質紐荷爾精品基地1000畝,全鄉柑桔種植達3800畝,實現年銷售總收入760萬元。四是特色養殖方興未艾。已在平槽村建立優質山羊飼養基地,發展養殖大戶20餘戶,實現年出欄700餘只,全鄉草食牲畜特色飼養達3800隻以上。 勞務經濟強勁:全鄉現有勞動力資源5613人,其中16—35周歲勞動力2146人,36—45周歲勞動力1870人。70 %以上的青壯年勞動力均長期或流動外出務工創業,2006年全鄉勞務經濟收入達500萬元。

基層建設

一是定“槓子”,完善村級規章制度
加強黨務、村務公開,明確黨支部、村委會職責和“一事一議”、“四議兩公開”等工作制度,力求村級事務全程規範化管理,進一步保障民眾的民主權利。
二是淘“金子”,狠抓後備幹部培養
建立健全村級後備幹部檔案,重點從農村致富能人、轉業退伍軍人、回鄉大中專畢業生、大學生村官、優秀外出務工返鄉創業青年中發現培養、後備幹部,讓他們在計畫生育、民事調解、民兵連長等工作崗位實踐礪煉中提高能力,增長才幹。
三是樹“旗子”,提升班子服務能力
鄉黨委本著“選好、教會、管住、用活”的原則,理順鄉和村班子的關係,以制度的形式確定村班子的職權職責,更好的讓每個村幹部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四是搭“台子”,規範村級陣地建設
嚴格落實村級活動場所管理制度,積極組織黨員民眾開展各種文娛活動,搞好日常修繕維護,實行規範化管理,保證村級活動場所充分發揮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